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日本在南海地區動作頻頻,又是與菲律賓等國進行軍事演習,又是提供軍事裝備,忙得不亦樂乎。表面上看,日本似乎對南海局勢格外 “熱心”,一心要在這片海域發揮 “重要作用”。然而,這真的是日本的全部目的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不難發現日本在南海的所作所為,更像是精心地布下的“煙霧彈”,其真實的意圖和動機,又豈止是簡單的“護航”和“巡邏”呢?。通過與菲律賓的近期多次的聯合軍演、向其提供的巡邏艦等軍事裝備的“軍事互信”等等都明顯地表明了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經開始向南推進了。可從對菲律賓的近10年的發展援助貸款的“送上門”中就看出日本的真實意圖:把菲律賓的海岸警衛隊建設成一支“強有力的海上力量”,為日本的“遠洋”利益做了“保駕風順”的“前哨”作用。
如早先菲律賓就將其打造成為一支由12艘海岸警衛隊巡邏艦組成的艦隊。基于去年的又一項巨額的軍事援助的落實,日本對菲律賓的“軍事包圍”已步步緊逼,日方又承諾再向菲海岸警衛隊提供5艘巡邏艦,貸款額度5.07億美元,菲方更是將其視為“一項歷史性的禮物”,其真實的用意則不言自明。隨后,菲律賓又先后兩批接收了日本的近1.46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并將其所擁有的部分的防空雷達的升級服務都交由日本來實施。卻不無透著一股“以奪為補”的意味,讓人不難看出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借菲律賓的“兩面之劍”來對付中國的海上主導權。
日本如此大費周章,難道僅僅是為了在南海刷一波 “存在感”?當然不是。實際上,日本真正的目標,極有可能是臺灣海峽。近年來,日本在臺灣問題上小動作不斷,不僅在言辭上對中國內政進行干涉,還在實際行動上有所表現。比如,日本軍艦多次穿越臺灣海峽,公開派遣軍艦穿越臺海水域的頻率從去年開始明顯增加。軍事專家表示,日本此舉既是迎合美國戰略意圖,也意在展示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體現出其在亞太爭當 “老大” 的野心。
再看看日本在國內的一些動作。日本已啟動建設因應 “臺灣有事” 等緊急情況的滯留型避難所,率先施工地區為沖繩縣的先島諸島,首座設施預計將于 2027 年底在日本離中國臺灣地區最近的與那國島啟用,預設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將優先撤離先島諸島約 12 萬居民。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真實意圖。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日本近年來不斷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試圖在軍事上實現 “正常化”。二戰后,日本長期將年度國防預算上限控制在 GDP 的 1% 左右,這被視為日本履行 “和平憲法” 的一項關鍵指標。但如今,新版白皮書中稱日本所謂的 “防衛” 能力和 “威懾力” 正穩步提升,計劃自 2022 年起到 2027 年將軍費增至 GDP 的 2%,目前已實現了約 42%,“防衛預算” 連續 12 年增長,創二戰以來的最高紀錄。不僅如此,白皮書中還提出要盡早配備可破壞他國領土導彈基地和其他設施的 “反擊能力”,如射程達 1000 公里以上的日本國產 “12 式” 對地(艦)攻擊導彈和射程超過 1600 公里的美制 “戰斧” 巡航導彈。
日本在南海制造緊張局勢,不過是轉移國際社會注意力的手段,其真正的目標是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試圖通過干涉中國內政,實現其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和軍事野心。但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違背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在南海和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堅定不移,任何企圖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回擊。
不僅要清醒地認識到日本的真實意圖,而且更應共同地對日本的這種危險的舉動都予以足夠的警惕。但我們也絕不能在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地區的和平穩定上有絲毫的退縮和懈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