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家庭就是一切。
誰不想要一個滿堂和睦喜氣洋洋的家呢?
一個人要是活成了兒女不疼,孫子孫女嫌棄,老伴不愛的模樣,大半輩子算是白活了。
不要去聽市面上說的那些親子溝通技巧,管用一兩天,管不了一輩子。
真想改變,要從根上動手,要從自己身上入手。
歸根到底,就只做一件事:保持磅礴的生命力。
一個人的生命力越磅礴,家庭就越興旺。
兒女孫子老伴都會圍在身邊,把你當個寶。
保持磅礴生命力,家人才會圍著你
磅礴生命力不是說你還能扛多重的東西,有沒有力氣干活,而是你的內在精神氣象。
眼睛里的光,臉上的笑,言語里的暖,行動里的勁……這些越強,生命力才越磅礴。
人老遭嫌,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聽天由命了,任由生命力衰減下去,直到進棺材,這樣多痛苦呀。
自己都放棄自己,生命力孱弱,家人也沒有理由喜歡你。
所以說,人老了,一定要保持磅礴生命力,家里人才越喜歡圍著你轉。
枯木才求人澆水,大樹自有鳥來棲。
反過來看,一個生命力枯萎的人,整天唉聲嘆氣,說不完的抱怨,看什么都不順眼。
一張嘴就是“人老了,不中用了”,走點路就喊這里疼那里痛。
把自己活成了衰神,誰靠近誰就要被蹭走一層好運氣。
兒女回家,下次還想回來嗎?孫子孫女看到一個生機弱弱的人,躲還來不及。老伴守著一個天天散發衰敗氣息的人,心里頭能好受嗎?
所以,別總想著去外面求什么家庭和睦的法門,真正的法門就在自己身上。
把自己活旺了,家里人就喜歡粘著你,甩都甩不掉。
生命力磅礴的三個特征
一個生命力磅礴的老人,身上有三個很明顯的特征。
第一,精神頭穩。
不會因為兒女一句無心的話就輾轉反側好幾天。
不會因為鄰居家里買了什么新東西就心里不平衡。
心里頭有定海神針,外界的風吹草動,撼動不了內在的平靜和喜悅。
第二,對世界好奇。
看見新開的花,會想知道叫什么名字。
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會想去了解是誰唱的。
孫子玩的新鮮玩意兒,會湊過去看一看,問一問。
不是為了追趕什么潮流,就是單純覺得活著有意思,世界上每天都有新鮮事。
第三,身體松弛。
不是說沒有一點毛病,人老了總會有些磨損。
但是整個人的狀態是舒展的,不緊繃,不僵硬。
走起路來有風,說起話來有力,身體里那股勁沒散。
那么,怎么讓生命力磅礴起來呢?
其實不難,只要每天堅持做以下五件事即可。
擁有磅礴生命力,每天做五件事
1.早起曬太陽
太陽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力的根本源頭。
早上的太陽,在中醫里叫“少陽之氣”,一天中陽氣生發最純凈的時候。
身體接納了早晨的陽光,等于給自己的生命之火添了一把柴。
曬太陽能讓身體自發合成維生素D,可以讓骨頭變硬,精神頭足。
而且,陽光能刺激大腦分泌一種叫血清素的物質,能讓人感到高興。
天天曬太陽,就是天天給自己補充正能量,把身體里那些陰濕、沉悶的角落都照亮。
古羅馬的博物學家老普林尼,一生寫下了巨著《自然史》。
據他的侄子小普林尼回憶,老普林尼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早上必定要在陽光下散步、閱讀,甚至口述著作。
他說過一句話:“博學在朝陽。”
他的年紀那么大,就是堅持每天早晨曬太陽,才有力氣完成那些著作,這也讓小普林尼對他無比的敬重。
所以,每天早上,給自己安排十分鐘二十分鐘的曬太陽時間。
可以去曬后背,后背有條督脈,是“陽脈之海”,曬后背等于給全身的陽氣補充。
一個每天沐浴晨光的老人,臉上不會有晦暗之氣。
身體里的陽氣足了,說話底氣就足,走路腰桿就直。
生命力就是這樣一點點養起來的。
2.笑:微笑,笑出聲,捧腹大笑
皺紋是老的痕跡,笑容是活的證明。
笑,是成本最低的養生。
養生養生,說到底,也就是滋養自己的磅礴生命力。
人在笑的時候,面部肌肉放松,胸腔打開,呼吸變深,吸進更多的氧氣。
大腦會釋放出內啡肽,也就是讓人愉悅的分泌物,能止痛,能讓人開心。
科學家還發現,笑能激活身體里的自然殺傷細胞,是專門對付病毒和壞細胞的。
所以說,笑一笑,十年少。
一個能開懷大笑的人,身體里的能量是流動的,是通暢的。
一個整天板著臉的人,能量是淤堵的。
電影《心靈點滴》里,心理醫生亞當斯,就用“笑聲療法”去幫助那些重病纏身的病人。
他戴上小丑的紅鼻子,用各種滑稽的舉動逗樂那些重癥病人,幫他們恢復。
后來效果卓越,很多病人早早的出院了,省下了非常多的醫藥費。
里面有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治療一個病,你可能贏也可能輸。治療一個人,我保證,你每次都會贏。”
笑聲不能直接殺死病菌,但能喚醒一個人磅礴的生命力,生命力就可以殺死病菌。
