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國務院宣布,由于美方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存在“反以色列偏見”等原因,美國將再次退出該組織,這距離美國上次重返教科文組織僅僅過去兩年。
美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稱,美國此次退出也與教科文組織“推行分裂性的社會文化議題”有關。根據程序,美國的退出決定將于2026年12月底正式生效。
當天,美國《紐約郵報》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決定讓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涉理由是該組織存在所謂“反美國、反以色列、親中國”等傾向以及推行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政策。
此前,美國已兩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一次是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2017年10月,特朗普下令“退群”,后來拜登政府又于2023年重新加入。
今年2月,特朗普下令對美國在教科文組織的參與情況展開審查,重點是調查該組織是否存在“反猶主義或反以色列傾向”。
一位白宮官員告訴《紐約郵報》,“特朗普總統已決定讓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為該組織支持覺醒文化和分裂性的社會文化議題,這些議題與美國人在去年11月投票支持的常識性政策完全背道而馳。”
白宮副新聞秘書安娜·凱利聲稱,“本屆總統始終把美國利益置于首位,并確保我們參與的所有國際組織符合國家利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資料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
路透社認為,特朗普再次“退群”的決定,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而言是一次“打擊”,美聯社指出,美國退出將對教科文組織產生“一定影響”,不過近年來,教科文組織不斷擴寬融資渠道,美國的出資比例已下降至8%,教科文組織預計仍能維持運轉。
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于1946年,美國是37個創始國之一。
1984年,里根政府以教科文組織管理不善和“被政治因素利用”為由,首次宣布退出該組織,直到2003年才重新回歸。
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受巴勒斯坦為會員國,雙方關系再度陷入危機。美國以國內法律限制為由,直接停止向其繳納每年8000萬美元的會費。
2017年,教科文組織宣布將以色列控制的希伯倫舊城區列為巴勒斯坦瀕危世界文化遺產,遭美以強烈反對,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該決定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
2023年7月,美國正式恢復成為教科文組織成員國。在同年6月底的相關決議投票中,中方投了反對票。中方代表強調,美國未按時繳納會費并非不可控的原因,而是執行了其國內的法律規定。會員國加入教科文組織的目的是加強合作,為和平做出貢獻,加入教科文組織的目的不是為了對抗,不是為抵制和對抗一個國家的影響力。
中方代表當時說,希望各方踐行教科文組織宗旨、使命,尊重并維護教科文組織組織法,切實履行應有的義務,按期、足額繳納會費,同時應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尊重各國主權和社會制度,尊重和維護社會多樣性,不搞意識形態對立,致力于促進會員國之間相互理解與合作,共同協商本組織戰略與計劃,攜手應對全球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