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品方
歷史是人和事的交織。筆者讀中學時是理科生,對于歷史不太重視,認為中國歷史教科書太重視編年史,帝王將相、朝代更迭,引不起學習的興趣。筆者另辟蹊徑自學,專門研究歷史上受敬仰人物的一生行跡,尤其是他們年輕時的奮斗史,感到趣味盎然。今天筆者介紹周恩來和徐向前相識相知52年的故事。
周恩來和徐向前第一次相識是在1924年。徐向前(1901年生)23歲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周恩來(1898年生)26歲剛從歐洲回國,是黃埔軍校的政治教官,負責講授政治經濟學。兄長似的老師周恩來給學生徐向前留下了深刻印象。
31年后的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軍銜,標志著新中國軍事體系的規范發展。徐向前是十大元帥之一,排第八。他一生戎馬倥傯,共有四位夫人,分別是朱香蟬、程訓宣、王爽蘭和黃杰。
朱香蟬是第一任妻子,由父母包辦婚姻,1921年結婚,翌年誕下女兒徐松枝。
朱香蟬2024年病逝,同年徐向前入讀黃埔軍校。程訓宣是第二任妻子。兩人1930年結婚,軍旅生涯顛沛不定、聚少離多。程訓宣在江西蘇區“肅反”(肅清反革命)時被錯判而壯烈犧牲,后來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徐向前和王爽蘭1939年結婚。抗日戰爭期間南征北戰,一樣是聚少離多。兩人最初因工作關系相識,后來亦因工作關系產生矛盾,最終以離婚告終。
徐向前第四任妻子是黃杰(1909至2007,享年98歲),兩人相濡以沫44年(徐向前1990年逝世,享年89歲)。他們1946年在延安結婚(當年徐向前45歲,黃杰37歲),兩人育有一兒一女,徐小巖和徐小濤。黃杰與徐向前相互扶持,走過幾許風雨,同享高壽,相當難得。
黃杰原名黃桂清,是杰出戰士。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從逃離家庭(反對盲婚)到投身革命,她一生光明磊落,無愧是元帥夫人。
黃杰生于湖北省江陵縣,父親早逝,由母親撫養成人。她從小就有獨立思想,不向封建束縛低頭;14歲時(1923)反對家族包辦婚姻,離家出走前往武漢,放飛自我,追求新生,很不簡單。到武漢后,黃杰得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招收女學生,立即報名參加。她數學考試成績不佳,但她一篇題為《革命與進化之區別》的文章,考官惲代英看后十分欣賞,認為有革命潛質,被破例彔取。在校期間,她接受嚴格軍事訓練,參與北伐戰爭,1928年(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黃杰21歲,被派往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期間曾在周恩來主持的臨時中央局做交通員。有一次她未能夠將情報及時送到劉伯承手里,被周恩來嚴厲責罵。這一事件周恩來記得清楚,25年后(1955)在元帥云集的公開場合向她道歉,表揚她工作謹慎負責。
黃杰在革命戰爭年代表現出色,新中國成立后她繼續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始終保持低調,從未利用丈夫的地位為自己謀取特殊待遇。黃杰2007年逝世,遵照她的遺愿,中央把她與徐向前的骨灰一同撒向長江,象征他們對國家的深厚感情和無限忠誠。徐向前和黃杰的一生,是為革命奉獻的一生。
徐向前和黃杰每當提起周總理,總是熱淚盈眶。周總理對他們的關懷照顧,是一生的同志之情。周徐1924年在廣州相識,周黃1930年在上海相識。當年怎想到徐黃1946年會在延安結婚?中國這么大,人口這么多,革命路途上的契闊遇合就是這樣,無法解釋。
徐向前和黃杰是一對模范夫妻。他們結合之前,各自的婚姻之路充滿坎坷。1930年,黃杰和曾中生在上海結婚。婚后曾中生奉派到由張國燾領導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任特委書記(和徐向前共事),黃杰仍留在上海工作;沒想到一別竟成永訣。由于曾中生堅決反對張國燾的錯誤路線,1935年慘被張國燾密謀殺害,年僅35歲。
黃杰的第二任丈夫鄭德(1910至1938,享年28歲)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航空先驅,考入廣東航空學校,是中國第一批空軍飛行員。他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奉派到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工作。1938年,他在延安和黃杰(29歲)結婚,其后被派往新疆航空隊學習,途中不幸被扣押,在獄中拒降守密,最終被新疆軍閥盛世才下令殺害,犧牲時年僅28歲。
黃杰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時,徐向前曾一度兼任軍校學兵隊的領隊。學生認識老師,老師對個別學生沒印象。因此,黃杰1929年就已認識徐向前,但當年徐向前并不認識黃杰。黃杰和徐向前17年后在延安重遇時,徐向前已是陜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黃杰孤身一人帶著兒子鄭慶飛(遺腹子)在延安幼兒園工作。
徐向前早在鄂豫皖蘇區時已聽過曾中生講述他妻子黃杰的故事。當時徐向前是紅四軍軍長、曾中生是政委,兩人同是黃埔軍校出身。徐向前和黃杰后來在延安的交往中,了解到各自的婚姻坎坷經歷何其相似。兩人最終決定走在一起,1946年5月4日結婚。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部署逐步撤離延安,黃杰陪同徐向前到綏德。當時黃杰已懷孕,兩人商量后,希望一起到太行山前線。中央復電批準他們可以先到太行山,俟機讓徐去晉冀魯豫軍區任副司令員,黃杰隨同。1947年初,他們到達柳林,賀龍(后來也是十大元帥之一,排第五)專程趕來會合;之后一同赴山西省長治市,兒子徐小巖在當地出生。同年6月,他們抵達河北武安;徐向前接獲中央軍委通知,被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根據中央指示,部隊強渡黃河,千里行軍躍進大別山,成功解放山西省。
建國后,徐向前被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之后長期擔任黨政軍的重要領導職務,期間培養了大批人才。新中國成立后獲授軍銜的將軍之中(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共有800多名曾在徐向前麾下,包括五虎上將李先念、陳賡、許世友、陳再道和陳錫聯,十分厲害。
1967年8月1日是人民解放軍建軍40周年。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由周恩來領導,十大元帥之中有七位都是從南昌起義一路走來,其中只有彭德懷、羅榮桓和徐向前因為不同原因沒有參與。徐向前作為十大元帥之一,希望能夠出席建軍40周年的招待會。7月31日,葉劍英(也是十大元帥之一,排第十)來到徐向前住處告知:“周總理讓我通知你明天準備出席招待會,周總理請示毛主席后會來電話正式通知”。葉劍英讓徐向前預先準備,還帶來了理發員替徐向前理發,幫助他整理元帥軍服。不久,周總理辦公廳來電通知:徐向前明天出席。
據黃杰后來回憶,8月1日當天中午,周總理還親自打電話問她:“徐帥出發了沒有?”。從1930到1967,37年來的革命情誼,黃杰聽到周總理親切的聲音,心情激動自不待言。當年她在上海黨中央機關工作,由周恩來直接領導。周總理忘我的工作精神,高尚的品德作風,數十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周總理在電話中囑咐黃杰:“你和徐帥要保重啊!”
