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兒說起來挺有意思的,得從2021年說起。那時候,馬英九已經不當臺灣地區領導人好幾年了,但他對兩岸的事兒一直挺上心,尤其是家族根源這塊。他在一次公開場合提到過,早先邀請趙少康一起去大陸參加馬氏宗親會的活動。趙少康呢,當時是臺灣媒體圈的知名人物,國民黨背景也深,兩人本來在政壇上就有不少交集。馬英九的這個邀請,本意是想拉近距離,順便分享點家族歷史,結果趙少康直接回絕了,理由很簡單,他覺得這事兒跟他沒關系,因為他不姓馬。馬英九也沒急著放棄,而是拋出個說法,說自己祖上其實姓趙,是從戰國時候的趙奢那兒傳下來的。這事兒一出,媒體上鬧騰了好一陣子。
先聊聊馬英九的家族吧。他的根在湖南湘潭,那地方離毛澤東的韶山沖就四十多公里,他自己也說過跟毛主席是老鄉。馬家祖上據說是從江西遷過來的,元朝末年跟著朱元璋打天下,后來定居湘潭。馬英九的爺爺馬立安是清末民初的人物,家里挺有錢的,開了鑄鍋廠、米廠啥的,田地好幾百畝,還雇了不少人。那個年代土匪多,馬立安自己拉起一支武裝隊,當團長護鄉里,地方上挺服他的。還有民謠傳下來,說他湘中第一團總啥的。他樂于做好事,修橋建渡口,還辦了個育嬰堂幫窮人。馬立安1927年去世,馬英九的爸馬鶴凌那時才6歲。
馬鶴凌后來抗日,考了中央政治大學,抗戰勝利后回鄉分土地給農民。1949年國民黨敗退,他帶家人先去香港,馬英九就是在香港生的,1951年全家到臺灣省。馬鶴凌在臺灣從侍衛官干起,后來在國民黨黨部工作到退休,一直推兩岸合作,到2005年去世。馬英九受他爸影響大,2008年上臺后,搞三通政策,兩岸貿易直航啥的,臺灣經濟那幾年確實上去了,GDP從3800多億美金漲到近4900億。
趙少康呢,跟馬英九年紀差不多,1950年生,早年也是國民黨里的潛力股。1981年當臺北市議員,1989年進立法院,1991年做環保署長,推動了不少環保法。那時候他跟王建煊他們搞新國民黨連線,想改革黨內保守勢力。1993年創了新黨,當頭頭,1994年選臺北市長沒成,就轉行媒體了。辦飛碟廣播、中廣公司,主持《少康戰情室》啥的,嘴巴利索,節目收視高。
這個邀請事件發生在2021年,馬英九當時在籌劃去大陸祭祖的事兒,已經想了好幾年。他覺得趙少康也該一起去,因為兩人有共同的國民黨背景,而且影響力都不小。馬英九的家族譜系里,有段歷史說馬姓是從趙姓變過來的。戰國時候,趙奢是趙國大將,打敗秦軍,封馬服君。后來家族衰落,出過趙括那樣紙上談兵的家伙,后代覺得趙姓丟人,就改用馬服做姓,簡化成馬。東漢的馬援就是這脈的,有馬革裹尸、老當益壯的典故。
馬英九說自己是這支的后裔,族譜上有爺爺馬立安的名字。所以他邀請趙少康時,就用這個當切入點,說咱們本是一家。趙少康起初不買賬,但聽了解釋后,也就明白了。媒體報道說,這事兒讓趙少康有點意外,后來他還公開肯定馬英九的祭祖行。
馬英九為什么這么執著于祭祖?一方面是私人情感,他爸馬鶴凌一輩子想回鄉,沒成,馬英九想圓這個夢。另一方面,政治意味濃,2023年他真去了大陸,從3月27日到4月7日,帶了姐姐們、學生和退休官員。先去南京中山陵拜孫中山,強調和平振興中華;然后湖南湘潭跪爺爺墓前;還訪了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啥的,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國臺辦表揚說,這加了新生力量。趙少康也說,這顯示兩岸對話重要,戳破民進黨封閉。馬英九任內就注重青年互動,讓大陸學生去臺灣讀書,高校間來往多。
趙少康重回政壇后,野心不小。2021年回國民黨,2022年說要選黨主席,2023年搭侯友宜選副手。國民黨內部亂,藍白合不攏,郭臺銘、柯文哲攪局。2024年1月13日選舉,賴清德贏了,國民黨第二。趙少康敗選,繼續做媒體,節目里還是老樣子,批臺獨但也提美國作用。有人說他兩面派,感慨臺灣要是美國一州多好啥的,2022年10月還說兩岸別用武力,臺獨分子也是中國人,打不得。批評聲不少,認為他自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