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邊宣布了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這歐盟兩大巨頭要來訪華的消息,可這次跟以往不一樣,咱中國既沒擺出歡迎的架勢,也沒給馮德萊恩發邀請函,這態度一出來,給歐盟來了個 “當頭一棒”。
就在宣布訪華消息當天,咱商務部明確反對歐盟在對俄第18輪制裁里,把10家中企列入制裁名單這事,外交部也警告歐盟某些人,別拿經貿、烏克蘭問題瞎攪和中歐關系。
再說這馮德萊恩選的訪華時間,挺巧的,特朗普之前嚷嚷著8月1日要對歐盟實施對等關稅,眼瞅著日子快到了,馮德萊恩趕在這之前來,她這是想干啥,難不成真是想跟中國聯手應對美國嗎?
可前面那些事兒擺著呢,她過去發表了不少針對中國的消極言論,讓中歐關系變得挺僵,這次沒邀請函就來,她心里應該也清楚,中國為啥這么做。
北京這次為什么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了?答案很簡單,它已經看透了歐洲當下難以自洽的“三重病癥”,這種病癥,讓任何高層級的戰略對話都顯得像一場昂貴的行為藝術。
第一種病是戰略上的“軟骨病”,歐盟跟著美國,對俄羅斯搞了十幾輪制裁,結果親手給自己的能源脖子上來了一刀,工業成本飆升,民眾怨聲載道。這種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玩法,讓北京看得明明白白:布魯塞爾在關鍵時刻,并沒有獨立的戰略骨架,一個在安全上深度依附他人的經濟體,其外交承諾的分量,自然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第二重病是政策上的“精神分裂”,馮德萊恩這次來,是抱著訴求來的,希望中國放寬市場準入,希望中國在稀土等關鍵原材料上高抬貴手。可就在她動身前,布魯塞爾正磨刀霍霍,準備對中國的電動汽車掄起高達35%的關稅大棒,所謂的反補貼調查搞得沸沸揚揚,這種自相矛盾的操作,你讓北京怎么想?這種擰巴的行為,讓雙方建立戰略互信的基礎,幾乎被侵蝕殆盡。
第三重病是內部行動上的“一盤散沙”,歐盟內部從來不是鐵板一塊,面對特朗普可能卷土重來的關稅威脅,德國怕出口受損,法國想強硬反擊,大家各有各的小九九。連馮德萊恩自己,都在歐洲內部飽受批評,德國有頭有臉的政治家默茨就公開炮轟她效率低下、談判能力堪憂,一個連自家人都看不下去、內部連統一意見都難以形成的機構,北京憑什么相信它能夠兌現任何復雜的長期承諾?
與其跟這樣一個對手進行空對空的戰略對話,不如把事情擺到臺面上,實打實地談,看透了歐洲的病根,北京這次的回應就顯得邏輯清晰了,這一系列看似“不給面子”的舉動,其實是一套經過精心盤算的組合拳,目的就是打掉對方不切實際的幻想。
第一拳打在“名分”上,外交部宣布此訪時,用的詞是“經中歐雙方商定”,這不叫邀請,這叫通知你來開個會,它直接把一次本該是戰略伙伴級的會晤,拉低到了解決具體問題的工作層面,剝掉了所有禮節性的光環。第二拳打在“預期”上,峰會還沒開,中方就一反常態,通過發言人公開把丑話說在了前頭,批評歐盟夸大經貿摩擦、無理指責中國、對中企搞非法單邊制裁。最后還扔下一句硬話: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以前還講究個面子,關起門來吵,現在直接就把話挑明了,等于告訴馮德萊恩:別抱著幻想來,我們先把賬算清楚。
第三拳打在“形式”上,根據外界流傳的消息,原定兩天的峰會被壓縮到了一天,這個動作的信號再明確不過了,時間寶貴,拒絕務虛,北京的潛臺詞很清楚:如果你是來解決問題的,我們坐下來談。如果你只是來宣讀立場、重復分歧,那一天時間都多,沒時間陪你演一場象征意義大于實際內容的戲,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看似強硬,實則是北京在主動重設議程,在逼著歐盟正視現實:想合作,就拿出誠意和能落地的方案來。
當與歐盟這個“整體”的溝通渠道變得低效且充滿矛盾時,中國外交的新思路也愈發清晰:與其在布魯塞爾這個“中央”耗費心力,不如直接與那些真正能拍板、有具體訴求的成員國打交道,而且這套新打法的邏輯很簡單。在一些人看來,馮德萊恩所代表的歐盟官僚機構,對華政策議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壓力的影響,并不能完全代表德國、法國這些歐洲大國的真實利益,畢竟跟一個無法完全自主的機構談戰略互信,本身就是一件效率低的事。
于是中國的策略正在轉向更具針對性的“點對點”接觸,跟布魯塞爾的官僚們磨嘴皮子,不如直接找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這些真正有利益訴求、能拍板的國家談。德國的汽車工業離不開中國市場,法國想在全球舞臺上扮演更獨立的角色,西班牙和意大利需要投資和貿易來提振經濟。這些國家的訴求是具體的、可交易的,與他們進行雙邊互動,遠比陷入歐盟整體的意識形態爭論要有效率。這標志著中國對歐外交,正在從過去那種“集體對話”和“雙邊接觸”并行的模式,轉向一種以“精準雙邊”為主導的新范式,誰能帶來真金白銀的合作,誰在行動上展現出相互尊重,誰就是優先的合作伙伴。
馮德萊恩的北京之行,看起來收獲寥寥,但它的真正意義,或許不在于取得了什么成果,而在于它標志著中歐關系一個舊階段的結束和一個新階段的開始。這次“降溫”處理,是中國為未來雙邊關系劃定的一條清晰的、現實的底線,合作的大門沒有關,但門檻實實在在地抬高了。未來的入場券,不再是“戰略伙伴”這樣的漂亮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可交換的互惠行動。北京已經把球踢回給了歐洲,歐洲到底想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全球棋手,還是一個在各大力量之間搖擺、任人擺布的棋盤,這個問題,只有歐洲人自己能回答。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