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圍繞芬太尼問題展開了關稅層面的激烈博弈,美國以此為由對中國施加關稅壓力。7月16日,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停止芬太尼法案》。
在這一過程中,他手持一張14歲男孩的照片,向身旁哭泣的母親作出承諾,表示相信中國會對相關責任人執行死刑。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為何美國制定的法案會牽涉到中國?
天使還是魔鬼?
芬太尼并非起源于陰暗的角落,而是誕生于醫院的手術室。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強效阿片類止痛藥物,其效力之強令人震驚,可達嗎啡的80至100倍。
醫生們曾將其視為緩解劇烈疼痛的利器,只需一劑,患者便能在短短一分鐘內從劇痛中解脫。這種藥物原本是醫學進步的象征,是緩解病痛的希望。
然而,這希望的背后卻潛藏著致命的危險。一旦被濫用,其毒性遠超海洛因20倍以上。更令人擔憂的是,它在美國某些政策寬松的環境中找到了滋生的溫床。
由于監管體系存在漏洞,這種本應用于醫療的藥物被非法分子改造,流入毒品市場。吸毒者發現,當傳統毒品價格過高時,芬太尼成為一種低成本的替代品,能帶來類似的幻覺和快感。
于是,美國街頭開始頻繁出現一幕幕令人震驚的場景。2021年,一種被稱為“僵尸藥”的新型毒品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吸食過量者可能出現極度狂躁或意識模糊,身體則因長期毒害而極度虛弱。
他們行為異常僵硬,甚至直接倒地不起,宛如電影中的僵尸。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些“僵尸”中不少是正值青春的青年,芬太尼正在悄然摧毀著美國一代人的健康與未來。
從手術室中的止痛良藥,到街頭巷尾的致命毒藥,芬太尼的蛻變揭示了藥物監管失職帶來的嚴重后果,也為中美之間的政治交鋒埋下了伏筆。
華盛頓的甩鍋
加州成為美國芬太尼危機的中心地帶,《紐約郵報》于2023年8月報道指出,超過75%的市民認為這座城市正走在錯誤的發展道路上。
僅在2023年7月,舊金山就有71人因藥物過量死亡,其中62人的死因明確指向芬太尼。
全年死亡人數眼看就要突破2020年的最高紀錄。當地投入大量資金設立的戒毒中心,本意是為吸毒者提供治療,卻被批評者指責為變相助長了毒品泛濫和犯罪蔓延。
前緝毒局資深探員邁克爾·布朗指出,某些自由主義政策在無形中助長了吸毒群體的增長。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的研究也揭示了舊金山面臨的毒品泛濫與無家可歸者問題交織的嚴峻現實。
面對國內日益加劇的民意壓力與治理難題,華盛頓的部分政客選擇了一條看似輕松的出路——將責任轉嫁給中國。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公開表示要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
當選后不到一個月,他再次揚言上任首日就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指責中國未能阻止芬太尼經由墨西哥流入美國。
甚至在正式履職后,他進一步將關稅提升至20%,理由依舊圍繞芬太尼問題。這種無視事實的指控,粗暴地將一個全球性的毒品問題歸咎于中國。
當國內局勢嚴峻時,將責任轉嫁至外部世界并非新鮮事,但芬太尼帶來的慘痛代價,需要的不是推諉,而是直面自身治理問題的勇氣。
中美芬太尼博弈
特朗普政府揮舞的關稅大棒,立即引發了中方的強烈反應。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指出美方將中國視為主要芬太尼來源的指控完全背離事實。
中方強調,中美經貿合作應建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貿易摩擦只會造成雙輸局面。
更重要的是,中方用實際行動回應質疑。自2023年11月中美元首在舊金山會晤后,中國加大了對相關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并向美方通報了具體進展。
面對美方3月將關稅提升至20%的舉措,中方迅速采取針對性反制,重點打擊美國農產品及數十家企業。2025年春季,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
直到5月10日至11日,雙方高層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緊急會談,最終達成臨時協議,同意在接下來的90天內將關稅稅率大幅下調115%。這場因芬太尼引發的貿易沖突才暫時緩解。
在這場喧囂的政治博弈中,一份來自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報告,猶如一記警鐘。
報告通過詳實的數據揭示了一個被政治噪音掩蓋的事實:中國在打擊芬太尼非法流通方面,非但不是問題的制造者,反而是美國應對危機的重要助力。
報告回顧了中美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間開展的芬太尼管控合作。2019年5月,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對芬太尼類物質實施整體列管。
這一具有前瞻性的舉措意味著,所有芬太尼衍生物及其類似物,無論是否已知,都將被嚴格管控。此舉有效切斷了相關化學品通過國際貿易渠道流入非法毒品市場的路徑,效果立竿見影。
美國國內的芬太尼價格迅速上漲,高昂成本直接抑制了濫用行為。數據顯示,在中國加強管控后的3至5個月內,美國因芬太尼過量致死的人數下降了20%至25%。
報告還估算,若沒有中國的嚴格管控,美國因芬太尼過量死亡的人數可能還會增加近千人。這清楚地表明,中美合作才是切斷供應鏈、拯救生命的正確路徑。
特朗普“承諾”
7月16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的聚光燈下,特朗普神情凝重地舉起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少年年僅14歲,笑容定格在了永恒。
孩子的母親在他身邊淚流滿面,控訴著芬太尼如何奪走了她的孩子。身后,一群同樣失去子女的父母舉著照片,默默支持總統簽署《停止芬太尼法案》。
特朗普面對鏡頭,將芬太尼泛濫的責任全部歸咎于中國,聲稱要中國對制造者執行死刑。對此,7月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方立場。
芬太尼是美國自身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應由美國承擔。他批評美方加征關稅嚴重破壞了雙方禁毒合作的基礎,強調任何真正的合作都必須建立在尊重事實、平等互利的基礎上。
事實勝于雄辯,數據不會說謊。當政治表演遭遇科學研究的鐵證,真相的天平最終倒向了合作而非對抗。
特朗普在白宮舉起的孩童照片,是芬太尼在美國造成無數家庭悲劇的殘酷縮影。根據彼得森研究所的數據,2019年中國在全球率先對芬太尼類物質實施整類列管后,美國街頭的毒品價格迅速上漲,短短幾個月內避免了近千例可能的死亡,這才是真正的“救命關稅”。
芬太尼危機本質上是一場公共衛生災難,需要的是科學治理與真誠協作。將復雜問題簡單歸咎于他國,動輒揮舞關稅大棒甚至提出死刑威脅,無異于緣木求魚。
中美在禁毒領域的成功合作表明,唯有摒棄偏見,基于事實與相互尊重,才能有效遏制毒品流通,挽救無數生命于深淵邊緣。孩子照片背后的淚水,呼喚的不是對抗的號角,而是全球攜手應對毒品危害的理性之光。
主要信源
特朗普稱中國將判處此類人員死刑,中方回應——環球時報2025-07-17“中國對毒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美國卻無端指責”——環球時報2025-04-02美國舊金山深陷“芬太尼危機” 今年吸毒過量死亡人數或創新高——海外網2023-08-23特朗普再提芬太尼問題:中國幫了大忙——觀察者網2025-07-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