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中國軍視網特開設【英雄志民族魂】專欄,挖掘整理抗戰時期英烈的感人事跡,展現中華兒女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身而出、浴血奮戰的壯麗篇章,激勵后人從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賡續紅色血脈。本期推出《【英雄志民族魂】陳榮久:雪葬英魂抗戰忠骨》。
1937年3月6日,黑龍江省饒河縣西北小南河天津班寒風如刀,天地間一片蒼茫。第四個山包上,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的官兵們沉默站立,手中緊握著槍,他們剛剛用積雪輕輕掩埋了年僅33歲的陳榮久軍長,這位抗戰英雄靜靜地躺在這片冰冷的雪地中。
陳榮久,190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三家村一個雇農家庭。1931年參加抗日救國軍,任新編五連連長。1933年2月參加抗日救國游擊軍第四軍,任軍副官。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赴蘇聯東方大學學習。1936年秋回國后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軍長,兼第一師師長。1937年3月,率150余名官兵在饒河大頂子山后天津班屏嶺山下阻擊300余人的日偽軍討伐隊,為掩護部隊轉移,不幸中彈犧牲。
從一名普通士兵到抗聯軍長,陳榮久的成長之路,是一條浸透鮮血與汗水的革命征程,更是他對民族解放不懈追求的見證??孤摰谄哕姵闪⒑螅麕ьI部隊在短短數月便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狠狠打擊了日寇妄圖迅速剿滅抗聯的囂張氣焰。然而,日偽軍的圍剿日益加劇,內部叛徒的威脅也讓抗聯處境艱難。后來救國軍、自衛軍在日軍大舉進攻面前潰散,他在官兵中疾呼:“我們決不投降,也不過界,就是剩一個人也要堅決抗日到底。”
1937年3月4日夜,軍參謀長崔石泉率隊包圍了西林子,但部隊行動已為敵人探悉。戰斗打響后,敵人防守甚嚴,火力很猛。崔石泉考慮到不能強攻,命令部隊撤出戰斗,向小南河天津班轉移。陳榮久得知后,決定在天津班附近山包設伏殲敵。3月6日下午,饒河日本參事官大穗久雄率100余日軍和偽軍,乘馬爬犁進入伏擊圈。我軍居高臨下,打得日偽人仰馬翻。激烈的戰斗持續了3個多小時,敵人開始潰退。正當我軍準備組織沖鋒時,饒河偽警察大隊長苑福堂帶領200多偽軍從我軍背后沖上來。我軍在腹背受敵、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頑強戰斗到下午6點,陳榮久負傷不下火線,指揮部隊轉移。他邊打邊撤走在后面,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3歲。
陳榮久被后人尊稱為“魁武將軍”,他的名字并未因冰雪覆蓋而湮沒,成為抗戰史上永不磨滅的符號:1982年,饒河縣人民政府在陳榮久犧牲的山包下重立石碑;1997年,饒河烈士陵園豎起陳榮久紀念碑,供后人緬懷。
2014年9月1日,陳榮久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