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跳出臺灣統臺灣:新時代的“燜統”已向更高層次演進

0
分享至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江宇舟】

近期,我國寶島臺灣又一如既往地多了不少沒啥干貨、但輿論反響很大的新聞。若干島內名嘴來找大陸的老師們開炮,罵罵咧咧不亦樂乎?!芭_獨”當局則是在國土分裂不動的神經分裂里越走越遠,從“大罷免”到恍若老人入秋的“團結十講”,社會治理倒是日益失能,甚至上演了借口“漢光”軍演而無法調動偽軍救災的鬧劇,連帶軍演又是一排笑料。

外媒則曝出若干持續掏空“一個中國”的新聞。諸如美國軍事人員在臺又有擴容,五角大樓則敦促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表態,若中美因臺灣問題爆發戰爭,它們將扮演何種角色。挑動地區矛盾升級,早已是司馬昭之心。

而筆者認為,臺灣的虛弱與美國的急迫,其實都表現出海峽“小兩岸”與太平洋“大兩岸”進入到力量此消彼長的臨界點,這與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從全局性趕超到引領一脈相承。以此來看,我們對臺灣問題的布局,正在形成國家統一的新范式——“燜統”模式。

在“燜統”模式下,看似中央對臺并不急于出重手,還會不斷歡迎島內不統不獨“騎墻派”的來訪與投資,甚至對其陰陽怪氣和陽奉陰違抱以相當的寬容,讓我等急于統一的愛國同胞抓耳撓腮,紛紛感慨定力實在太強。

但事實上,這是為從趕超到引領的事業所做的形勢控場。在看不見的滴灌量變中,大陸正在實現“跳出臺灣統臺灣”的宏觀布局。祖國統一進程事實上已突破傳統的“和統”“武統”框架,向著更高層次去演進。

“燜統”的前提:法理基于實力,已經可進可退

在系統論述“燜統”前,首先要明確一個基本概念:從國家主權上,臺灣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當前不存在“臺灣回歸”一說,那是1945年就已實現的事情,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回歸祖國(即“臺灣光復”)80周年。如今強調的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不是主權的統一,而是治權的統一。

臺灣回歸祖國,法理上,是眾所周知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書》”構成的鎖鏈;標志性事件,是當年在臺灣隆重舉行的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并正式宣布“從今天起,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哪怕是當年的美國,雖然私心自用搞出不少小動作,但也不得不承認《開羅宣言》的有效性,并老老實實在臺灣只能開設領事館。


1945年10月,當時的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臺灣回歸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國主權之下。三年后,臺灣省運動健兒參加了舊中國的第七屆全國運動會。

之所以要再一次重復這段歷史,一方面是回頭看,臺灣的回歸是清晰的、完整的、沒有瑕疵的,對此要有來自歷史的信心。另一方面再向前看,就更要考慮統一的“性價比”問題。

從存量角度上說,如今推動臺灣與大陸的治權統一,是對一個本就屬于我們的東西進行使用權、處分權的強化。好比我們在一個大莊園中,對其中一棟被害蟲占據的老舊房屋進行改造,房子是要改的,但沒必要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遍體鱗傷,畢竟這個莊園遼闊,很多天地有待改造,很多買賣還要吆喝。實在管不過來,大可先把老房子里的妖魔鬼怪悶著,別跑出來害人就行。

從增量角度來說更是耐人尋味,筆者在年初發表的《攻守之勢正在轉變》一文中,就提出過“賈隊長之問”:“掀桌子前,臺灣就是我的。冒著萬項制裁和流血犧牲,把整個桌子掀了,拿回的還就是個臺灣,那這桌子不是白掀了么?”

總之,面對臺灣問題,全國尤其是大陸同胞,一定要樹立一個意識——這本就是我的東西,我們的代價要花在刀刃上,別為了某些人的“虛空造牌”而輕于一擲,反而要“跳出臺灣看臺灣”,去理解何謂“跳出臺灣統臺灣”。

當然,筆者知道會有朋友舉出美英日等國,還有“臺獨”分子一直在鉆的牛角尖,試圖否定臺灣戰后回歸的法理。但大家要明白一點,有一條是這些繞口令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那就是但凡它們要鉆這樣的空子,就必然會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由此進入下一個問題:如今膽敢否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對這些口技表演者來說意味著什么?

