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閥“山西王”,閻錫山絕對可以說是解放軍的敵人,但徐向前卻說:“有件事,他待我不薄。”
究竟是哪件事呢?
1901年,山西五臺縣的一戶人家迎來了一個孩子,取名叫象謙,他就是后來的“徐向前”。
閻錫山比徐向前大了18歲,1904年的時候,他就東渡日本留學(xué),在東京振武學(xué)校結(jié)識了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的槍聲一響,他帶著山西新軍攻占太原,自任都督,從此開啟了對山西長達38年的統(tǒng)治。
他推行“六政三事”,修路開礦辦工廠,太原兵工廠年產(chǎn)火炮上千門,成了華北響當(dāng)當(dāng)?shù)?strong>“山西王”。但他始終信奉“存在即是真理”,在軍閥混戰(zhàn)中左右逢源,像只精明的狐貍,誰也別想占他便宜。
相比之下,徐向前的路就要坎坷得多。1919年,他考入太原國民師范,在五四運動中剪掉辮子,卻因家境貧寒被迫回鄉(xiāng)教書。1924年,他帶著借來的路費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
在軍校里,他沉默寡言,總愛捧著《孫子兵法》研讀。蔣介石每月找學(xué)生談話,問到徐向前時,只得到幾句簡短回答,便在檔案上批了“不可用”三個字。這個批注,讓徐向前徹底斷了在國民黨發(fā)展的念頭。
1931年,徐向前成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蔣介石急得給閻錫山發(fā)密電:“徐匪向前系山西五臺人,望速剿其族以儆效尤。”當(dāng)時的軍閥混戰(zhàn)中,殺對手全家是常事,可閻錫山卻在省議會上擺擺手說:“兩軍交戰(zhàn)不罪親眷,這是咱山西人的規(guī)矩。”
他不但沒動徐家一根毫毛,還讓縣政府每月給徐母送兩袋白面。族人嚇得要和徐向前斷絕關(guān)系,閻錫山也沒有逼迫他們,只是說:“向前走他的陽關(guān)道,咱守咱的獨木橋。”
這份鄉(xiāng)誼,在1937年的太原城再次顯現(xiàn)。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周總理帶著徐向前來到閻公館談判。閻錫山特意擺上五臺蒸肉、定襄蒸雞等家鄉(xiāng)菜,席間突然問:“向前在紅軍里指揮多少兵?”徐向前平靜回答:“初到鄂豫皖帶三千人,現(xiàn)在也就十來萬。”
閻錫山手中酒杯一晃,這兵力比他的晉綏軍主力還多。第2天密談時,他試探道:“山西抗戰(zhàn)需大將坐鎮(zhèn),老弟可否留下當(dāng)總指揮?”周總理笑著指了指徐向前的紅五星軍帽:“百川先生,他現(xiàn)在指揮的是人民的軍隊。”
臨別時,閻錫山屏退左右,低聲說:“這些年你家老太爺?shù)膲灒叶寂扇颂磉^土。”徐向前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閻百川在鄉(xiāng)誼上的做法,比蔣介石體面些。”
1937年9月,徐向前隨周總理赴五臺籌備八路軍總部。車過永安村時,他突然叫停車隊,朝著土坡上的院落疾走。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白發(fā)老母正彎腰喂雞,背影像極了院里的老棗樹。
“娘!”12年都沒再聽到的呼喚驚得老人轉(zhuǎn)身,手中簸箕“啪”地掉在地上:“是俺小銀存?”徐向前撲通跪倒,額頭抵著故鄉(xiāng)的黃土久久不起。
當(dāng)夜,母親在炕頭訴說:閻錫山的縣官每年清明都來徐家祖墳祭掃,村里攤派糧款時徐家總被減免。
1948年臨汾戰(zhàn)役,徐向前躺在擔(dān)架上指揮攻城。困守太原的閻錫山,竟托人給徐家送去2袋面粉和一筐土豆。參謀怒斥這是攻心計,徐向前卻搖頭:“他是怕城破后鄉(xiāng)親罵他不義。”
次年四月太原城破,閻錫山飛逃南京。他在日記里寫道:“我與徐向前,最終還是像楚河漢界一樣隔著一條鴻溝了,再怎么樣都不能逾越。”而徐向前接管山西后,也特意囑托地方政府:“閻家祖墳不得破壞,族中良善不必牽連。”
后來徐向前再次回到故居,在閻錫山親自題字的“徐氏宗祠”的匾額前站了很久。當(dāng)隨行的人員提到閻錫山晚年的時候還寫了不少書的時候,他輕聲說:“這人若生在治世,也該是個能臣。”
如今,歲月流淌,帶走了硝煙和戰(zhàn)火,留下的時候兩個五臺山同鄉(xiāng)的傳奇故事。雖然在戰(zhàn)場上他們是敵人,但在鄉(xiāng)土情義面前,他們都始終保持著不約而同的仁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