7月18日,NBA自由市場風云突變,利拉德以3年4200萬美元的合同重返開拓者,一腳踏進了熟悉的“撕裂之城,這消息一出來,球迷圈瞬間炸鍋,有人拍手叫好,有人一臉懵逼,畢竟利拉德剛被雄鹿重金買斷,開拓者再接手給出的合同大幅縮水,怎么看都有點戲劇感,這波操作,真有點讓人看不懂,但如果仔細一拆,背后其實邏輯明確,只不過說到底,最吃虧的還是雄鹿,球迷調侃“冤大頭也不是沒有道理
先說利拉德本人的境遇,剛剛過去的賽季他在雄鹿打了58場,場均24.9分4.7籃板7.1助攻,數據還算亮眼,關鍵時刻也有表現,但天有不測風云,先是右小腿深靜脈血栓,緊接著季后賽又遭遇左跟腱撕裂,直接賽季報銷,雄鹿本來是想一搏總冠軍,結果人沒了,餅也涼了,這時候的利拉德狀態,擺明了下賽季都得養傷,復出時間很難說,雄鹿選擇提前買斷,也算是無奈之舉,不過買斷金額高達1.13億美元,未來五年每年還要付利拉德2250萬,這波操作在聯盟歷史上都算大手筆,某種程度上,雄鹿用真金白銀買了個教訓
再看開拓者這邊,利拉德的歸來,更多像是情懷回歸,3年4200萬的合同,平均一年只有1400萬出頭,跟他巔峰期年薪比起來簡直白菜價,而且合同里還包含了球員選項和交易否決權,基本上給足了老將面子,利拉德能接受這個價碼,說明他是真的想回家,波特蘭一直是他的根,家人孩子都沒搬走,這種感情因素,很難用錢去衡量,當然,也有現實考量,利拉德還收到了不少中產和底薪報價,但最終選擇回到開拓者,說到底還是情懷和角色定位雙重加持
問題來了,利拉德和楊瀚森的組合,到底能打出什么花來,開拓者這兩年一直在重建,楊瀚森作為中國新秀,一度被球迷寄予厚望,但畢竟NBA是個“吃硬不吃軟的聯盟,光有潛力和噱頭還不夠,得真刀真槍往里拼,利拉德回來,等于直接給楊瀚森配了個頂級擋拆發起點,兩人配合如果能化學反應,戰術上未必比當年的利拉德+努爾基奇差,特別是楊瀚森如果能把投籃和對抗拉起來,成長速度會大大加快,開拓者的“雙核雛形,算是有了點輪廓
但也別高興太早,利拉德下賽季基本要休養,真正能打的可能要等到2025-26賽季,考慮到他的傷病史和年紀,狀態能恢復幾成,沒人敢打包票,畢竟跟腱撕裂對后衛影響極大,聯盟歷史上能滿血歸來的鳳毛麟角,利拉德能不能完成自我救贖,還是個未知數,開拓者這筆買賣,說是情懷下注,不如說是“未來可期,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陪楊瀚森成長,順便當個門面
外部因素也值得一提,利拉德回歸,不只是戰術升級,更有市場層面的考量,“本土英雄+中國新秀的組合,對開拓者來說是一次雙贏,既能激活波特蘭本地球迷的熱情,又能開拓中國市場,特別是NBA這兩年在中國的關注度有所回暖,楊瀚森的成長和利拉德的回歸,話題性拉滿,不管成績如何,商業價值先站住了腳,球迷調侃“賽季報銷還能拿7000萬美元,其實背后正是聯盟規則和球員合同的特殊性,開拓者這波“養傷+情懷的操作,不虧
輿論層面也很有意思,網友們一邊點贊利拉德“回家,一邊為雄鹿鳴不平,“出去兩年回來錢沒少拿,冤大頭實錘,還有人調侃楊瀚森“第一位NBA75大隊友,這種段子背后,其實反映了球迷對聯盟現狀的無奈和調侃,球員流動越來越頻繁,合同越來越復雜,情懷和利益交織,沒人能說清到底誰賺誰虧,只能看后續發展
當然,也有人質疑開拓者這操作是不是太感性,畢竟球隊重建要看長遠,利拉德雖然口碑極好,但年齡和身體都在下滑,花三年給老將兜底,是否會影響球隊后續補強,管理層要有更清晰的藍圖,不能只靠情懷吃飯,尤其是楊瀚森這種新秀,成長窗口有限,錯過了黃金搭檔,后面再補就難了
回頭看,這樁交易其實是“三輸一贏,雄鹿花大錢買教訓,開拓者用情懷博關注,利拉德拿到養老合同,楊瀚森多了個好隊友,唯一的贏家可能就是球迷,畢竟故事性滿分,誰不想看利拉德和楊瀚森聯手沖擊季后賽呢,“夢開始的地方這句口號,聽著就有點宿命感
最后總結一句,利拉德回歸開拓者,既是情懷,也是現實,開拓者未必能馬上變強,但至少有了新故事可講,楊瀚森要抓住機會,利拉德也要證明自己還能打,至于雄鹿,買斷利拉德后只能自認倒霉,NBA就是這樣,沒有絕對的贏家,只有不斷變化的劇本,誰演得好,誰就能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