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奕在社交平臺發了個視頻,說她十二歲的女兒在英國讀書期間非要跑去韓國當練習生。黃奕勸女兒說那邊競爭特別殘酷,而且不一定能出道,還問女兒能不能接受別人的評價。結果女兒直接懟回去:“你能當藝人為什么我不能?”這事兒鬧得挺多人在底下討論,有的站母親有的支持孩子。
說實話這樣的沖突其實挺常見的。現在小孩子接觸的信息多了,很多對網紅、明星職業挺向往的。黃奕女兒在倫敦讀書,可能看到身邊同學都有各種興趣,自己就想試試看。但家長的角度確實難,畢竟韓國那邊練習生制度太嚴苛了,每天訓練十幾個小時,成功率還低,誰舍得讓孩子這么累?
有意思的是雙方對話里看得出代際差異。黃奕強調的都是現實問題,比如吃苦、風險,而女兒只想要體驗和成長。可能兩代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太一樣,老一輩覺得穩定更重要,年輕人卻想抓住機會證明自己。
韓國練習生行業現在爭議挺大的。不少綜藝節目都拍過,那些練習生每天工作時間超長,而且大部分人都熬不到出道。最近還有新聞說未成年練習生被拖欠工資,或者被迫簽不公平的合同。難怪家長擔心,這種環境對小孩心理壓力太大了。
評論區很多人提到自己小時候也想干這行,但被家里反對。現在看到這個案例,有人覺得應該讓孩子試錯,有人覺得還是該先完成學業。其實兩種說法都能理解,但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吧,也沒法統一說哪種對。
教育方式的改變也挺明顯的。過去家長說什么就是什么,現在孩子更敢表達想法了。可能黃奕作為藝人經歷過這些,所以特別清楚背后的難處,但女兒可能只看到表面的光鮮。要是在二十年前,這種沖突大概不會這么公開吵起來。
最近還有媒體報道過類似案例,有父母偷偷把孩子送去當練習生,結果發現太殘酷了又后悔。看來不僅是黃奕一家在糾結,很多有資源的家庭都在面臨這個問題。
有些網友評論說黃奕女兒有條件可以選擇,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繼續讀書。這話說得有點扎心,但確實資源差距確實存在。有能力嘗試新路子的家庭反而更謹慎,而沒條件的家庭又羨慕別人有機會。
網上還有人翻黃奕之前的采訪,她說過自己出道時也吃過苦,現在可能怕孩子走彎路。但女兒反問的話很直白:“您行為什么我不行?”這種反問其實戳中了家長最矛盾的地方——既想保護又希望孩子有勇氣。
這事兒最后也沒說明確結果,但黃奕在視頻里態度還是挺堅決。估計兩人都需要時間冷靜,畢竟孩子才十二歲,未來的可能性還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得互相理解,但找平衡點太難了。
其實不管結果如何,這種沖突很正常。成長本來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關鍵是雙方都能溝通開。現在輿論熱鬧歸熱鬧,關鍵還是要看家庭內部怎么解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說到底還是得自己拿主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