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公開證實俄方正與中國、印度就恢復三方合作機制進行實質性談判。
而且在特朗普發出“50天內俄烏停火否則全面制裁”的最后通牒背景下,這一動向直指美國霸權體系的軟肋。
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藍廳作出簡潔有力的回應:“中俄印合作不僅符合三國的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地區乃至全球和平、安全、穩定與進步,中方愿同俄印雙方就推進中俄印合作保持溝通。”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何“大三角”要此時重生呢?
三國重啟機制信號明確
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明確指出,三國談判的前提是“各國之間的關系必須達到能夠允許以三邊模式開展工作的程度”,而這既是對印度的提醒,也是對中印關系進展的確認。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是專門強調,三國合作具有全球意義的同時,“愿同俄印雙方保持溝通”的表述,也是中國對重啟RIC機制最明確的綠燈信號。
就連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斯瓦爾,也證實談判存在,不過他卻謹慎表示具體會議時間“將在三國共同方便時確定”。
畢竟在過去幾年,印度在美西方與中俄之間長袖善舞,甚至一度被視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支點,不過當印度外長蘇杰生踏上中國土地那一刻,就已經創下五年來首次專程訪華的紀錄。
而且在北京與王毅外長會談時,他還重新定義了中印關系性質,那就是中印并不是競爭對手,而是發展伙伴。
畢竟在中印第33次邊境事務磋商中,印方罕見承諾“互不攻擊”“不允許使用領土攻擊對方”“不支持危害中國的分裂主義活動”,而莫迪更是公開宣稱:“中印幾個世紀以來相互學習,分歧不應演變成爭端”。
這種表態,也直接直接回絕了特朗普“調解中印邊境沖突”的提議,而且他還做出兩項實質承諾,那就是全力支持中國辦好即將舉行的上合峰會,以及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緊隨其后,莫迪政府宣布取消對華貿易壁壘,放寬中國投資限制、恢復直航、解禁中國App,而且時間點精準卡在特朗普對印加征關稅前夕。
畢竟在2024年,中印貿易額達1384億美元,中國穩居印度最大貿易伙伴,而第一季度中國向印度公民簽發簽證數量同比激增15%,中斷數年的直航談判也重回軌道,可以說經濟紐帶,正將兩國拉回務實合作的軌道。
為何“大三角”此時重生?
這時候大家可能就會好奇,為什么“中俄印大三角”會在此刻重生,其實早在2022年,三國就首次建立外長級對話,后來因為印度倒向西方而擱淺。
而如今重啟,主要是因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就對中、印、俄同步加征關稅,試圖以“分而治之”鞏固霸權,但這也意外促成三國抱團取暖。
再加上特朗普7月14日的最后通牒如同催化劑,他要求俄烏50天內停火,否則將對俄羅斯實施100%關稅,并制裁所有購買俄油的國家,而這一威脅直擊三國經濟命脈。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進口俄油量已突破200萬桶/日,占進口總量18%,而印度進口量達180萬桶/日,占其原油進口40%,如果美國實施200%關稅,印度煉油業每月將損失50億美元,所以壓力之下,抱團取暖也成為必然選擇。
更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四國外長天津會晤之際,特朗普突然宣布放寬對華芯片出口限制,這種反常讓步也暴露了美國的兩難困境,那就是美國既要制裁俄羅斯,又擔憂把中印徹底推向對立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俄新建的本幣結算系統已處理76%雙邊貿易,三國央行正試點黃金支持的多邊結算機制,而且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如暗流般延伸,悄然連接110個國家。
再加上中國推動的“北南國際運輸走廊”經伊朗連接俄羅斯,將使印度對歐貿易運輸時間縮短50%,根據俄羅斯宣布繼續推進M-12“東方”公路建設,這條“西歐—中國西部”大動脈正將歐亞大陸縫合為一體。
最為主要的是,中俄印伊四國控制著全球70%的稀土、65%的鋰資源和52%的鋼鐵產能,而且當美國沉迷制裁游戲時,這些戰略資源也正為新秩序奠基。
主要信息來源:
原文登載于中國青年報2025年07月17日關于中俄印正就恢復三方合作機制談判?外交部回應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澎湃新聞2025年07月17日關于俄副外長稱俄方正與中印就恢復三方合作機制談判,外交部表態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