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演示MQ-28“幽靈蝙蝠”與E-7A“楔尾”協同作戰
在首次此類演示中,波音公司 [NYSE: BA] 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 (RAAF) 成功執行了針對空中目標的任務,使用兩架飛行中的 MQ-28 幽靈蝙蝠飛機和第三架數字飛機,所有飛機均由機載 E-7A 楔尾飛機控制。在任務期間,E-7A 上的一名操作員控制無人駕駛的 MQ-28,模擬它們在機組人員前方飛行并保護機組人員資產所扮演的角色。該軟件由波音防務澳大利亞公司、國防科學技術集團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聯合開發和實施。此次試驗是今年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資產聯合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的一部分,統稱為能力演示 2025 (CD25)。CD25 將展示 MQ-28 的作戰效能以及協同作戰飛機如何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機組人員資產集成和運行。未來的活動將涉及與其他資產的協同,包括 F/A-18F 和 F-35。
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議員帕特·康羅伊 (Pat Conroy) 閣下承認了這一里程碑,并表示:“‘幽靈蝙蝠’有潛力將一架戰斗機變成一個戰斗團隊,其先進的傳感器就像天空中的數百只眼睛。”
MQ-28 全球項目總監格倫·弗格森表示:“此次試驗展示了系統族集成、我們開放系統架構的優勢,也是將任務合作伙伴的軟件和通信系統原生集成到 E-7A‘楔尾’飛機的關鍵第一步。它不僅驗證了 MQ-28 作戰概念的一個關鍵要素,還驗證了協同作戰飛機如何擴展和增強 E-7A 的作用,以滿足未來的部隊需求。這是我們項目成熟的又一有力證明。”
波音幻影工程公司空中優勢項目總監亞當·察庫曼戈斯表示:“這是政府、承包商和全球合作伙伴之間一次非凡的合作。”
波音MQ-28“幽靈蝙蝠”無人機,前身為波音空中力量協作系統(ATS),是由波音澳大利亞公司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研發的一款隱形多用途無人作戰飛機。該無人機旨在作為力量倍增器,能夠作為包含天基能力的綜合系統(忠誠僚機)的一部分,與有人駕駛飛機并肩飛行提供支援,并利用人工智能獨立執行自主任務。自2025年起,該無人機將在墨爾本的波音澳大利亞航空結構公司設計和制造,未來計劃在圖文巴的韋爾坎普進行生產。該機翼是波音公司最大的樹脂灌注單體復合材料部件,配備用于主飛行控制系統的機電執行器和控制器,并配有模塊化可更換的任務機頭組件系統。空對空武器實彈測試計劃于2025年末進行。
波音 E-7 楔尾,也稱為波音 737 AEW&C,是一款基于波音 737 下一代設計的雙引擎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它有一個固定的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天線,而不是像基于 707 的波音 E-3 哨兵那樣的旋轉天線。E-7 是根據“楔尾計劃”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 (RAAF) 設計的,被稱為 E-7A 楔尾。澳大利亞訂購了四架 AEW&C 飛機,并選擇再訂購三架,其中兩架已經交付。前兩架楔尾在華盛頓西雅圖組裝、改裝和測試,其余的由波音澳大利亞公司改裝,原定于 2006 年開始交付。波音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與波音澳大利亞公司和 BAE 系統澳大利亞公司合作。波音澳大利亞公司提供培訓、維護和支持,BAE 提供 EWSP 系統、電子支援措施 (ESM) 系統和地面支持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