只要中國大陸的實力還在增長,增長到能夠在遠東的投送能力形成超越乃至碾壓之勢,這樣的質疑和自殺沒什么兩樣。如果它們要一意孤行,那簡直是為我們“瞌睡送枕頭”,免費贈送重構遠東地緣格局的法理依據。

“燜統”的基礎:實力日趨強化,量變臨近質變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當前中國大陸的實力,就是上文多次提到的從趕超邁向引領。在之前的專欄中,筆者已通過一系列現象和數據來論證這一命題,諸如制造業產值上中國一國超過后九大工業國總和;技術上“卡脖子”不斷突破,全球科創中心出現歷史性東移;軍事上中美??哲姛o論從規模還是數量,都已進入明顯的此消彼長……


短短5年時間,中國工業產值又甩了后十位經濟體一大截身段。

最讓人憧憬的是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之時,反而還存在的未盡之處:我們的高附加值終端商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依然不高,還有一批“卡脖子”技術有待突破,更不用說我們的企業和產品在運營服務、標準制定、品牌定價等“軟實力”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我們的雙循環構建尤其是國內統一大市場還存在不少堵點,經濟新動能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完整承接過往發展模式鈍化后留出的市場空間。

對于我們這樣的超大經濟體,不足之處恰恰說明所謂的“產能過?!庇卸嗝椿奶?,我們的一整套發展模式存在廣闊的開拓、打磨、精修的空間。在此背景下,比起以一場戰爭來取得對臺灣的行政管理權力,當前至少有三件事情的優先級更為靠前:

一是徹底完成產業升級和發展模式轉型,即順利實現從以往的固投拉動模式到未來的產業驅動模式。

值得指出的是,臺灣現在還有像半導體這樣的最后幾項優勢產業,這也成了ECFA難以從速盡斷的根本原因。反過來講,臺灣自身其實對半導體產業沒有主導權,和平時期也只是鏈條的節點而非“鏈主”,據傳一旦我們登陸,還會被定向爆破。這樣一來,我們既無法完整承接這些產業,由此導致的經濟滑坡還會讓島民遷怒“統一”,增加治理成本。

所以在發展質量上,我們不妨再做做加強,把臺灣的比較優勢再多打掉一些,最好能在統一前完成對臺灣無死角的產業超車。一個行政統一前就被剝奪超額收益的臺灣島,有利于更長治久安的統一。


近年來臺灣島內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雖然在上升,但實際上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地區向臺灣島內的訂單金額在縮小,電子、光學、通信器材的占比還在持續擴大。數據來源: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處。

二是科技突破及配套的軍事革命。當前我們在半導體、新能源、尖端通訊、人工智能、汽車、航空航天,正有大量的技術和產品處于突破的前夜,且彼此之間還能相互賦能、彼此推動;它們所形成的終端產品與產業鏈條,正在同時重塑著國內發展質量與對外貿易結構,這種從趕超到引領的劃時代變化將帶來與解放開基、改革開放相并列的第三次飛躍。

與之相配套的軍隊裝備和技術發展也一日千里,大批新式裝備已取得突破甚至批量應用,再奮斗幾年,海陸空天將出現一場全方位的軍事革命,屆時休說臺海,中國對整個西太的戰場控制能力也不會是奢望。隨之而來的軍民融合也在不斷深化,二者間的相互協同促進更是前景可期。我們正在這一躍的最后起跳準備中,越往后,給“臺獨”分子展現的家法將越為盛大。

三是內外雙循環與地緣新構建。在產業升級和技術革命的牽引下,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以中東和東南亞為地緣兩翼、廣大南方國家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合作關系,以及相對獨立的貿易金融體系。

