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向看不慣中國的印度,又喊著要和中國聯手了。
7月14日,特朗普在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放出狠話,稱要是俄烏和平協議沒有在自己規定的50天時限內達成,那么他不僅會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還會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實行同等的“二級制裁”。
盡管特朗普沒有明著點出制裁對象,但明眼人都知道,這里面一定包含了中國和印度,因為這兩個國家目前都是俄羅斯主要的貿易伙伴。而特朗普此舉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想要借此逼迫中印對俄羅斯施壓,讓其在停火談判做出讓步,從而促成和平協議的最終達成。
對此印度無疑是極其難受的,至少比中國要難受得多。畢竟中美之間也不是第一次玩這些了,中方對于美國的這些招數早已司空見慣,壓根兒就不帶怕的。
印度不一樣,他們在這方面是真沒經驗,很可能會因此遭受巨大沖擊。要知道印度和俄羅斯的貿易合作是非常深入的,長期都是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出口對象。
尤其是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由于俄羅斯遭受了西方的經濟制裁,對西方的能源出口困難。印度直接化身中間商,做起了二道販子的生意。即先從俄羅斯大量的低價進口石油,再提價轉手賣給歐洲,憑借差價獲利。
如此一來,印度不僅自身的能源需求解決了,還順帶著猛賺了一筆,可以說是贏麻了。然而若是美國借此為由對印度加征關稅,那么印度這賺的錢可就得賠出去了,甚至可能都不夠賠的。畢竟印度不比中方,有著完備的工業體系和龐大的消費市場,能夠憑此去和美國硬碰硬。
像此前面對美國對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攻勢,印度就只能去找WTO打官司,而不是像咱們那樣對等式的強硬還擊。
當然相比于現實利益的受損,印度或許更擔心會因此而破壞和美國的關系。要知道這些年印度對于美國可是向往得很,不僅加入了由美國主導的所謂“美印日澳”四邊安全機制,七國集團峰會更是場場都不落。
不過印度對此或許還是存有一絲僥幸,畢竟美國還是給出了50天的期限,可以讓他們有著一定的時間去準備。更為關鍵的是前面所提到的,美國并沒有明確指出制裁對象,萬一印度不在其中呢?
然而這樣的僥幸僅僅存在了一天,便被北約秘書長給無情戳破。
7月15日,也就是特朗普拋出“二級制裁”威脅的第二天,北約秘書長呂特在華盛頓國會山的記者會上再提“二級制裁”。他直接警告印度、中國以及巴西三國,要求他們給俄羅斯施壓,否則將會面臨“二級制裁”。
這下印度再也無法裝傻了,畢竟人家都直接點名了。而且更讓他們憤怒的是,呂特區區一個北約秘書長也敢跑出來耀武揚威。一個高級點的服務員而已,真以為叫了特朗普兩聲“爸爸”,自己就是美國太子了?
盡管印度不敢得罪美國,但得罪北約還是不怕的,所以印度對此很快做出了回應。
17日,印度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賈伊斯瓦爾指責呂特這是在搞“雙標”,明明北約里面一堆的國家都還在和俄羅斯進行貿易,憑什么單要求印度去管俄羅斯。難道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值得一提的是,期間賈伊斯瓦爾還提到了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稱印方不排除重啟與中國、俄羅斯的三方合作。
毫無疑問,比之前面針對呂特的“雙標”回懟,中俄印三方合作這個話題要更加的具有分量。畢竟中俄印聯手的影響太大了,足以改變現有全球格局。沒辦法,他們的強大實力擺在那里,即便是最弱的印度,那都能吊打北約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
如此更遑論聯手了?不管從何種角度看,那都將是一股極其龐大的力量。
比如在人口上,中俄印三國中,印度和中國乃是當今全球排名前二的人口大國,人口總數均超過了14億。而俄羅斯雖然無法與中印相比,卻也是有著1.4億多人口。
如此算下來,中俄印三國人口總數差不多是30億,而當前的全球總人口數量都才80億左右。至于說北約雖然有著32個成員國,但人口卻只有10億左右,僅為中俄印的三分之一。
再比如軍事上,中俄印三國都是當今世界有數的軍事大國,任何一家都能拉出上百萬的大軍,以及數以千計的坦克飛機。甚至于他們還都是核大國,具備非常規的戰略打擊能力。
說直白一些,放眼當今世界,除了美國外,就數這三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最強了,而且是領先之后國家一大截的那種。不夸張的講,只要是美國不出手,他們三家聯手可以輕松橫掃全球。當然即便是美國碰上了,那估計也難有勝算。
就算是優勢最不明顯的經濟方面,中俄印三國也能拿出非常不錯的表現。以我們熟悉的GDP數據為例,按照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俄印三國的GDP總量約為25萬億美元,差不多能夠抵得上美國同年GDP的83%。
如此綜合來看,中俄印若是真的拼在一起了,那無疑是當今全球最強大的勢力之一,完全可以與北約一較高下。
所以不難看出,印度方面在這種時候拋出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這一話題,其實是帶有很大的嚇唬意味。不僅僅是嚇唬北約,更是想要嚇唬美國。意思就是不要把我逼急了,小心拉上中國和俄羅斯一起對付你們。
當然印度也應該僅僅只是為了嚇唬而已,并不是真的想要去重啟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不然的話印度這些年也不會頻頻對美國示好,同時和中方各種的唱反調,甚至于聯手美國來對付咱們。
比如前面所提到的“美印日澳”四邊安全機制,本質上就是在針對中方,意圖通過四國協調合作的方式,在印太地區對中方進行全方位的圍堵。
簡單來說,對于印度而言,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只是備胎,是他們和美西方討價還價的籌碼。
由此說來,印度的臉皮還真是夠厚的,平日里沒事的時候,就把中方當作對手,各種的挑釁使絆子。等到遇到麻煩了,就又把中方給搬出來當擋箭牌。似乎中方就成了印度的提線木偶,用得著時就拎上臺用一下,用不著時則一腳踢開,哪有那么好的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