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羽聯日本公開賽落幕,國羽帶著3金1銀的成績單回家,說實話,這份答卷第一眼看還挺亮眼,但細看細品,球迷心里其實還是有點五味雜陳,這場收官戰,怎么看都是喜憂參半,既有久違的揚眉吐氣,也有藏不住的擔憂和爭議。
先說好消息,石宇奇這次終于兌現了身價,時隔多時再拿男單冠軍,說是“王者歸來不算夸張,自從諶龍逐漸淡出后,石宇奇就是男單門面,之前各種傷病、狀態起伏、場外風波,大家都看在眼里,也噴過、也心疼過,這回日本賽,他場場硬仗,不管是對上印尼、馬來還是本土選手,基本沒掉鏈子,決賽更是頂住壓力,一板一眼地把節奏拉滿,說白了,這才是我們熟悉的石宇奇,打到最后那一刻,看直播彈幕都在刷“爺青回,這種氣場和穩定性,國羽男單真是太需要了。
往下看,混雙和女雙這兩塊,蔣振邦/魏雅欣和劉圣書/譚寧都拿了冠軍,尤其是前者,混雙一直是國羽的傳統強項,但近幾年印尼、泰國、韓國的沖擊太猛,這對新組合能頂住壓力拿下金牌,某種程度上也是給后面奧運年加了信心,劉圣書/譚寧這組女雙,雖然在國內算不上頭牌,但現在世界羽壇女雙格局本來就挺亂,她們能咬住,說明中國女雙的板凳深度還是有的,這兩塊金牌,算是意料之中但也值得點贊,畢竟國際賽場沒誰能保證穩贏。
但問題來了,女單這塊,王祉怡止步亞軍,說實話,多少讓人有點心塞,陳雨菲傷病未愈、何冰嬌狀態迷,王祉怡算是頂了上來,但決賽關鍵分的把握、場上應變,還是真有點差口氣,這不是黑她,球迷都知道,她打進決賽已經不容易,可惜最后關頭沒能咬住,賽后社交媒體也有不少“對噴,有人覺得她已經盡力,也有人揪著關鍵球“擺爛不夠果斷,怎么看怎么覺得女單這塊還得再下苦功,畢竟想重回巔峰,光靠天賦和拼勁還是不夠的。
再說場外環境,現在世界羽壇的格局早就不是一家獨大,尤其日本、韓國、印尼、丹麥這幾個老對手,誰都不是省油的燈,這次日本主場作戰,氛圍、裁判、場地適應,國羽其實壓力不小,說難聽點,現在出去比賽,已經沒什么絕對優勢了,能拿3金1銀,說明恢復得還可以,但想穩坐霸主,根本不可能松口氣,尤其下半年還有一堆硬仗等著。
戰術層面,這屆日本賽可以看到國羽整體更講究“穩中求變,比如石宇奇的拉吊結合、混雙的前后場銜接、女雙的輪轉換位,都比之前更流暢,但偶爾還是有老毛病,比如關鍵分時容易保守、領先后被追分、年輕隊員心理波動大,這些問題,如果只是常規賽還能蒙混過關,真到奧運這種大場面,分分鐘就可能翻車,教練組和球員自己心里都得有數,別光靠一兩場勝利就開始自嗨。
另外,國羽現在的輿論環境其實挺微妙,一邊是“成績還行、別太苛刻,一邊是“不能靠吃老本、得繼續進化,每次大賽打完,網上就開始“點贊回懟,各種聲音都有,有人看好新生代,有人懷念老將,有人覺得體系沒問題,有人說該換血了,說到底,大家都是希望國羽好,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這次日本賽的成績,既可以拿來鼓勁,也可以當作警鐘,畢竟世界羽壇從來沒有永遠的王者,誰掉以輕心,誰就得挨打。
說到最后,這次日本賽國羽的表現,既有久違的“揚眉吐氣,也有藏不住的“隱憂未消,3金1銀當然值得肯定,但別忘了,還有一塊金牌差點溜走,幾個項目的競爭力還得繼續提升,尤其是女單,后面怎么調整、怎么補短板,才是真正的考驗,石宇奇的冠軍讓人看到了希望,混雙和女雙的年輕組合也在成長,接下來就看教練組怎么排兵布陣,怎么讓更多年輕人頂得上來,怎么在世界大賽上繼續扛旗。
所以說,國羽這次的收獲,是階段性的,但遠遠談不上“高枕無憂,想長久保持競爭力,還是得靠細節、靠體系、靠持續的內卷,畢竟世界羽壇的“內卷才剛剛開始,誰先松勁,誰就得準備隨時被反超,這局棋,遠沒到見分曉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