這一條非常重要,涉及未來百年的發展格局,是我們產業與技術實現引領后,在國際舞臺上的真正大后方。作用到臺灣問題上,不僅是多了聲援,更是能打破西方封鎖制裁的戰略縱深。在此進程中,全國沿海、內陸、邊疆各省份之間的互動還將加強,對外開拓也各有各的位置,相當于一個大家庭的強人父母,帶上三十幾個孩子出門談生意、設分廠,越晚回家的浪蕩子,以后越難和家里談條件。

以上三件事都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環境去走完各自的“最后一公里”。但也絕非遙遙無期的等待,最遠就到2035年,將給全世界完整展現一個十億級人口的工業化、信息化大國是怎么釋放出史無前例的經濟效益的。隨著航天遨游與四海巡航,我們還必然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框架。

筆者知道,這時候可能又有朋友要說,公共產品的提供是需要威信的,“臺灣不收,金甌有缺,何以立威?”

但是否換個角度想想,這一仗要打到威風蓋過現在唯一的超級大國及其背后的地緣秩序,是不是更該料敵從寬,做好充分準備?換言之,如果這個超級大國已經急得想把牌桌給掀了,我們反而幾根手指頭就能按住桌子,把這個大塊頭按回來繼續打牌,這種四兩撥千斤是不是更大、更巧妙的立威?

“燜統”的環境:遏“獨”局面劇變,更該我打我的

既然談到掀桌子,就不得不提如今臺海外部形勢已發生的結構性變化。

臺灣問題雖然是中國內政,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沒有外部勢力的干涉,祖國早已完全統一,決定兩岸關系的并非是海峽“小兩岸”,而是太平洋“大兩岸”。臺灣問題一直都是中美關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

在過去相當一段歷史時期,中美在臺灣問題上保持了相當的默契,甚至在本世紀初一度形成中美兩國共同遏制民進黨當局“臺獨”圖謀的局面,陳水扁喜提“麻煩制造者”后直接哀嘆:“‘臺獨’就是做不到”。


當年甚至會出現這樣的標題,如今看已是恍若隔世。

但隨著中美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日益執念于維護霸權的美國將中國視作最大競爭者,這種戰略默契的基礎不斷被削弱。美國對臺戰略開始“文攻武慰”,一方面給“臺獨”持續松綁,掏空“一個中國”原則,使得蔡英文、賴清德、蕭美琴之流一天比一天出格;另一方面則是加大對臺灣地區軍事力量的扶持,推動不惜打爛全島的“豪豬戰略”,再聯合盟國對臺發出激勵,挑動地緣沖突,妄圖讓中國內政問題所謂“烏克蘭化”。

中美建交得以實現是因為美國遵守中方提出的對臺“斷交、撤軍、廢約”三原則,但如今美國玩火玩到了臨界點。美國政客的水平滑坡只是手段粗糙,但如此設計的格局相當在線,顯然就是看準了形勢在給大陸中央政府提供兩難選擇:

如果大陸在臺海維權中擦槍走火,如愿引爆中國內戰,戰事拖長,將是美國最理想的局面;即使迅速收復臺灣,與俄羅斯同款的萬項制裁也會安排,盡可能干擾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進程。

如果我們在臺灣問題上繼續保持克制,美國依然可以會同盟友及島內“臺獨”分子,享受“甘蔗兩頭甜”,一面繼續理應外合,炒作大陸對臺海和平的“威脅”,挑唆“臺獨”分裂勢力更為賣力表演,推動局勢朝著熱戰發展;一面則是繼續強化對臺各項支持,以及在臺海周邊的軍事活動,放出喉舌炒作“靈活的紅線”,殺傷大陸政府的威信。

你打,就封鎖你,進而干擾你的發展進程;你不打,就羞辱你,進而挫傷你的民心士氣。

話雖如此,可終究漏了破綻,這種戰術設計和議題操弄背后,也是敵方自己的露怯。一方面,它們希望我們被動卷入一場戰爭,去干擾乃至中斷歷史發展趨勢。可另一方面,它們又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軍事實力的傾頹,已接受不起在遠東的另一場失敗,所以又在琢磨盡可能置身事外的打法,讓我們陷入烏克蘭同款的代理人戰爭。本文開頭寫到的逼迫日、澳表態,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中美圍繞臺海的博弈已經進入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局面:美國是在挑唆動蕩的那個,中國反而成了管控局勢的那個?!鞍藸斠氖莵y,四爺要的是穩”,優勢在誰其實不言自明。但挑唆歸挑唆,美國再也沒了把航母戰斗群開進臺海的勇氣,反而一再巴巴地要自己的仆從們來承諾更多的安保義務,“兄弟們,給我上!”


