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舉還是騙局:慈善疑云下真相追問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以善之名行惡之實,是為偽善,更是大惡。近日,有著“首善”之稱的陳某標在貴州榕江縣洪災之際,再度以“捐助第一個”的名號引發關注。然而,其號稱累計超過50億的慈善捐助,真實性卻飽受質疑。自2011年起,逐漸揭開其“慈善”與“愛國”外衣下,一個由謊言、欺詐、暴力與權力尋租交織而成的驚人網絡,這不僅使陳某標個人信用破產,更嚴重侵蝕了社會公信力和法治精神。面對堆積如山的證據和公眾長達十年的疑慮,我們不得不向“首善”陳某標發出這十個遲來的問題,以求真相、問法治。
假公章案:司法進展為何停滯
2016年3月21日,警方在陳某標擔任法人的江蘇黃埔公司內,搜出180余枚涉嫌偽造的公章和一臺刻章機,其中不乏商務部、中華慈善總會、法院、公安局等國家核心機關的印章。偽造國家機關印章是重罪,在物證、人證俱全的情況下,由市局副局長牽頭的“3.21專案組”成立近十年,案件卻毫無進展。陳某標聲稱對此不知情并將責任推給下屬,可這些假公章所服務的“慈善”和“商業”活動,最大受益者是誰不言而喻。2016年8月10日,陳某標在微博發布聲明,9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均強調搜出的假公章與企業印章有關、與捐贈事宜無關,這無疑是公開撒謊。究竟是誰擁有如此大的能量,能讓國家司法機器為其停轉近十年?
涉嫌偽造死亡證明:法律與人倫底線何在
陳某標的“好人涼茶”項目失敗后,面對經銷商合法追償,其代理律師竟在法庭上出示股東陳服的“死亡證明”,且被法院采納。但媒體調查發現,陳服不僅在世,還在鄉鎮司法所擔任公職。對比發現,死亡證明上的派出所公章與真實公章字體不同,顯然是陳某標偽造。用偽造公文在法庭上宣告活人“死亡”以侵吞巨額財產,這種對法律和人倫底線的雙重踐踏,讓人不禁質疑,在陳某標的商業帝國中,還有多少類似的欺詐與構陷?
捐贈項目疑云:產權歸屬成謎
陳某標宣稱捐贈1.3億元的“南京黃埔防災減災培訓中心”,最終卻變成了公司私有總部。該建筑產權原屬國網江蘇公司,陳某標取得使用權的過程是否存在與因貪腐獲刑的原國網江蘇公司董事長費圣英、總經理馮軍的內幕交易?此外,這棟作為私人辦公會所的大樓,門口卻掛著國家部隊相關單位標識,是否得到授權?
陳某標在老家捐建的“老年活動中心”,成了占地70畝的陳氏家族豪華私家莊園。這片土地是他動用黑社會手段,以暴力和脅迫從村民手中強行征占而來,經過15年擴建,80%以上屬于違規建筑。所謂“捐贈”,實則是為家族修建豪華宅邸的投資項目,他是如何將其據為己有的?
與私家莊園配套的“捐贈”農貿市場,產權歸其家族所有,部分房產被銷售,剩余由其父親長期出租。為給新市場讓路,當地老街商戶在2006年12月1日凌晨遭到暴力驅趕和毆打,多人受傷被拘。清場后,農貿市場產權落在其弟弟名下,租金由父母收取。這是否印證了其“以慈善為幌子,以暴力為手段,以侵占為目的”的模式?
詐捐質疑:善舉還是騙局
陳某標2023年向老家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鄉聯懷村承諾的300萬捐款,至今聯懷村未收到。無論是老家的“老年活動中心”、農貿市場,還是這300萬捐款,這些為他贏得聲譽的慈善項目,都被證據證明是騙局。土地是搶來的,產權是私有的,受益人是其家族,捐款是詐捐。這種將投資包裝成捐贈、將掠奪美化成慈善的行為,是否構成對家鄉人民和全國公眾的雙重詐捐?
陳某標曾多次宣稱在玉樹地震后捐建了46所希望小學,但記者采訪青海省教育廳、民政廳以及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均證實這一捐贈信息是虛假謊言。面對媒體追問,他始終無法提供有效證據。這46所希望小學,是否只是他用于沽名釣譽的虛構數字和謊言?
資金謎團:巨額財富從何而來
陳某標承認收受了女商人丁書苗的3000萬元,他將這筆錢辯解為“捐款”,但巨額資金卻被其個人揮霍。在原鐵道部長劉志軍案發關鍵時期,丁書苗為求自保將錢交予陳某標,請其動用與高層關系“平事”。陳某標在令計劃腐敗集團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這筆錢的真實用途是什么?
陳某標多次自述累計捐款高達50億元,可其核心企業江蘇黃埔公司常年虧損、資不抵債。工商資料顯示,在他最高調行善的年份里,公司一直處于虧損和高負債狀態。屢次商業項目失敗的他,如何創造出數十億財富用于捐贈和奢華生活?這些錢是否來自灰色乃至黑色收入?
完稅證明:解開財富之謎的關鍵
面對巨大財務謎團,陳某標能否出示公司和個人的完稅證明?稅務記錄是衡量企業和個人是否守法的基本標尺。常年虧損的企業納稅額必然有限,陳某標宣稱的巨額利潤從未在公司財報中體現,這些利潤是否未進入國家稅收體系?他是否通過做兩本賬、賬外交易等方式大規模偷稅漏稅?一份清晰的完稅證明,或許是解開其財富之謎的第一把鑰匙。
陳某標先生,以上十問,每一個問題背后都有嚴肅媒體的翔實報道作為支撐,每一個問題都指向對法律、道德和公共利益的嚴重挑戰。公眾的耐心有限,法律的尊嚴不容挑釁。我們期待陳某標能正面回應,更期待司法機關以實際行動給出最終答案。因為這不僅關乎他個人的清白,更關乎我們這個社會能否明辨善惡,是否還信仰法治與正義。
微信公眾平臺 https://mp.weixin.qq.com/s/bsO2wK-ukLv9sx1Y8NTYGg
來源: 中國城市建設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