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劉蕓生的扶助金加到100元”
前言
1974年抗日名將傅作義在北京病逝。然而離世后,他的百萬家財卻不翼而飛,甚是離奇。妻子劉蕓生只能靠著僅有的48元扶助金,艱難的生活著。毛主席知道后立即下達指令:“將扶助金加到100元”
那么,百萬家財究竟是如何消失的?毛主席又為何增加劉蕓生的扶助金?
一、一生戎馬傅作義
在我國近代史上,曾有這樣一位軍事將領,他既是國民黨軍的二級上將,又是抗日名將,后來更是出現在了開國大典上。并且在新中國成立后,擔任了國家重要領導人,此人就是傅作義。
1895年6月,傅作義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富裕家庭里,他從小就因父親的影響,被愛國思想深深感染。在目睹了清政府的腐敗后,便立志要為國家作貢獻,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15歲那年,傅作義進入了一所軍事小學,次年就爆發了辛亥革命。山西各地多次起義,深受孫先生的熏陶,作為學生軍的傅作義也參與了進去。從此他便徹底投入了革命當中。
后來他又被安排到保定軍官學校進行學習,因其成績優異,畢業后便進入了晉軍,閻錫山對他很是欣賞,彼時他21歲。在軍中,傅作義戰功赫赫,一路晉升。短短幾年就從旅長升為了中將,可以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1927年,他帶領了一支只有7000人的隊伍,堅守涿州三個多月,打退了奉軍的7次總攻,這還是在沒有補給和援軍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創造了奇跡。雖然最后接到指示,停止了一切戰斗,但這仍不能妨礙傅作義一戰成名。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傅作義率領軍隊,和日軍正面交鋒,將敵軍打的落花流水,著名的忻口會戰就是他指揮的,可謂是帶隊實力非凡,經他指揮的戰役幾乎是百戰百勝。
在此期間,國共處于合作的局面。或許是了解到國共抗日的統一立場,傅作義慢慢對我黨產生了興趣,還經常與我黨互通書信,并多次會見了毛主席。后來又多次與我軍將領合作,形成統一戰線,共同抵抗日軍。不得不說他在促成國共合作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傅作義非常善于學習,由于在與我黨的接觸中,對我黨的軍隊制度很是認可,便對自己的部隊進行了改制,一切效仿八路軍。為此他率領的部隊,也曾被稱為“七路半”。
二、解放北平,立大功
“我有罪,請責罰!”
不僅在戰場有勇有謀,私下里傅作義也是非常體恤下屬,從不克扣軍餉不說,還經常將自己的薪資補貼給士兵們,時刻關心著他們,所以士兵們都心甘情愿跟隨他,上刀山也好,下火海也罷,都在所不辭。
由于1945年,日本繳械投降,也因此國民黨再次站在了我黨的對立面,傅作義也暫時和我黨成為了敵對關系。兩年過去,國民黨早已沒有了那般勢力,傅作義的部隊也已所剩無幾,只能死守北平。
在對北平和平解放的前夕,針對傅作義所屬領導的國民黨北平駐軍,我黨已做好最后的攻堅準備,但仍舊希望傅作義能迷途知返。 于是便開始想辦法對其進行勸降。
深知傅作義是國民黨的一股清流,又有著救國復興家國的抱負,再加上他優秀的指揮能力,毛主席便想請他加入紅軍。于是派他的女兒傅冬菊去做思想工作,傅冬菊是一名實打實的共產黨員,在讀書時就被共產主義理念所打動,只是傅作義并不知情。
最終,在女兒傅冬菊的勸說下,傅作義明白了應該要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始終保持愛國之心的他,甚至放棄了老蔣和美軍開出的優越條件,與我黨達成了協議,北平就此宣告解放,避免了生靈涂炭的局面。
1949年2月,傅作義來西柏坡向毛主席請罪:“主席,我有罪,請責罰!”,毛主席親自接見,并緊緊地握住了傅作義的手:“不,你有功,抗日戰爭立了大功,現在又保留了北平,是為人民立了大功”。
自從新中國成立,傅作義就一直想再為國為民做些什么,趁這次機會,他向主席表明想要做點水利方面的工作,自己比較感興趣,再加上本來就有一些經驗。沒想到毛主席二話不說,就任命他為水利部長,傅作義受寵若驚,十分感動。
為何水利部長一職,毛澤東會這么痛快的允諾?
三、為水利事業奉獻余生
原來,傅作義從小在黃河邊長大,也曾目睹黃河水患的傷害。因此1939年,他便開始“大興水利,大辦屯墾”。也正是在傅作義的帶領下,6年時間,就完成修渠40余條,極大的促進了綏西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
1949年10月,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會議上,傅作義被正式任命為水利部部長,但任命一公布,就有人不服,還陰陽怪氣到:“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這讓毛主席很是生氣,并嚴厲批評了他們。
傅作義剛剛任職時,一度都很不順利。因為不是黨員,不僅不能參加黨委會會議,還經常有人故意貶低、刁難他,比如把車停到偏遠的地方。甚至身為部長的他,竟沒有批示公文的權利,都是由一位副部長批復,并逐漸成了習慣。
后來還是毛主席發現了,水利部的文件上沒有傅作義的批示,擔心其是否有職無權,并委派了李大釗的兒子李葆華,來輔助傅作義的工作,這讓傅作義莫大的感動。
在傅作義監管水利的幾年里,曾發生過幾次大規模洪災,他從來都是自己出資,興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哪怕自己家產已掏空,也絕不向國家要一分錢。即使生了病,也要爬起來,帶著藥趕往現場。一生為了人民,是個可以銘記的好將軍。
傅作義一共擔任了23年的水利部長,直到1972年10月,身體欠佳的他,辭去了這一職務。他認為不能好好工作就是對工作的貽誤。1974年,身患癌癥的傅作義在北京病逝。
四、長腿兒的遺產
為了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傅作義將自己絕大部分收入,盡數捐給了國家。就連離世前,還特意表明要將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捐出,其中就包含兩套別墅。妻子劉蕓生也遵照遺囑,將家產全部捐給了國家。
由于劉蕓生沒有收入,她只能靠著每月48元的補助,帶著一大家子人艱難的生活。不過她始終記得丈夫傅作義的話“多少也能生活,咱不要給國家添麻煩”,因此即使再困難,她始終自力更生,從沒有過絲毫的抱怨。
這種情況,直到一次鄧大姐去傅作義家做客,才發現。毛主席知道后很是震驚,隨即便下令,將補助提高到100元,還把之前的也都補了回來。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劉蕓生一家終于不用愁了,生活也逐漸走上了正軌。
結語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盡管曾經與我方交戰多年,但永遠不變的就是那一腔愛國情懷。
作為高級將領,傅作義在民族大義上絕不含糊,他是對人民有大功的人,也將一輩子都奉獻給了人民,值得被我們永遠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