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唯一有能力讓伊朗崩潰的國家!”以色列駐上??傤I事的這句話,在中東上空炸響。就在伊朗國防部長公開表達對殲-10CE戰斗機的強烈興趣后,以色列立即向中國提出要求:停止購買伊朗石油,“施壓伊朗改變在中東的惡意活動”。
可話音未落,沙特王室緊急發聲:“60億美元,80架戰機,必須比伊朗先交貨!”埃及和伊拉克也緊隨其后,三國與中國洽談的軍購大單總金額直逼110億美元。
伊朗求購致外交風波驟起
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寧靜,在6月被刺耳防空警報徹底戳破。以色列導彈穿透伊朗防空網,精確命中多個目標。
伊朗空軍當中如今還在服役的那些超40年的F-4和F-5戰機,連起飛攔截都做不到。這些老古董,早就該進博物館了。
可伊朗轉向俄羅斯訂購的50架蘇-35SE遭遇嚴重延遲,交付推遲一到兩年。但鄰國巴基斯坦空軍在與印度空戰中的陳國,吸引了德黑蘭的注意
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殲-10CE,在印巴邊境的實戰中創下6:0戰績,擊落包括法國陣風在內的印度先進戰機。這著實證明了我國軍備的優異
在上合組織峰會間隙,伊朗國防部長向中國表達了采購殲-10CE的迫切意愿。但以色列駐上??傤I事愛德華,卻在此時公開向我國喊話。
不僅將我國捧為“唯一有能力影響伊朗的國家”,更是要求中國停止購買伊朗石油來施壓德黑蘭。但以色列的要求,實在是自相矛盾。
一方面悍然空襲伊朗駐外使館,踐踏相關國際公約;另一方面又要求我國“約束”伊朗。這種雙重標準外交,暴露了以色列對地區力量變化的深度焦慮。
殲-10CE對伊朗的價值遠超單機性能。若搭配空警-500預警機和紅旗-9BE防空系統,將形成覆蓋波斯灣的立體防空網。以色列媒體承認,這種組合能使以軍空襲成功率驟降90%。
三國采購我國軍火
今年7月,埃及空軍司令飛赴中國。僅僅兩個月后,我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首次掠過金字塔上空。以色列國內媒體立即嗅到危險:“這項交易可能打破中東空軍力量平衡!”
殲-10CE讓以色列緊張的不是戰機本身,而是它帶來的戰力躍升。這款戰機配備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遠超埃及現役戰機。
搭配的空對空導彈的射程,更是高達145公里。這足以讓以色列的那些躲在伊拉克上空的“奶媽”空中加油機無處可逃。
埃及計劃采購24架或48架殲-10CE,合同價值數十億美元,包含配套武器、訓練和維護體系。這筆交易一旦落地,以色列空軍維持數十年的技術代差將瞬間歸零。
而沙特王室看著伊朗求購殲-10CE的消息,立即撥通北京電話:“80架戰機,60億美元,必須比伊朗先交貨!”
沙特的急迫源于曾經的屈辱。他們曾砸下1420億美元求購美國F-35,卻被以“怕技術泄漏”為由拒絕。
可此后美國卻優先把同款戰機供給以色列。而殲-10CE單價僅8000萬美元,不到F-35的三分之一,沙特用5%的軍費就能組建現代化空軍。
沙特、埃及、伊拉克三國的軍購清單遠不止戰斗機。埃及計劃采購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瑞鷹FX80”炮兵偵察無人機和火力支援無人機。
沙特與埃及保持著特殊的防務共生關系。沙特提供資金,埃及提供軍事力量,共同維護紅海海運要道安全。這次百億級聯合采購,既是裝備更新,更是兩國安全戰略的重構。
三國訂單中還有新型游蕩彈藥和HQ17野戰防空導彈系統。這些裝備組合透露出明確信號:中東國家正在打造非西方體系的防御網絡。
全新趨勢出現
中東軍購地圖的重新繪制,始于五年前的一場謀殺。2018年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事件后,美國對沙特內政的干涉達到高峰。
更深層的裂痕在能源領域。美國頁巖油革命后,從最大石油進口國變身出口國,與沙特形成直接競爭。但石油定價權仍被美國掌控,這種不公平讓產油國心生離意。
中國武器出口的三大優勢成為破局關鍵:性價比高、無政治條件、交付及時。沙特購買中國300架彩虹無人機,成本遠低于載人戰機,且無需培訓飛行員即可快速形成戰斗力。
埃及的選擇更具戰略意味。他們曾轉向俄羅斯求購蘇-35,因美國反對而擱置。如今選擇中國戰機,既是技術考量,更是外交平衡術:在美國體系外建立新的防務支點。
三國軍購反映的是美元武器體系信任危機。當美國能隨時卡住武器升級、斷供彈藥,甚至像對巴基斯坦F-16那樣強加“不能主動攻擊”的條款時,主權國家尋找替代方案成為必然。
中國對中東軍售遵循獨特邏輯:不附加政治條件,不選邊站隊,更不制造對抗。去年促成沙特與伊朗和解,就是這一邏輯的完美實踐:向兩邊出售武器,但讓槍口不再相對。
制約伊朗發揮武器性能的恰是其自身問題。革命衛隊與空軍各自為政,雷達系統、數據鏈互不兼容。
俄羅斯專家直言:伊朗空戰戰術還停留在兩伊戰爭水平,“就算給他四代機,效果只相當于二代機”。
中國軍貿不賣火藥桶,只賣安全閥。三國采購中國裝備不是為開戰,而是為制衡。當武力相當,冒險的代價變大,和平反而有了空間。這種微妙平衡,正是中東渴求數十年的安全感。
中東的天空從未如此擁擠。埃及的殲-10CE訂單尚未簽字,沙特的60億美元加急單已經拍在北京桌上。以色列總領事的喊話余音未散,德黑蘭的采購團已抵達成都。
軍火市場的天平正在傾斜。當沙特用曾經購買四架F-35的錢,換回八十架殲-10CE時,中東強權們看清了:安全不必捆綁霸權,選擇權終在自己手中。
參考資料:
《以色列希望中方敦促伊朗?我外交部回應》——京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