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韓國總統李在明可能缺席中國抗戰勝利日活動,也就是9.3閱兵,而只派韓國國務總理金民錫出席。
韓國那邊給出了兩個理由,第一個是日程安排不開,第二個“外交對等”。韓國官方還排出了李在明的行程表,7-8月要訪問美國,8月份要安排與日本領導人會面,9月份還要參加聯合國大會。總之突出的一點就是忙,忙的不可開交,所以沒法參加9.3閱兵。
要知道,中國十年前的抗戰勝利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等相關活動,韓國總統都會來參加,如今李在明可能缺席9.3閱兵式,明顯是有難言之隱。
實際上這個所謂的難言之隱就是怕惹怒美國,或者說是怕美國人吃醋。因為李在明上臺后推行“實用主義外交”,他注重實際,注重什么是對當前韓國最重要的外交關系。而美韓同盟關系則是韓國外交的基礎,這是李在明無法改變的。
李在明在上臺伊始,就表示注重與中國的關系,主張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但是他也強調,美韓同盟是韓國對外交往的基石。
也就是說李在明打心底里,還是以美韓同盟為外交考慮優先,而當前世界格局可謂涇渭分明,尤其是在東北亞這個區域,半島北方是韓國最大的威脅。韓國雖然經濟科技水平遠超朝鮮,但奈何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朝鮮哪怕用落后的155mm榴彈炮,也足以覆蓋韓國大半的國土。況且朝鮮還有實力不俗的導彈技術和核武器,以及近百萬的龐大軍隊。
韓國看似經濟科技全面領先,但在軍事博弈上,并沒有比朝鮮占據多少優勢。更別說朝鮮背后還有中國,當前還和俄羅斯進行廣泛的軍事合作,不斷更新自己的軍事裝備。
所以韓國為求自保,必然要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也就是所謂的美韓同盟關系。如果真的在參加中國閱兵的問題上得罪了美國,美國在軍事上拋棄韓國不管,那對韓國的整個國家安全將是不小的打擊。所以孰輕孰重韓國心里是有個小算盤的。
當然美國為了削弱中國,也不可能從韓國撤軍,撕毀美韓同盟協議。但是韓國的核心軍事裝備,如飛機使用的渦扇發動機、驅逐艦使用的燃氣輪機、相控陣雷達、各型導彈,都是引進自美國。美國只要在這個方面給韓國卡卡脖子,韓國都受不了。
而且即便美國不在軍事領域動手,單單當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就足以讓韓國頭疼。
要知道根據韓國方面的安排,李在明要在7-8月份訪問美國,爭取與特朗普見面,談的就是美國對韓國的對等關稅問題。要知道美國可是韓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國,2024年美韓貿易總額超過上千億美元,而且韓國占據著557億美元的順差,也就是說韓國與美國的貿易是凈賺500多億美元。
在這500多億美元中,單單韓國的汽車業就貢獻了200億美元的順差。早在2024年7月的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就對韓國汽車領域加征了25%的關稅。如今換成了翻臉不認人的特朗普,想必更不會在該領域讓韓國輕易過關。
要知道汽車領域可是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上下游配套的冶金、動力、材料、服務等多個行業都依賴汽車產業生存。一旦特朗普給韓國汽車加征高額關稅,那么韓國經濟必然會受到極大影響。而這還沒算特朗普向韓國其他領域加征的關稅。
但中國作為連續多年的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2024年雙邊貿易額更是超過3000億美元,占韓國出口的20%。也就是說中國也是韓國得罪不起的,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實力上。
所以李在明也是有苦難言,只能平衡在中美之間的關系,才會派韓國二號人物,國務總理金民錫出席,意思就是在告訴中方,韓國已經是盡最大誠意了。
但韓國這種一碗水端平的外交策略,怕是只有當李在明在特朗普那邊吃癟之后才會明白,和美國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睦鄰友好,與中國團結合作才是韓國經濟未來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