這天下午,周恩來親自在大會堂門口迎接出席的元帥們。在那特殊的歲月,周總理對徐向前關懷備至,讓徐向前積極參加國務活動;從1971到1974,讓他專責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三年間,徐向前和西哈努克親王結下難忘的友誼。
1973年,徐向前受周總理委托,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使出訪斯里蘭卡,出席中國援建的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落成典禮及移交儀式。
徐向前黃杰夫婦和周總理的革命情誼,很多細節未能盡述。今年6月18日是黃杰逝世18周年,8月1日是南昌起義98周年。回首前塵,頗堪緬懷;筆者上文提到1955年的一段軼事,值得細說。
1930年在上海有一天,周恩來將一份重要情報交給黃杰,讓她務必交到當時在中央軍委工作的劉伯承(也是十大元帥之一,排第四)手中。黃杰接到任務后,經過化妝避過偵查,來到劉伯承秘密住處的家門口。進門之前,黃杰出于謹慎,要確認安全信號。一看之下嚇了一跳,她發現信號不見了,是否這據點已經暴露?于是匆忙趕回匯報。周恩來大怒,說:“劉伯承同志剛剛給我打了電話,他那里根本沒有出事!”周恩來認為黃杰誤了大事,未能及時完成任務。黃杰百詞莫辯痛哭,幸好其后劉伯承應約趕到,忙問:怎么回事?黃杰申辯那是因為沒有看到安全信號,所以不敢傳遞情報。劉伯承聽說后馬上查證,終于弄清楚原來是一場誤會。劉伯承的妻子剛從鄉下來到,不知就里隨手把窗戶上的紅布抽走另用。周恩來這才明白,黃杰的決定是出于謹慎考慮,是地下交通員必要的警惕;為自己錯怪了黃杰而內心愧疚。當年在上海的白區工作,國共斗爭你死我活,一旦秘密據點被破獲,定會導致同志被捕,一旦有叛徒出賣,禍起蕭墻、生死攸關,不是開玩笑。周恩來對黃杰求全責備,完全可以理解。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黃杰對此也已淡忘,沒想到周總理卻在1955年元帥授軍銜的宴會上,公開向黃杰鄭重道歉。當時周總理說:“黃杰同志,20多年前的事情是我不對,我鄭重地向你道歉,希望你原諒我。”此語一出,舉座動容。
黃杰后來每次想起這件事都會淚流滿面。她沒想到周總理日理萬機,居然還記得當年的這件“小事”。事實是,當年中央機關正在策劃構建秘密通道,繞到汕頭和香港等地經廣東深圳入江西瑞金,逐步把人員和物資從上海等國統地區轉移到中央蘇區和中央紅軍會合。
徐向前對周恩來十分敬佩。抗日戰爭初期,紅軍改編為八路軍,要開赴山西前線抗擊日本、保衛華北。1937年8月,徐向前和周恩來、彭德懷一起前往山西太原和閻錫山談判,共商抗戰部署。會議進展順利,談判結束快要返程之際,周恩來想起徐向前家鄉在山西,對他說:“你好久沒有回家了吧?回家看看吧,這也沒有多遠,耽誤不了工作。”徐向前起初有點猶豫,周恩來續道:“你回家也是工作,多向你們家鄉的老百姓宣傳一下我們黨的政策,讓老百姓知道我們共產黨是專門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對于周恩來的關懷,徐向前很是感動。于是他便踏上暌違了13年的回鄉之路。
1969年6月,賀龍逝世(也是十大元帥之一。排第五)。1975年賀龍逝世六周年,中央軍委在北京八寶山舉行“賀龍同志骨灰安放儀式”。周恩來親自前去參加儀式并致追悼詞。徐向前也獲通知出席。他后來回憶,表示清楚記得周總理在簽到簿上書寫時,半是心情激動半是身體虛弱,手哆嗦得很厲害。
斯人已矣。今時今日,當代14多億的中國人民,現正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之時。今天的中國,如先輩們所愿,是他們照拂的夢。“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愿你所愿的笑顏;你曾苦過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愿勇往,這盛世每一天”。謹以此文,紀念南昌起義98周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