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和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5年7月中旬,貴州銅仁學院師生組建的調研團隊奔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圍繞苗族錫繡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深度研學。
圖:調研團隊龍女三九老師工作坊,傾聽繡娘她們守護錫繡技藝的故事與心聲。
苗族錫繡,以其獨特魅力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書”,僅留存于劍河縣少數苗族村落。其制作工藝涵蓋紡線、織布、刺繡、上錫等諸多復雜環節,是苗族文化獨特性的生動體現。
在劍河縣南寨鎮展留村,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艷老師為調研團隊帶來了別開生面的教學體驗。師生們拿起繡針和錫絲,從基礎針法學起,感受錫繡獨特魅力。王亨石老師的現場教學,更是讓同學們對錫繡工藝有了直觀認識。
圖:龍女三九老師正在織布場景
調研期間,陳艷老師深入講解錫繡傳承發展歷史,演示從圖案設計到上錫的核心工藝,讓師生們深入了解錫繡背后的苗族文化。團隊成員走訪多個苗寨,在與傳承人的交流中,傾聽堅守技藝的動人故事;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了解錫繡在苗族生活中的文化價值;在與基層文化工作者的研討中,分析錫繡傳承困境與創新路徑。
圖:調研團隊深入學習錫繡場景
團隊成員李娟表示,此次研學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未來,團隊將依托校內社團,積極探索錫繡與現代設計融合的文創產品開發路徑,讓苗族錫繡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