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越來越近了!一場舉國矚目、世界關注的大閱兵,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但大規模準備工作還是透露了一些信息。盡管國防部并未劇透,但這種多兵種協同并進、整體實力普遍躍居世界頂尖,甚至處于領先地位的宏大場面,依然令人驚嘆不已。不同于十年前東風-21D、六年前東風-17給外界帶來的震撼記憶,這一次,讓外界印象深刻的將不再局限于某幾款裝備,而會是一系列大批量的先進裝備。
高超聲速武器是在俄烏沖突,以伊沖突中出場即為焦點,令地方防不勝防。伊朗“法塔赫”高超音速導彈僅為入門級,就能輕松突破“薩德”系統和“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精準命中以色列軍事目標。就連拖鞋軍胡塞武裝的高超音速導彈就能突破以色列防空命中目標。
近期,美軍在高超聲速導彈載具的研發與部署上動作頻頻——當前已涵蓋陸基的“提豐”系統、空基的B-1B轟炸機掛架,以及海基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與DDG-1000驅逐艦。分析認為,除美陸軍的“暗鷹”高超音速導彈外,美國現存的高超音速項目目前均不具備實戰部署能力,在這一領域與中俄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中國已公開部署陸基東風-17、海空兩用鷹擊-21導彈,與俄同處全球高超音速導彈技術第一梯隊。
B-1B正在進行改造,以適應搭載高超聲速導彈的需求
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的東風-17導彈雖然被視為“區域拒止”的利器,射程覆蓋第一第二島鏈,
但東風-17射程只有1000千米出頭,不足以覆蓋第二島鏈,鷹擊 -21是基于彈道導彈改進研發的,相較于其他同類裝備,其性能存在一定差距,這兩款裝備實際上僅能代表國內六年前的技術水平。我國這幾年軍工產品更是突飛猛進,不排除有東風41更猛的未知型號的洲際導彈,比如霹靂系列的新型空空導彈等,導彈的最新服役情況難以獲知,所以在這領域,驚喜也會更多。
近些年,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沖突中,都有無人機的身影。最典型的是俄烏戰場,烏軍用TB-2軍用無人機多次攻擊俄軍,戰果豐碩,還為小型商用無人機配裝炸藥攻擊俄軍補給線等目標。專家稱,無人機自帶小型作戰體系,集多種功能于一體,能快速精準打擊暴露、防護薄弱的地面部隊,對無力維持常規空軍規模的中小國家而言,是可獲空中優勢、具備非對稱優勢的作戰平臺之一。
可以說無人機戰爭:未來已來!
本次軍演,尤為引人注目的,當屬無人機及其對應的反無人機系統。諸如無偵系列、彩虹系列等知名無人機,都將是焦點所在。而在反無人機系統領域,寂靜獵手、陸盾3000,以及預計會集體亮相的颶風3000高功率微波武器,同樣不容小覷,此外還有反隱身雷達也值得關注。
在國內,對無人機蜂群技術的重視程度遠遠超越其他國家,正因如此,如今我們才能看到成體系的激光與微波反無人機武器相繼問世。在此背景下研發的下一代載具和火炮,究竟會采用哪些針對性的設計?傳聞中的58倍徑主炮是否已經列裝服役?這些問題都令人十分期待。
在印巴沖突中,紅旗-9BE一戰成名,更先進的紅旗-19也已登陸珠海航展。而傳說中與紅旗-19并肩作戰的另一款反導系統,順應潮流取代紅旗-22的新裝備,目前仍未露出真容。
有美國媒體聲稱中國海軍核潛艇配備新一代“巨浪 - 3”導彈,還斷言其取代東風 - 41成火箭軍主力且取得重大突破。實際上,2019 年以來中國官方展示的航母等軍事裝備發展迅猛,體現軍事工業水平提升,未公開領域想必也在進步。俄烏沖突中,雙方無人機產量超百萬架,但遠程攻擊的僅數萬架,俄媒據此揣測中國無人機實力遭嘲笑,爭議核心是中國無人機產能是百萬級還是千萬級。俄烏激戰三年多,俄單次最多投入 600 多架無人機,而東亞工業集群強大,近六年發展遠超預期。
寫在最后:現在已經不是韜光養晦的年代了,適當亮劍,秀秀肌肉,展示一下大國風范,提升一下國民自豪感!適時展露下實力,方能絕了周邊宵小的不臣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