2010年以后美國海軍入役各類艦種的噸位已經全方位落后于中國,而隨著兩國工業與技術的消長,這種差距料將繼續拉大。圖表來源:作者自制。

說到底,美國和我們一樣清楚,上文提到的更為優先的三件大事,中國已經做到了哪一步,未來的進程將怎樣……待到最終完成之時,解決的將遠遠不止臺灣,實現的也將遠遠不止統一。所以美國為未來而焦慮,焦慮到恨不得來一場戰爭。卻又為現狀所畏懼,畏懼到要把小弟們推到戰爭前臺。

地緣戰略的博弈,歸根結底還是以實力和形勢的互動為主,而美國被逼到不得不以權術去對挑弄形勢。這樣的每一天,對美國在本地區的實力和權威,都是持續放血。

所以島內有專家還說什么“二十年對臺政策失敗論”,屬實格局欠奉。我們恰恰是用二十年時間完成了這場陽謀的布局,不必死盯一個小島,面向的是星辰大海,待到瓜熟蒂落之時,獲得的將遠遠不止是一個小島。

“燜統”的策略:但凡還在進取,臺灣就燜鍋里

以上三章分別分析了臺海形勢可堪利用的法理依據抓手,當前決定太平洋“大兩岸”實力的此消彼長,以及境外勢力對臺海問題的操弄。結合上文分析,再看國家如今對統一看似沒有時間表、看似還沒到“地動山搖”,還在邀請一些看似“過氣”的藍營人士登陸,但背后的用意已經清晰可見。

順便提一句,觀察兩岸形勢千萬要注意的一點是,對臺工作頂層設計的遙控板一直在最核心的決策層手中。

當前我們對統一大業的推進,“武統”依然是壓箱底的最后手段,也并非是等待瓜熟蒂落、長策取勝的“和統”,而是到了“燜統”的新階段——沒有火爆辣炒,但火苗長久,爐子溫度漸漸拉高,務求酥爛軟糯。

如今,臺灣單方面搞的“海峽中線”已徹底廢掉,解放軍海空軍圍島巡航徹底實現常態化。法律上對“臺獨”懲治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憲法、反分裂國家法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勾稽關系徹底完成,后面怎么收拾“臺獨”都有法可依,只要愿意,通緝令、缺席審判和強制執行都能常態化。

面對這樣的壓力,別看賴清德四處蹦跶,今天講“敵對勢力、互不統屬”,明天又要掰扯“分裂十講”,其實綠營的整體敘事已結構性垮塌,早已沒了心氣。“臺獨”早已成了詐騙分子們的終極詐騙。


每年“臺獨”分子還不得不捏著鼻子在10月10日組織島內全年最大的慶典,僅此一項就在訴說切也切不斷的兩岸關系,以及民進黨當局的“詐騙式謀獨”。也不得不說這個logo設計得實在喜感,漫天都仿佛是對“臺獨”咒罵……

在“臺獨”敘事陷入圍城的同時,是大陸在地緣的廣泛前出。前段時間,筆者看到一篇文章有個概念說得很好,即當代統一臺灣,要關注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怎樣消除掉臺灣再次分裂的可能。臺灣之所以有持續的分裂傾向與被侵占可能,是因為它在我們的地緣上。那么,如何才能讓臺灣變成非邊緣地帶呢?

