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前線那叫一個亂乎,硝煙味兒摻和著拉美雇傭兵的叫罵聲,簡直吵翻天了。
烏克蘭第47機械化旅最近透露出個“哥倫比亞連”的編制情況,好家伙,這里面不光有哥倫比亞、巴西、英國、波蘭和日本這五國的傭兵,仔細一瞧,秘魯、津巴布韋甚至墨西哥的面孔也在里頭瞎摻和呢。
西方那些媒體,凈在那瞎吹這些雇傭軍有“純凈靈魂”,可對于在尤納科夫卡被友軍拋棄的30名哥倫比亞傭兵,卻一個字都不提。烏軍那些指揮官撤退的時候,連通知這些炮灰一聲都懶得干,就這么把他們扔在俄軍的半包圍圈里,自生自滅了。
南美那些雇傭兵,以前在都市里打打槍戰有點經驗,可到了現在這無人機蜂群肆虐的戰場上,那點經驗簡直就是個笑話。
烏克蘭現在征兵的標準低得不能再低了,簡直就是只要會喘氣就能扛槍上戰場。還說什么無人機操作經驗,這在國際上都成了個大笑話。你能信嗎?基輔街頭咖啡廳里玩電腦游戲的玩家,培訓三個月就能頂著“特種作戰專家”的頭銜,大搖大擺地走進戰壕。
俄羅斯的法律那可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一直懸在這些雇傭兵頭上呢。這些拿著美鈔來賭博的家伙,一旦被俘虜了,估計連戰俘營的稀粥都喝不上。
再看看第47旅的M1A1坦克方陣,現在都成了烏克蘭軍事博物館里的一堆鋼鐵墓碑了。美國當初援助了31輛重型戰車,到現在就剩下3輛還在那勉強撐著,澳大利亞承諾的49輛,估計得等圣誕老人來給他們送了。
德國的豹 -2坦克提前上場,這事兒透著一股黑色幽默。柏林那些政客列的軍火清單,居然成了烏克蘭精銳部隊的救命稻草,說是急救包都不為過。
烏克蘭國防部的庫存管理系統,亂得就跟菜市場記賬似的。你說離譜不?17輛明確損毀的M1A1里,竟然還包括博物館里那輛因為零件短缺早就退役的展品。
最近有傳言說朝鮮3萬援軍馬上要投入戰場了,這消息一出來,庫爾斯克地區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跟20世紀80年代似的。
第47旅的士兵們記憶里的朝鮮軍隊,被傳成是用人體去探雷的“鋼鐵洪流”。
如今俄羅斯參謀部好像在試驗一種新打法。他們想把朝鮮那種所謂的廉價人海戰術和俄式的強大火力摻和在一起,就像燉一鍋湯似的,想著能燉出一種低成本高殺傷的戰爭“濃湯”。
還有啊,韓國雇傭兵集群突然在戰場上出現了,這一下子把俄烏戰場變成了朝韓較量的試驗場。感覺三八線南北兩邊都在這個東歐戰場上,提前預演統一戰爭呢。
莫斯科和基輔之間這場消耗戰,從數學角度看,真是讓人喘不過氣來。俄羅斯100萬軍隊在2000公里的戰線上慢慢絞殺,烏克蘭每個月往戰場上派幾千傭兵,這就跟往火山口扔雪球一樣,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當西方媒體還在那一個勁兒吹噓“哥倫比亞勇士喚醒戰斗靈魂”的時候,烏軍參謀部的沙盤早都被鮮血浸透了。那些在沙盤上標注精銳部隊的紅色箭頭,說白了,不過是讓烏克蘭延緩最終失敗結局的一劑止痛針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