如果還不習慣笑,那就一點點增加程度,剛開始微笑,然后過渡到大笑,最后絲毫不顧及的捧腹大笑。
去做那些會讓你發笑的事,比如和孫子孫女一起做鬼臉,和老伴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
如果笑成為一種習慣,生命力就會滋養壯大,臉上的肌肉走向都會改變,慈眉善目的,讓人愿意親近。
3.給家里人每天、每人說一句好話
夸獎的話,感謝的話,關心的話,都可以。
一定要知道,嘴上饒人,福氣就饒過你。
語言是有能量的,心理學上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你說出去的話,不光是對方聽到了,你自己的耳朵也會聽到。
你如果不斷給別人說好話,等于在告訴自己:好好好,他是好的,我也是好的。
你接收到這個信號,就會調動全身的資源,想盡辦法讓自己積極起來。
反過來,一個人天天抱怨、指責,說一堆負面的話,就等于告訴自己:壞壞壞,他是壞的,我也是壞的。
結果就是,你整個人的生命狀態就會往下走。
給別人一句好話,就是在旺別人,別人接收到了,也會反饋給你更多的旺,你生命力就源源不斷的增加。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一生言辭犀利,說話刻薄。
但在他的是晚年,卻出乎意料的溫柔。
他跟她的妻子,即使到了晚年,每天也都說著一些看似“膩歪”的情話,比如妻子為他整理好書稿,他會說:“親愛的,你整理的不是書稿,是我的大腦。”
妻子每次都一臉嬌怨地看著他,但心里早就甜的不行。
這樣的話,放在今天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土味情話”,旁人看挺膩歪的,但正是這種能調動積極情緒的話,讓他們的婚姻生活一直平平安安,圓滿幸福。
妻子也幫助蕭伯納在巨大的創作壓力下,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活到了94歲。
他深知一句話的力量:“溝通最大的問題,是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已經溝通了。”
不要覺得自己什么話都不說,別人就能都懂,不,你不說,是不會懂的。對方沒有你想的那么聰明,你說的話負面,他就信,你說的話積極,他也信,一定要相信這一點。
所以,從今天起,練習說好話。
對老伴說一句:“今天做的飯真好吃,辛苦了。”
對兒子說一句:“最近看你狀態不錯,工作很努力。”
對兒媳說一句:“上次買的水果真甜,謝謝你的心意。”
對孫子說一句:“看你畫的畫比爺爺/奶奶都厲害,想象力太豐富了。”
不要覺得肉麻,不要怕說不出口。
第一次可能別扭,三天之后就成自然了。
你一個人活在溫暖和諧的家里,就像一棵樹有了肥沃的土壤,生命力想不旺盛都難。
4.家里每天要清出去一樣東西
每天從家里清理出去一樣不需要的東西。
比如再也不穿的舊衣服;一個用不上也舍不得扔的瓶瓶罐罐;一本看完再也不會翻的書。
每天只清理一樣,不多,但要堅持。
一個堆滿雜物的家,對應的是一顆淤堵的心。
東西越多,光是找到需要的東西,就要花去很多心力。
每扔掉一樣東西,心理也會跟著清爽,心里的負擔輕了,生命力才能更自由地流動。
日本有一位名叫“澀谷奶奶”的老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她“丟垃圾”的方法而走紅。
她就是一個普通的退休老人,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但干凈、整潔,陽光充足。
她年輕時也喜歡買買買,家里堆得滿滿當當。
退休后,一次生病讓她開始反思人生:首先,每次回到家,因雜物太多,讓她感覺一股苦悶的氣壓在心頭;其次,每次見到眼前那些堆積久了又不用的東西,腦子冒出很多雜念,不得不思考要怎么用又用不到。
人在這樣的環境,生命力都打折了。
于是她開始每天扔一樣東西,扔掉了幾千件東西后,她發現自己突然蛻變,一掃頹廢無力,人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紅光滿面。
據她說:“人像回到了十八歲一樣。”
東西越少,人越自由。
現在,她在全日本進行“斷舍離”的講座,專門教授他人如何跟自己一樣,果斷丟棄不要的東西。
可見,每丟掉一樣家里不要的東西,就是在打通你生命力流通的淤堵。
你可以看看家里的物品,然后問自己三個問題:這有用嗎?我喜歡嗎?家人想留嗎?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果斷地處理掉。
可以送人,可以回收,可以丟棄。
要注意,每天處理一兩樣就行了,沒必要占用你太多的精力,別想著一口氣丟一堆。你和家人,每天還會新增東西進來,是丟不光的。
保持少量的丟,養成習慣即可。
最后,家里變得清爽有序,人的心也會變得安定從容。
不再被物質所累,精神上的自由度就高了,生命力就在自由里茁壯成長。