只能是理直氣壯去我們擴大自己的地緣!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基于上文三件大事之上,開啟的一系列區域經濟、政治乃至軍事活動,東北亞的戰略協同、東南亞的全面布局、中東的投資與返投、中亞的深化合作、南亞的港口與防務、拉美的打通兩洋計劃、南太平洋的遠航漸趨常態化……

翻翻幾十年前的歷史,就會發現“燜統”其實和過往的出招一脈相承,體現出中國歷代領導集體高超的斗爭藝術與戰略能力。以改天換地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為例,對臺灣問題的操作每一步都是慎之又慎。諸如“空軍入閩”發生在大陸解放后的第10個年頭,炮擊金門要多次論證并明令“只打蔣、不打美”,在明明海空軍實力已經可以席卷福建沿海之時,還要果斷下令留下金門、馬祖,不僅是留下兩岸對話、宣示同屬一中的橋頭堡,也是一個透支蔣介石集團及其美國主子的“絞索”。


毛主席曾如此形容自己的“絞索政策”:“美國現在在我們這里來了個‘大包干’制度,索性把金門、馬祖……包過去,我看它就舒服了。它上了我們的‘絞索’,美國的頸吊在我們中國的鐵的絞索上面。臺灣也是個‘絞索’,不過要隔離得遠一點。它要把金門這一套包括進去,那它的頭更接近我們。我們哪一天踢它一腳,它走不掉,因為它被一根索子絞住了。”

當年國力尚弱,只能以金門馬祖編織“絞索”,而如今可以輕輕松松將臺澎悉數納入,乃至與南海聯動,編織一個針對霸權主義、殖民主義和未被徹底清算的日本軍國主義的大“絞索”。也難怪毛主席能和基辛格談笑風生,豪言可以把臺灣放在外面一百年——江主席后來還有句神補刀:“毛主席答應你一百年,到我這里只有七十七年了。”

在這盤棋局里,“臺獨”早已沒資格上桌了。但相對于大陸搖著扇子、小火慢燉的等待,這種延遲對臺灣地區才是更大的“損失”:40年前,如果能夠統一,臺灣地區將會保留軍隊;20年前,如果能夠統一,至少可以保留比港澳更高程度的自治;而如今,如果能夠實現統一,臺灣地區至少還被認可保留一個“兩制”的框架。

在未來的統一進程中,包括筆者在內一直有一股聲音,也就是這個島還有沒有保留省級行政區劃的必要。時間越久,這樣的聲音越大。

那些笑話“統一沒有時間表”的朋友,不妨好好理解下中央政府那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燜統”的補丁:強化執法管理,豐富統一內涵

況且,我們不是躺平了等瓜熟蒂落,而是有條件再扎扎實實做一些事情,實時把控“燜統”的火候。

首先,在“一個中國”原則上重建兩岸的地位設計。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只有一個中央,那就是在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臺灣只是中國境內的一個地方割據勢力,中央具有對臺開展行政管轄的天然法理依據。

基于此,我們大可以中央的身份,不斷將全國性的法律和行政制度向臺灣推行,做一些能讓全國人民都高興的事情。諸如海警繼續開展對臺海包括福建近海的常態化巡航、懲戒“臺獨”分子和臺灣諜報人員。還可以更深入一些,對于一些歷史遺禍甚久、造成民憤極大的單位和行為,也要加強懲戒力度;對于沾過血的“臺獨”分子,更要通緝、抓扣乃至授權有關部門進行“天降正義”、“凌空執法”。


大陸已實現對福建金門的巡航常態化,但還不夠,還要更遠些,臺灣本島和澎湖列島的常態化也很需要,還要更強些,諸如像偽“海巡”那樣至今仍在傷天害理、荼毒大陸漁民的分裂勢力,值得在“燜統”中率先入刑受罰。

而行動之上還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供給。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化用李敖先生當年為諷刺“臺獨”而當笑話講的“有立大家獨”,首先不再以在臺北的民進黨當局作為談判對象,鼓勵臺灣各地市、區縣乃至基層政權直接與大陸溝通,中央根據重要性在北京、福州、廈門分別設立不同層級的對接點。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的對臺部門將有機會嘗試將祖國大陸的制度和管理推向臺灣,讓對臺工作更厚實。

