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賴清德心里想的很美:這次"過境"要搞個大新聞。
可現實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美國直接把他當成了"普通旅客"。
從"臺灣地區領導人"到"路人甲",這一跤摔得,全世界都看見了。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政治信號?
作者:含
150億美元買來的羞辱:從'領導人'到'旅客'的自由落體
150億美元。這就是賴清德準備的過路費。
50架波音飛機的采購訂單,100億美元的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投資。
這些錢加起來,夠建多少所學校?夠修多少條高速公路?夠給多少臺灣民眾改善生活?可賴清德全拿去買一張"過境機票"了。
結果呢?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連他的名字都懶得提。
"臺灣高層官員的過境,是出于旅客的安全、舒適考量。"
注意這個措辭:不是"臺灣地區領導人",不是"高規格接待",就是簡簡單單的"旅客"。
從政治人物直接降級成路人甲,這待遇比直接拒絕還要狠毒。
更諷刺的是,美國這次連事后解釋都省了。
以前蔡英文過境,好歹等人走了再低調澄清一下。
這回倒好,人還沒出發呢,美國就先潑冷水了。
這是什么意思?就是怕賴清德到了美國還要刷存在感,提前給他打個預防針。
島內媒體看得明白:這等于把賴清德的政治身份歸零了。
花了150億美元,買來一張羞辱自己的門票。
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貴的機票了,沒有之一。
民調跌破底線,美國不給面子:賴清德的政治生涯懸崖邊緣
賴清德現在的日子,用一個詞形容:水深火熱。
民調跌了5.8個點,這在臺灣政壇算是大地震了。
不滿意他的人比滿意的還多,上任以來頭一回這么狼狽。
為了轉移注意力,他先搞"大罷免",結果把社會搞得更分裂。
又弄個"團結十講",被人罵盡說空話。
現在把寶押在"過境"美國上,就是想裝出"外交有突破"的樣子。
可惜啊,一廂情愿換不來別人的正眼相看。
從外交角度看,中美關系這個大局面前,臺灣就是個小角色。
特朗普現在忙著跟中國談生意,哪有心思陪賴清德演戲?
稀土供應、關稅談判這些實打實的利益面前,臺灣算什么?
美國心里的小算盤打得精明著呢。
更要命的是,解放軍的威懾已經常態化了。
24小時內,58架次軍機、9艘軍艦、1艘公務船。
這個陣勢,比2019年那次"過境"后的軍演規模更大。
東沙島附近,距離臺方不到20海里,這是在劃紅線啊。
賴清德想靠"過境"刷存在感,結果美國不配合,大陸不答應。
里外不是人,這就是政治投機的下場。
三任領導人,一個比一個慘:'過境'政治的死亡螺旋
說起"過境"這出戲,得從李登輝說起。
1995年,李登輝打著"私人名義"去美國,直接把臺海攪得雞犬不寧。
解放軍當時就不客氣了,在臺灣海峽搞了大規模軍演。
那陣仗至今有人記得,美國也被嚇得趕緊降溫。
到了蔡英文這兒,"過境"變成了常規操作。
2016年過境洛杉磯,連市區都不讓進,美方官員一個都沒露面。
說白了就是怕刺激大陸,把活動范圍圈在酒店里。
那待遇,跟普通游客也差不了多少。
輪到賴清德,情況更慘不忍睹了。
去年11月過境關島和夏威夷,美國在臺協會的主席直接請了"育嬰假"。
就派個執行理事去接機,連個聯邦議員都沒見著。
島內網友都笑他是"外交之孫",根本沒人把他當回事。
這次想跑紐約、達拉斯這種大城市,明擺著是想搞點不一樣的。
結果美國連面子都不給,直接定義成"旅客"。
從李登輝的"私人名義",到蔡英文的"低調過境",再到賴清德的"普通旅客"。
這就像個死亡螺旋,一次比一次慘,一次比一次丟臉。
為什么會這樣?道理很簡單。每次"過境"都是一次政治賭博,每次都是在試探底線。
可底線這個東西,越試探越低,越賭越輸。
到最后,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
國際政治這個游戲,不是你想玩就能玩的。
沒有實力做支撐,就是自取其辱。
80年了!從日本手中奪回的臺灣,豈容分裂勢力糟蹋?
說到這兒,咱們得算算歷史賬了。
80年前,多少中華兒女拼了命才把臺灣從日本侵略者手里奪回來。
1943年的《開羅宣言》寫得清清楚楚:臺灣是中國的領土。
1971年的聯合國2758號決議,全世界都承認這個事實。
80年后的今天,卻有人想把它再次分裂出去。
這不是對先烈英靈的背叛,是什么?
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雄,他們的血不能白流。
那些為了民族獨立而奮斗的先輩,他們的夢想不能被踐踏。
王毅外長說得對:"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后國際秩序的一部分。"
搞"臺獨",就是跟這個秩序對著干。
跟歷史對著干,跟正義對著干,跟14億中國人對著干。
這樣的人,能有什么好下場?
現在的情況很清楚:中美正在談生意,這節骨眼上,賴清德的"過境"就像個燙手山芋。
美國要是在臺灣問題上瞎折騰,搞不好會影響稀土供應、關稅談判這些實打實的事。
特朗普政府向來喜歡"做交易",肯定得掂量掂量。
為了賴清德得罪中國,到底值不值?
答案很明顯:不值。
所以美國這次連面子都不給,直接把賴清德當成"旅客"處理。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大勢所趨。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敢螳臂當車?
臺灣老百姓也不傻,眼睛都是雪亮的。
民進黨拿著納稅人的錢買武器、搞那些沒用的"金援外交"。
卻讓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被美國一點點掏空,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緊。
這樣的"領導人",還能騙得了誰?
14億中國人護著國家統一的心思,比誰都堅定。
想分裂國家?歷史的車輪碾過來,誰也擋不住。
結語
政治投機這條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黑。一廂情愿換不來真正的尊重,花錢買來的只能是更大的羞辱。
歷史這本賬本記得清清楚楚:分裂沒有出路,統一才是正道。民族的債,早晚要還;歷史的賬,必須要算。
#AIGC熱點大賽#面對這樣的現實教訓,還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時候?你覺得賴清德這場"過境秀",最終會以什么樣的方式收場?
參考資料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