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7月20日
中央宣傳部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
聯合發布12名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其中
聯勤保障部隊
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
熱帶醫學研究所熱帶醫學科主任
李慧靈光榮上榜
李慧靈:女,漢族,1975年12月出生,2014年9月入伍,2015年9月入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熱帶醫學科主任。該同志牽頭組建全軍首個臨床熱帶醫學學科,長期致力于熱帶感染性疾病、熱帶蟲媒病、熱射病等防治研究,獲國家發明專利10項,承擔國家、軍隊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1項。被表彰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聯勤保障部隊衛勤保障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
在祖國的南海之濱,有這樣一位身披白大褂與綠軍裝的醫者——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熱帶醫學科主任李慧靈。同事說她是雷厲風行的“工作狂”,“馬上落實!”“跟我上!”是她不變的工作口令;患者稱她是隨叫隨到的“守護者”,“無論什么時候,她的電話總能打通”是最暖的就醫承諾。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她的故事,感受一位人民軍醫的初心與擔當。
從“聘用醫生”到“軍中博士”:一身戎裝承載的使命
2012年,李慧靈以普通聘用醫生的身份走進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呼吸科。在這里,她看到了一群特殊的“戰友”:有人強忍對遠方家人的牽掛,守在崗位上;有人拒絕地方優厚待遇,一心撲在科室建設;有人日夜攻關,讓島民大病不出島的夢想照進現實……
“戰友們的奉獻,點燃了我兒時的從軍夢。”2014年,李慧靈特招入伍,成為海南醫院首位博士入伍的女軍人。穿上軍裝的那天,她在心里默念:“一定要對得起這身綠軍裝。”
此后,她早出晚歸鉆研醫術,用精細服務贏得患者信任。慕名而來的就診者越來越多,而她的腳步,也從呼吸科診室,邁向了更廣闊的戰場。
從零到一的突破:全軍首個熱帶醫學科的“成長記”
2019年,響應軍隊號召,李慧靈牽頭建立全軍首個臨床熱帶醫學科。從急診樓兩間小屋起步,到能容納50位患者的院區,兩年間的艱辛藏在她泛紅的眼眶里,而成長的驕傲則寫在她的笑容中:
- 診斷海南省首例包蟲病,改寫我國包蟲病疫區版圖;
- 首次確診并救治鉤體病患者;
- 破解駐島官兵“不明原因發熱”之謎……
每一項突破,都是對“大醫精誠”的最好注解。
與“熱帶死神”賽跑:她的挎包里裝著“毒蟲圖譜”
海南高溫高濕的氣候,讓熱帶病成為威脅軍民健康的“隱形殺手”。島上某個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的發熱,伴隨多臟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經過李慧靈深入了解,她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線索,島上的幾只軍犬先后不明原因死亡死亡前也曾出現發熱癥狀。
李慧靈帶著采樣設備登島,從病犬樣本中發現了關鍵線索——蜱蟲!這些寄生蟲聚集叮咬導致軍犬失血死亡,也正是患者發熱的“元兇”。憑借常年研究毒蟲的積累,她迅速鎖定病因,讓蜱蟲傳播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戰友們笑稱她是“毒王”,因為她的挎包里從沒有口紅香水,只有密密麻麻的毒蟲資料。而這份“特別”,正是守護生命的底氣。
醫者仁心映軍魂:“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在李慧靈的病房里,總是擺著鮮花。“讓病人看到希望,也提醒自己像花一樣熱烈綻放。”這是她的小小心愿,也是她的行動指南:
- 餓了吃口盒飯,累了在沙發湊合一晚,只為隨時觀察患者病情;
- 周末帶年幼的孩子來醫院,重病號床前從不缺席;
- 給焦慮的患者畫示意圖,用通俗講解化解多年疑慮……
從救治“耶氏肺孢子菌+支原體”復雜感染,到遠程會診非洲維和部隊的腦型瘧疾患者;從參與搶救南沙重傷戰士,到在世界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李慧靈用實力詮釋“為部隊服務”的宗旨。
疫情期間,她在便簽上寫下:“醫者,此去欲何?戰病疫,救蒼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如今回望,她只淡淡一笑:“國家培養了我,作為人民軍醫,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
南海的風浪見證她的堅守,病房的燈光記錄她的執著。李慧靈,這位南海之濱的“熱帶守護女神”,正用醫者仁心與軍人擔當,在這片熱土上續寫著屬于她的故事。
為李慧靈點贊!
向李慧靈學習!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 政治工作部
刊期 | 第2894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張 奎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劉超英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