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軍演,美國還沒急荷蘭倒先跳了出來,這個富裕小國,是真性情還是另有算盤?
荷蘭海軍司令一句“不能只讓美國對抗中國”,聲音不大,卻像一顆石子投進水里,讓所有人都扭頭看他。
一個遠在歐洲,連國土都得跟大海寸土必爭的國家,怎么突然對萬里之外的亞洲事務如此上心,甚至搶著要當美國的“馬前卒”?為何荷蘭這么想討好美國呢?
或許想要看懂荷蘭,就得先理解他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畢竟說荷蘭戰隊選邊,倒不如說它是在一根搖搖欲墜的平衡木上,走著一場性命攸關的雜耍。
別看富裕的荷蘭在歐盟里算得上號人物,可一旦放眼全球,尤其是家門口就杵著俄羅斯這么個龐然大物,他那點家底就顯得不夠看了。
這對于一個國土狹小、歷史上反復被大國當成棋盤蹂躪的國家來說,想找個強有力的保護傘,幾乎是一種求生的本能。
可對于荷蘭來說找保護傘容易,要是找個合適的卻談何簡單。
這個保護傘,放眼望去除了美國還能有誰?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軍事大國,它在北約框架下的安全承諾,對荷蘭來說就是救命的“核保護傘”,是安全感的終極來源。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
還記得幾年前特朗普怎么敲打北約盟友的嗎?
他威脅說誰不把軍費交夠,他就退群散伙,那在回想一下當時誰反應最快,誰最積極?自然是荷蘭。
在特朗普敲打聲剛發出,荷蘭幾乎是第一個跳起來響應,超額完成軍費增長目標的國家。
這筆錢明面上是用來防范“俄羅斯威脅”,但誰都看得出來,這更像是荷蘭主動上繳的“保護費”。
它用真金白銀賭的就是美國一張長期的安全保單,換一份在亂世中的心安理得。
而像荷蘭這種對美國的依賴,早已不是簡單的軍事合作,而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心理依附。
荷蘭前首相呂特,就是那個現在執掌北約的人,曾經被媒體爆出私下里管特朗普叫“爸爸”。
盡管他后來嘴上否認,但這個細節就像一幅漫畫把荷蘭精英階層對美國那種既現實又扭曲的心態,畫得活靈活現。
信息來源:國際在線
那是一種混雜著利益算計、又渴望被強者認可的復雜情緒。
所以,荷蘭海軍司令在太平洋上的高調喊話,就一點也不奇怪了,或許換句話說,荷蘭的做法更像是一種“表忠心”的表演。
他用自己的主動來在向華盛頓邀功:“老大你看,我在亞太幫你出頭了,我的價值不止在歐洲!”
通過這種方式刷存在感,荷蘭試圖證明自己不只是個被動接受保護的小弟,而是一個能替大哥分憂的“得力干將”。
可一邊是美國的戰旗,一邊是中國的飯碗,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荷蘭又該怎么選擇你?
問題恰恰出在這里,這份看似主動的“投名狀”,反而把荷蘭自己逼到了墻角陷入了精神分裂般的尷尬。
因為它在軍事安全上一門心思抱緊美國大腿,可是在經濟上,它的命脈卻被中國市場牢牢牽著。
你看看歐洲大陸上那兩個真正的玩家德國和法國,它們嘴上也會跟著美國喊幾句“中國威脅”,但身體卻誠實得很。
法國正忙著跟中國溝通,確保紅酒和空客的生意不受影響。
德國的車企和化工廠,更是把生產線和研發中心往中國搬,生怕晚了就沒位置了。
為什么?因為誰都明白,離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和增長引擎歐洲經濟就得少喘好幾口氣。
最諷刺的,就是荷蘭自己。
它手里攥著一張全球獨一無二的王牌光刻機巨頭ASML,要直到這家公司的先進設備賣給誰,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它的營收。
反觀中國,恰恰是那個最龐大、最饑渴的市場,ASML不僅是荷蘭的經濟支柱,更是全球科技棋局上的關鍵棋子。
于是,一幅荒誕的畫面出現了,荷蘭的將軍在太平洋上跟著美國耀武揚威,而荷蘭的工程師和商人們,卻在國內急得團團轉生怕得罪了中國這個大客戶。
這種軍事戰略和經濟利益的背離,就像左手打右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荷蘭想用軍事上的激進,來掩蓋它在經濟上根本離不開中國的脆弱,其結果也很可能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搞笑的是,讓荷蘭下不來臺的人多的是。
荷蘭賣力表演的時候,一回頭發現身邊的盟友們個個都在“摸魚”,眼神里都透著精明和算計。
德國、法國這些國家,雖然也扛不住美國的壓力,答應增加點軍費,但他們心里的小算盤打得噼啪響。
畢竟他們都知道這筆錢,給個“意思”就行了,只要把特朗普這陣風熬過去,一切照舊。
誰會真的為了討好美國,就跟自己的錢袋子過不去,徹底切斷和中國的經濟往來?那不是傻,是自殺。
同樣在經濟上,澳大利亞的教訓還血淋淋地擺在那兒。
當年莫里森政府沖在反華第一線,結果呢?煤炭、龍蝦、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全線潰敗,經濟損失慘重,最后灰溜溜地換了政府才緩過勁來。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歐洲的老牌強國們看得比誰都清楚。
所以,當荷蘭鉚足了勁想當“反華標兵”時,它會發現這場聲勢浩大的“19國聯合軍演”,說白了就是一場各懷鬼胎的“草臺班子秀”。
大家不過是臨時湊在一起,給美國人一個面子,一旦風向有變,利益的天平稍微傾斜,這群所謂的盟友跑得比誰都快。
在這種局面下,那個沖在最前面、嗓門最大的荷蘭,就成了最顯眼、也最危險的“出頭鳥”。
如今再看荷蘭海軍司令的這番話,或許只是其國內某些政治派別向美國發出的信號。
但這份“忠心”能換來多久的安寧,為了這份安寧又要付出多大的經濟代價,未來的歷史會給出答案。
在變幻莫測的牌局上,小國想不成為大國的棄子,本身就是一場豪賭。
荷蘭的這一系列操作,究竟是高明的生存藝術,還是危險的玩火,我們不妨接著看下去。
信息來源:速看前沿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荷蘭國防軍總司令炒作“中國威脅論”,警告澳大利亞對中國別天真》,2025-7-23
2.國際在線:《特朗普:北約秘書長叫自己“爸爸” 北約秘書長:我沒叫》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