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白鴿
弘揚“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園。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在鄭州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新華通訊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7月23日下午,作為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的重要環節,與會嘉賓首站探訪了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與阜民里歷史文化街區,親身感受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作為我國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商代早期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600年的歷史,被學界普遍認為是商代開國君王湯所建的“亳都”。該遺址不僅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坐落于遺址東南內城墻環抱之中,是講述早商文明的專題文化空間,也是鄭州這座文脈延續千年王都的最佳“讀城”起始地和“城市文化會客廳”。在博物院內,嘉賓們通過豐富多樣的文物和先進的多媒體展陳技術,深入了解3600余年前商代早期王都的風采。博物院展示的鄭州商城遺址出土文物、遺跡、考古研究及遺址保護成果,讓公眾近距離感受到了商都鄭州的文化魅力,贏得了嘉賓們的一致好評。
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的奧莉加·米古諾娃教授對博物院的宣傳片印象深刻,她表示:“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宣傳片用圖景的方式復原了古時候的生活場景,將古代文明與現代技術完美結合,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人對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隨后,嘉賓們前往阜民里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探訪。
阜民里項目北鄰城南路與商代王城遺址西南城墻,西鄰鄭州火車站,南臨熊兒河,總占地面積61.3畝。項目以保留城市記憶、延續歷史文脈為原則,通過建筑群落保護、歷史記憶重現及當代新潮空間的織補,將潮流、文化、情感、社交、藝術等融入商業空間,構筑起未來美好生活方式的策展地。
此次探訪活動不僅讓嘉賓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嘉賓們紛紛表示,將把此次探訪的所見所聞所感帶回各自的國家,介紹給更多的人,共同推動中華文明的傳播與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