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某村
一起特殊的離婚案件正在當事人家中
進行巡回開庭審理
此時,一陣夏風吹過
室內已經有了些許熱意
“孩子是我們共同的血肉。”原告林某發自肺腑的話語,道出了這場特殊離婚訴訟中最溫暖的一面——縱使夫妻緣盡,但血脈親情不斷,孩子仍是兩家人共同守護的紐帶。
這是一件令人唏噓的案子。
時光回溯到2018年,林某與黃某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第二年,他們迎來了愛的結晶——兒子黃小某,日子在對未來的憧憬中徐徐展開。
然而,生活并非總是坦途。2020年,一場無情的車禍驟然降臨,黃某成為了植物人,至今未能醒來。五年光陰,在日復一日無望的守候中,林某的心力漸漸耗盡。終于,她噙著淚水,遞出了離婚訴狀。
被告席上,吳某作為其兒子黃某的法定代理人,亦含淚點頭同意,她唯一的牽掛是孫子黃小某的撫養權問題及日后的親情維系:黃小某由誰撫養?年邁的祖父母能否、又如何探望這唯一的血脈?
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法官嚴淑珍(中)與家事少年審判庭的同事們研討案件。
此案關系一個破碎家庭的親情維系與一個幼童的未來,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承辦法官嚴淑珍沒有簡單坐堂問案,而是在開庭前多次到當事人家中走訪。
在黃某那間彌漫著藥味、擺放著病床的房間里,嚴淑珍真切感受到黃某老母親失去健康兒子的錐心之痛,以及對孫子近乎執著的依戀;而在林某略顯局促的住處,嚴淑珍也了解到其作為年輕母親,既要獨自撫養孩子、謀求生計的不易,又不想割裂孩子與祖父母親情的復雜心境。
“辦的其實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這句每個法律人都耳熟能詳的話在嚴淑珍的腦海中再次響起。嚴淑珍意識到,本案的“結”在于如何讓離異后的兩家人,為了孩子繼續攜手同行、共擔親責。
巡回審判現場,嚴淑珍將法理與閩南人重視血脈宗親的倫理傳統相融合,當討論到孩子的撫養權時,嚴淑珍首先肯定了吳某作為孩子奶奶的愛孫之心,同時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則出發,結合走訪實情,明確指出林某作為黃小某的法定監護人,具備直接撫養孩子的現實條件和情感基礎。
聽到這里,吳某忍不住掩面抽泣,擔憂就此失去孫子。關鍵時刻,林某握著病床上黃某的手,真情流露道:“媽,您放心。黃小某是我們的血脈,也是您二老的心肝寶貝。離了婚,他還是你們的孫子,這點永遠不會變!”
嚴淑珍抓住這一情感共鳴點,積極化解雙方心結,對“隔代探望權”進行了闡釋與引導:“法理不外乎人情。祖父母隔代探望,是血脈親情的自然延伸,也是咱閩南人重視家族傳承的體現,更是孩子健康成長、感受完整親情的關鍵。法律支持這份基于血緣與倫理的探望權,符合我國傳統家庭倫理觀念,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公序良俗。”嚴淑珍肯定了吳某隨時探望的請求,并引導雙方協商具體方式。
在嚴淑珍充滿人情味的釋法引導下,吳某的情緒逐漸平復,表示理解和接受。
最終,法院判決林某與黃某離婚,黃小某由林某直接撫養,吳某可以隨時探望。當巡回審判結束,林某自然地挽起吳某的手臂,一同將法官送到家門口。
陽光灑在她們身上,融化了眉間的愁緒。她們的目光越過門檻,不約而同地投向遠方——那里,黃小某的未來,正等著她們攜手托起……
來源:人民法院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