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而聚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安全失序、發展失衡、治理失效日益突出,地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世界正在能否永續發展的邊緣徘徊。
《2024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顯示,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只有17%正在實現,近一半的目標僅取得微小或中等程度的進展,超過三分之一的目標進展停滯甚至倒退。
因此,值此大暑萬物榮華之節、距論壇開幕95天之際,我們誠邀全球伙伴共議可持續發展新注解,共赴永續發展新征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 聯合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極光基金會ABF、全國雙碳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北京國際交流協會可持續發展專業委員會
●會議時間
2025年10月25日至27日
●會議地點
北京市 · 懷柔區
- 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
- 棲湖飯店
十年回響
東方智慧回應全球之問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于聯合國發展峰會發表的《謀共同永續發展 做合作共贏伙伴》重要講話十周年之際,2025永續發展國際論壇暨國際生態環境科學技術大會順應精神,將于10月25至27日在北京市懷柔區雁棲湖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棲湖飯店啟幕。
△圖為: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棲湖飯店外觀
本屆論壇以“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為2025年度主題,延續并深化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三大核心精神支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解構對立,回歸“天人合一”的共生之道
●人與人和睦共處
超越零和,構建“和而不同”的協作網絡
●人與內心和融共存
喚醒自覺,踐行“身心合一”的文明自覺
群賢畢至
齊聚全球永續共識之士
主席團領航
大會主席
黃潤秋
生態環境部部長
大會副主席
任勇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
克里斯多夫 · 莊
北極光基金會聯合創始人、聯合主席
博 · 艾克曼
北極光基金會主席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杜祥琬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大會執行主席兼秘書長
夏祖義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多場活動,深化價值
●思想策源
主議程包含高級別戰略對話會、開/閉幕式及主論壇,并基于兩大議題方向平行開展多場主題分論壇覆蓋綠色低碳、氣候行動、新能源技術、可持續農業、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冰川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前沿領域。
分論壇議題(更新中)
議題一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迎接COP30: 落實氣候行動
牽頭單位: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國家氣候戰略與國際合作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碳達峰碳中和專業委員會、NRDC
綠色金融與氣候投融資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金融分會、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環保協會 EDF、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
新能源與循環經濟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能源基金會EF
可持續農業與消除貧困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肯尼亞合作大學
生態文明社區論壇
牽頭單位:北京國際交流協會可持續發展專委會、深圳建筑科學研究院、萬科公益基金會
永續教育生態論壇
牽頭單位: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全國雙碳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永續發展女性影響力論壇
牽頭單位: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天津市極致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極地未來)
中日韓青年低碳論壇
牽頭單位:日本科學振興機構、韓國大韓環境工學會
可持續發展青年領袖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分會
議題二
共話國際生態環境科技創新之道
大氣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美國空氣與固廢管理協會A&WMA
水生態環境治理技術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國際水協會IWA
生態修復技術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地質環境專業委員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礦山生態環境與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大學
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循環經濟分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體廢物分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專業委員會、美國空氣與固廢管理協會A&WMA
海洋生態與冰川保護論壇
牽頭單位:青島海洋大學、天津市極致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極地未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海洋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地球生命共同體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聲音藝術博物館
“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論壇
牽頭單位: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中心
生態環境技術創新與綠色產業協同發展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國際鋼鐵協會、世界能源理事會
新興市場碳標準國際協同論壇
牽頭單位:世界可持續發展標準組織WSSO、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廣東省科學院、成都海關技術中心
亞洲區域環境可持續發展論壇
牽頭單位:北京大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可持續性科學專業委員會
●跨界交流
會議同期開設綠色低碳創新技術展、全球永續發展藝術展為參與者提供展示前沿技術研發成果,以及基于永續發展議題的更多創意呈現。
綠色低碳創新技術展
會場設展示創新技術產品、示范案例,組織新技術路演活動,推動技術轉移共享。
全球永續發展藝術展
面向全球征集永續發展示范案例、藝術創意作品,合作專業藝術院校、藝術家及機構邀約參展,于會議現場進行成品展示。
征集形式請見文尾通知附件3
●品牌共振
本屆會議計劃攜手官方媒體及新媒體平臺合作,預計全球媒體報道觸達千萬人次。同時,會議將同步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幫助參與品牌塑造企業全球責任形象,幫助參與個人深度感知永續發展內涵。
交流聚會
以輕松社交氛圍促進與會者深度互動,通過自由交流、主題沙龍等形式,搭建跨領域思想碰撞場景。配備茶歇與藝術表演。
企業專場
為企業設置獨立展區,通過產品發布、技術演示、案例分享等環節,集中展示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成果。配套商務洽談區。
路演專區
為初創企業與科研團隊提供極速展示平臺,聚焦綠色科技、循環經濟等前沿領域。采用“演講+問答”模式,邀請投資人、產業專家現場點評。
會議論文
聚焦全球永續發展挑戰,征集環境科學、可持續發展理論等相關領域創新論文,經專家評審后擇優收錄。
投遞形式請見文尾通知附件4、5
會議議程
框架議程
以現場為準
日期
時間
日程安排
10月25日
Oct 25
9:00-12:00
簽到入住
Check-in
8:30-11:30
高級別戰略對話會
High-level Strategic Dialogue
11:30-13:00
午餐自助
Lunch Buffet
13:00-18:00
開幕式暨主論壇
Opening Ceremony
and Plenary Session
18:00-19:30
展覽參觀交流活動
Exhibition Visit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19:30-21:30
歡迎晚宴
Welcome Dinner
10月26日
Oct 26
8:30-18:00
主題分論壇
Breakout Sessions
12:00-13:30
午餐自助
Lunch Buffet
19:00-21:00
晚餐自助
Dinner Buffet
20:00-21:30
交流聚會
Networking Party
10月27日
Oct 27
8:30-12:00
閉幕式
Closing Ceremony
12:00之后
外地嘉賓離京、特別活動
Guests from other places leaving Beijing, Special Events
會議全程 Oct
25-27
綠色低碳創新技術展 International Green and Low-carbon Technology Exhibition
全球永續發展藝術展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t Exhibition
合作聯絡
論壇合作
歡迎聯絡組委會工作人員
陳老師(010)58301126
(086)18611600008
王老師(010)62210689
張老師(010)82209894
商務及贊助合作
盧老師(010)62210466
媒體及傳播合作
楊老師(010)62210711
會議通知
第一輪通知發布
左右滑動觀看
點擊下方鏈接查看/下載完整會議通知及附件
中環學發字〔2025〕91號關于舉辦永續發展國際論壇暨國際生態環境科學技術大會的通知
附件1:會議初步議程(擬)
附件2:會議住宿指南
附件3:關于世界永續發展主題典型案例和創意作品征集的通知
附件4:永續發展國際論壇暨國際生態環境科學技術大會征稿論文要求
附件5:Call for Papers Worl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um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SDF & ICEEST)
掃碼進入大會官網
了解永續理念
關注大會動態
跟進大會日程
參與論文征集
參會注冊功能即將上線
敬請期待
往屆
精彩瞬間回顧
共筑永續發展美好未來
期待你的 “分享” “點贊” “在看” “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