5.舒筋活絡
沒事拉伸一下身體的筋骨,活動一下關節。
不追求多大的運動量,不要求多標準的姿勢。
就是讓身體動起來,把僵硬的地方拉開。
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筋出問題,人就變得僵硬、遲緩。
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筋骨柔軟,氣血才能通暢地流遍全身,滋養五臟六腑。
氣血通暢了,生命力自然就旺盛。
很多老年人這里痛那里不舒服,根源往往就在于“不通”。
舒筋活絡,就是主動地去疏通身體的生命力管道。
簡單的拉伸,比如擴胸、壓腿、轉動腳踝手腕,就能讓氣血流動起來。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活了85歲高齡。
在那個年代,絕對是高壽。
據史料記載,他的養生方法就是“動以養生”。
不進行劇烈運動,而是每天堅持散步和做一些簡單的導引術,也就是古代的拉伸體操。
他有一位朋友叫萬斯同,為了修《明史》,長期伏案工作,積勞成疾。
黃宗羲就勸他,說:“學問固然重要,但身體是根本。每天要抽出時間,走動走動,舒展一下筋骨,不然氣血瘀滯,學問也做不長久。”
后來,萬斯同也跟著他舒筋活絡,練習拉伸,突然發現自己精神頭用不完,明明上了歲數,還能伏案工作很久。
每天給自己十五分鐘,早上起來,或者晚上睡前,不用學什么復雜的套路,就從最簡單的開始。坐直了,雙手向上伸展,像要夠到天花板一樣,保持幾個深呼吸。
站起來,慢慢地彎腰,手盡量去碰地面,感受到后背和大腿后側的拉伸。
活動活動肩膀,轉轉脖子。
關鍵在于“慢”和“柔”,感受到身體被一點點拉開的感覺。
現在網上也有很多養生操,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都是流傳了千百年的好東西,核心作用之一就是舒筋活,都可以學著做。
只有筋骨變得柔軟,身體的通道才能打開了,人就會感覺輕快、有勁,生命力層層往上漲。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有著磅礴生命力的老人,他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早晨,太陽剛剛出來,李大爺已經在院子里打完了他的八段錦,額頭微微見汗,臉上紅光滿面。
六歲的孫子噠噠噠跑過來,抱住李大爺的腿:“爺爺,今天還給我講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嗎?”
李大爺哈哈大笑,聲音洪亮,把土豆一把抱起來:“講!今天講個新故事,叫‘真假美猴王’,比那個還好聽!”
孫子在他懷里咯咯直笑。
老伴端著早飯出來,嗔怪道:“老頭子,快把孩子放下,一身的汗。先吃飯。”
嘴上是嗔怪,眼里全是笑意。
老伴把粥碗遞給李大爺,順手幫他理了理衣領,小聲說:“昨天看你給花松土累著了,今天特地給你多加了把枸杞。”
這時候,兒子開著車進院子了,提著一袋子新鮮的食材,一下車就喊:“爸,我昨天談成一個大項目,我親自下廚給您和媽露一手!”
李大爺走過去,拍拍兒子的肩膀,不說“你工作那么忙還回來干嘛”這種話,而是說:“好小子,有出息!”
兒子很高興,又有些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爸,我那個項目里,有個地方拿不準,想聽聽您的意見。您見多識廣,幫我參謀參謀。”
一家人,圍著一張小桌子,老人講著故事,年輕人說著工作,中間夾雜著孩子的笑聲和老伴的叮嚀。
沒有刻意的討好,沒有小心翼翼的客套,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溫暖。
那個被所有人圍在中心的老人,他不要求什么,也不抱怨什么。
他只是把把自己磅礴的生命力散發出來,宛若一輪小太陽,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家里所有人的親近。
不要總想著去改變兒女,去管教孫子,去要求老伴。
向外求,求來的多是失望;向內求,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
把自己活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兒女愿意回來乘涼,孫子愿意在樹下玩耍,老伴覺得靠著你心里就踏實。
生命力,是一個人給自己,給家庭最好的禮物。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當生命力一天天充盈起來,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變得溫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