臺灣黑金政治與會道門橫行,早已是島內公害,對此可根據島內群眾的關注度、證據材料的充分與否以及解決難易程度進行針對性處理。凡三者都具備的進行從速辦理,作為展示制度優越性的窗口。對于證據確鑿、但行政管轄尚力有不逮的,做出裁決,并許諾統一以后處理,增強島內同胞對統一的希望。在此過程中也可滾動鍛煉大陸有關部門對臺問題處置的能力,延伸管轄范圍和深度。

此外,筆者強烈建議加強對“臺獨”懲戒的國際司法協同。隨著“臺獨”罪行被細化入刑后,如何爭取國際上的司法協同,當是應有之義??梢韵胍?,西方國家一定不會承認這款,我們必然要做相對長期的斗爭。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總會有友好國家能夠在這些問題上與我們司法協同,進而把“臺獨”人人喊打的雪球滾起來。

我們在思想指引上應當有一個原則,統一,不只是軍事上的打打殺殺,與宣傳上的煽情敘事。從歷史角度來講,統一,應該是針對反動派解放戰爭的終章。從行政角度看,統一,應該是中央政府對臺灣管轄權的落實。從方法論斗爭角度看,統一,應該是執法元素漸漸壓過打仗。

所以筆者才會有一個一以貫之的觀點:“統一臺灣,要的不只是一個臺灣,做的也不只是單純的‘統一’?!?/p>

臺灣不是籌碼,充其量只是一個放滿了籌碼的抽屜外面那一節把手。揪著這個把手,和平地抽開,是拿出籌碼打牌,暴力地掀起,則能掀翻整個桌臺。要確保的是打牌與掀桌的主動權,一旦主動權在手,臺灣不會是我們的軟肋,而是霸權主義在遠東的“宗筋”。

也正是基于此,臺灣成了一個可以支持“圍點打援”的支點,通過涵蓋法律、行政、軍事、文化等一系列手段,對內強化對臺島的執法與管理,不斷稀釋掉民進黨當局的合法性;對外則讓美國及其仆從既無法掀桌,又要不斷投入資源和承諾在此透支。

在中華民族崛起的關鍵時期,臺灣參與得很不夠,甚至很抗拒。這不是大陸的損失。這個世界充滿著對立統一,臺灣在被“臺獨”裹挾下做出歷史的錯誤選擇,反而會取得“負負得正”的效果,加倍認識為什么此次中國崛起會不一樣,從而加倍洗刷1895年以來的一系列歷史心結。

最后,讓我們再回看文中提出的問題:如何消除臺灣再次分裂的可能?

隨著時間推移,臺灣問題將愈發進入更高層次的辯證空間之中:當大陸艦船、飛機、衛星與產業向亞太和全球的延伸,越往后,臺灣在地緣上越進入腹心,被各種來自祖國的影響所包裹;但又因為它自己遲遲沒有統一,而在相關議題上越來越不是核心,由此越能殺傷臺島人最后僅存的那點優勢,及其虛無縹緲的傲氣。

反者道之動,突破臨界點后,反而更有利于長治久安的統一。屆時,這道“海鮮燜牛蛙”的大餐也該熟透了。

筆者從不主張大陸對臺灣搞什么突然襲擊,未來將是一場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眾素質、社會凝聚力等全方位的碾壓,為中國多災多難的近代史,為中國人民波瀾壯闊的革命解放事業,畫上最后的完美句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觀察者網 incentive-icons
觀察者網
全球視野,中國關懷
120730文章數 184856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台江县| 体育| 门源| 大埔区| 榆社县| 崇州市| 资源县| 西宁市| 稻城县| 武鸣县| 梧州市| 金沙县| 湄潭县| 元氏县| 通化市| 台江县| 会泽县| 雅安市| 杭锦旗| 商南县| 徐州市| 丰宁| 肥西县| 横山县| 天祝| 睢宁县| 元谋县| 昔阳县| 大丰市| 丰都县| 金门县| 磴口县| 白山市| 龙江县| 保靖县| 南华县| 正阳县| 双柏县| 翁源县|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