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北京日報消息,日本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的公布引發廣泛關注。這份白皮書不僅63次提及“中國威脅”,還將中國定性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其背后的意圖值得深入探究。據環球網報道,白皮書中披露,截至2025年年初,中國海空軍四代機與五代機裝備總數達1688架,較去年增加80架。但這一數據的可信度備受質疑。要知道,中國航空工業的生產與交付能力遠超于此,有觀點認為這個數字帶有侮辱性。
就連日本國內也對此頗有微詞,指出日本防衛省此舉純屬糊弄人。日本軍事觀察家“お砂糖wsnbn”長期關注解放軍裝備發展,他認為殲-20隱身機現役總數應在300架左右,距離400架指日可待;殲-16列裝數量已超過400架,接近450架左右。白皮書的炒作并非偶然。從軍事層面看,日本正加速軍備建設。其2025年國防預算已飆升至115萬億日元,占GDP比例達2%,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三軍費大國。
石破茂(資料圖)
同時,白皮書中強調所謂的“反擊能力”,并聲稱這是“自衛權的延伸”。日本防衛大臣甚至表示,若敵方導彈即將發射,日本可以提前動手。《日本經濟新聞》暗諷這是“給先發制人穿上合法外衣”。顯然,日本的軍事發展已超出“防衛”范疇,轉向“進攻性”準備。日本如此行事,有其內外因素。對內,石破茂政府支持率下滑嚴重,執政聯盟支持率已跌破25%。當下日本通脹嚴重,大米漲價,民眾生活壓力大。
7月20日參議院選舉臨近,石破茂政府急需轉移民眾注意力,炒作“中國威脅”能制造緊張氛圍,為自己增添“強人領袖”形象。對外,日本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面臨8月1日生效的25%新“對等”關稅壓力。此時大打“中國牌”,也是想討好特朗普,換取美方在貿易談判中的讓步。面對日本的挑釁,中方接連發出警告。7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指出,白皮書出于錯誤對華認知,目的是炒作緊張局勢、誤導輿論,為擴軍找理由。
特朗普(資料圖)
他特別提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臺灣回歸祖國80周年,日方在臺灣問題上攪局的政治意圖明顯。7月16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表示,日本借白皮書為“松綁軍事限制找借口”,實質是為軍事擴張鋪路,且不反思歷史,反而搞軍事小圈子、挑動陣營對抗。7月17日,中國駐日本使館批評白皮書“延續錯誤定位”,干涉中國內政,違反中日政治文件精神,已提出嚴正交涉。
王毅外長也公開發聲,不許日方插手臺灣問題,強調日方應深刻反思歷史,在“一中”原則上言行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空自現狀并不理想。公開資料顯示,日本空自現裝備330架具備作戰能力的戰斗機,其中F-15J平均機齡達37.3年。即便日本計劃升級54架F-15J,也難以改變與中國海空軍的差距?!挨疤莣snbn”就哀嘆,僅殲-20規模(以380架為準),就已對日本空自現役戰機總數實現碾壓。
日軍(資料圖)
日本借“中國威脅論”加速軍備,本質是為軍事擴張找借口。這種行為不僅加劇地區緊張,也違背歷史潮流。中方的警告明確且堅定,日方若繼續一意孤行,只會進一步損害中日關系,最終也無法改變自身與中國的實力差距。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日本更應反思歷史,而非走向軍事擴張的老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