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商務部部長助理袁曉明、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和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馮飛,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小明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情況介紹
請向上滑動閱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王昌林: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支持海南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2020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5年多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在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會同海南省和有關部門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開放探索,推出了一批標志性、引領性創新舉措,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其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4、3、2、1”。
“4”指的是,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四類要素進出更為便利。總計85個國家的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資金可在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外賬戶間依法自由便利劃轉,數據出境實現負面清單管理。
“3”指的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三大領域加快開放。制定進口原輔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出臺實施,推出22項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開放程度全國最高。
“2”指的是,企業和個人兩方面的稅收優惠力度持續加大。出臺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率“雙15%”優惠政策,累計減免稅額分別超過310億元和170億元。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島。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萬元。
“1”指的是,以海南自貿港法這一專門法律為基礎的法治保障不斷完善。通過法律形式明確自貿港各項制度安排,出臺40余項配套法規,有力保障了改革創新舉措落地實施。
總的看,隨著這些政策制度的實施,海南自貿港開放發展蹄疾步穩、蓬勃興起,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也為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是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具有里程碑意義。封關是指,將海南島全島建成一個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一線”放開,就是將海南自貿港與我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作為“一線”,實施一系列自由便利進出舉措;“二線”管住,就是將海南自貿港與內地之間作為“二線”,針對“一線”放開的內容實施精準管理;島內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貿港內,各類要素可以相對自由流通。所以說,封關不是封島,而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封關后海南與國際的聯系將更加便捷,這對于加快吸引全球優質要素集聚,促進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為全國改革開放探路開路,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總體方案關于“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的要求,結合海南發展實際,我們會同有關方面制定了現階段的封關政策措施,具體可以概括為“四個更加”:
一是實施更加優惠的貨物“零關稅”政策。“一線”進口的“零關稅”商品稅目比例將由21%提高至74%,在島內享惠主體之間可以免進口稅收流通,加工增值達到30%的可免關稅銷往內地。
二是實施更加寬松的貿易管理措施。在“一線”進口方向,對全國現有的部分禁止、限制類進口貨物作出開放性安排。
三是實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島內現有8個對外開放口岸作為“一線”口岸,對符合條件的進口貨物徑予放行;設置運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個“二線口岸”,對進入內地的貨物創新采取多種便捷通行舉措。
四是實施更加高效精準的監管模式。對“零關稅”貨物、放寬貿易管理措施貨物等實行低干預、高效率的精準監管,保障各項開放政策平穩落地。有關政策文件稍晚時候將陸續對外公布,并于全島封關之日起施行。
關于封關的具體時間,經黨中央批準,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在12月18日這一天啟動封關運作,具有重要象征意義,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接下來還有幾個月時間,我們將抓緊做好后續準備工作,幫助經營主體充分了解封關政策、開展相關業務測試。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開放發展新階段的開始,也是一項長期持續推進的任務。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封關為契機,積極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并根據海南發展需要,不斷擴大開放度,持續完善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努力打造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我們了解到,全島封關后,將設立“二線口岸”,供貨物、物品、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在海南自貿港與內地之間通行。據了解,有一些企業和旅客擔心,封關后進出海南島會不會不方便,比如去海南旅游是否需要辦理通行證?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王昌林
請向上滑動閱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王昌林:你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大家確實比較關心這方面的情況。剛才我也講了,封關是為了開放,為了發展,準確講就是幾個關鍵詞,封關運作、擴大開放、加快發展。所以說,封關后海南與國際的往來將更加順暢自由,與內地的聯系更加便捷高效。按照現階段的封關制度設計,除部分貨物從海南自貿港進入內地需要接受查驗外,大多數貨物以及所有的人員、物品、交通運輸工具等進出海南島,仍按現行規定管理,封關前后沒有變化。大家到海南島出差、旅行,都和現在一樣,不需要辦理額外的證件。
對于需要接受查驗的貨物,這里跟大家做一個介紹。為了避免在“一線”實施的開放舉措沖擊內地市場,需要在“二線”精準管理,涉及的貨物主要有三類,包括“零關稅”貨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貨物以及放寬貿易管理措施的貨物。下一步,為保障通關效率,主要將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一是構建“一站式通關”模式。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提前申報貨物出島信息,海關、安檢等部門在“二線口岸”協同作業并下達放行指令,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站放行”。
二是實施“前推后移”。將原本在港口內實施的出島農產品檢測、通行附加費征收等管理事項,前推或者后移至“二線口岸”以外的區域開展,避免造成擁堵。
三是加強智慧監管。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強海關、海事、邊檢、口岸運營單位等智能化建設,實現信息互通和監管互認。
四是強化信用管理。建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服務體系,對于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減少查驗頻次,方便快速通關。
總的看,封關后海南自貿港將繼續保持與內地之間的便捷往來。未來各類主體特別是廣大旅客,進出海南島不僅不會受到影響,還將享受到更好的旅行體驗和更好的服務。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剛才發布人提到,全島封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新階段的開始,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請問封關后,未來還會采取哪些舉措和措施?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王昌林
請向上滑動閱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王昌林:正如你所說的,全島封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新的起點。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部署,會同海南省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與高水平自貿港相適應的政策制度體系,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持續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加快構建自由進出、安全便利的貿易管理制度。一方面,進一步擴大“零關稅”商品范圍,推動貨物貿易做強做大。另一方面,適應服務貿易發展要求,加快旅游、教育、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推動“既準入又準營”。
二是著力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出臺新一批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深入實施承諾即入制改革,加快建立以過程監管為重點的投資便利制度。
三是逐步建立與開放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政策制度。健全完善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進一步豐富賬戶功能和應用場景。有序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積極開展跨境資產管理業務等試點探索。
四是實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進一步放寬人員自由進出限制。實施更加寬松的商務人員臨時出入境政策、便利的工作簽證政策,進一步完善居留制度。
五是建立更加自由開放的航運制度。加快“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持續優化船舶檢驗管理政策,提升航運服務能級。進一步放寬空域管制和航權限制,積極推進開放第七航權。
六是構建高效便捷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這是當前很多經營主體的需求,也是推動數字貿易發展的需要。我們將推動有序擴大通信資源和業務開放,調整完善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加快推進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和跨境海底光纜建設,積極培育發展數字經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