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印度《新印度快報》7月23日文章,原題:印度和中國需要站在未來的同一邊
在新興世界秩序中,印度和中國需要攜手共進,這既是出于維護自身利益,也是為其他國家著想。印中外長最近在北京會晤無疑是個好兆頭。為了兩國和全世界的未來,雙方必須找到一種富有想象力的合作方式。考底利耶(古印度政治家和哲學家——編者注)是印度最重要的戰略家之一,就像孫子之于中國。如今他們的繼承者能走到一起嗎?
王毅同印度外長蘇杰生會談 圖源:外交部網站
作為印度代表團成員,筆者曾參加中國被接納為世貿組織成員的會議。如今,人們警醒地看到世貿組織實際上已功能失調,世界秩序也在分崩離析。印度和中國必須有所作為,因為西方不能繼續主宰世界。這種觀點受到充分理由支持。印中一直有選擇地向西方學習,但從未失去各自的文明底色。兩國從西方汲取的經驗教訓為各自堅實的文明根基增添新層次,這是一種鮮有被注意到卻獨具優勢的“三明治”文明架構。
由于多種原因,各國之間的關系時近時遠。法英曾兵戎相見,也曾共同抵御外侮。二戰期間美蘇并肩作戰,之后陷入長達數十年的冷戰。國家關系中的這種波瀾是因為每個國家都希望開展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動。有鑒于此,印中關系的獨特之處在于兩國間的悠久文明聯系,雙方近期才出現一些分歧。印中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偉大“精神活力”,都曾有過遭受欺辱的歷史,如今都在為恢復曾經的經濟優勢地位而闊步前行。
在此過程中,中國在新技術和研發領域獲得累累碩果和雄厚實力。或許,印度可通過將印度制造業與中國技術相結合來探索自身的發展道路——這不應被視為關乎國家自尊的問題。只有當印度產業大幅增加研發和新技術支出,才有望實現相關構想。中國(在一些領域)從模仿西方開始,如今自身已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不知何故,印度企業幾十年來一直未能做到這點。
以下為印中兩國戰略轉型中可能產生的協同效應。
圖為中國和印度國旗(資料圖)
從文明維度看,當今世界,唯有印中兩大古老文明展現延續數千年的韌性與生存智慧。從歷史維度看,經歷殖民統治與外來侵占導致的迷茫后,如今印中都在努力重獲曾經長期占據的重要地位。從實用主義維度看,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借鑒了西方金融與制造體系,但堅持國家主導發展模式;印度也在走向現代化,但保持著傳統的包容性多元化治理特色。
從技術稟賦看,中國自古就輸出火藥和指南針等,印度輸出哲學、數學和天文學等理念。從發展方式看,中國秉承推動經濟增長的儒家文化,印度則沿襲支撐其創業精神的辯論傳統。從供應鏈看,印中都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主導全球制造業價值鏈,印度掌控著信息處理的關鍵環節。
在未來多極世界的構建中,印中共處同一個集團將頗具戰略價值。既然商業實用主義能推動其他國家開展相關行動,為什么不讓它推動印中合作?考底利耶與孫子的智慧或將交匯融合。(作者R·戈帕拉克里希南,丁玎譯)
延伸閱讀
“特朗普是否加速了‘龍象共舞’?”7月19日,彭博社以此為題刊文,給出肯定回答。
文章稱,中國和印度的合作面臨邊境沖突、經濟競爭等諸多障礙。但如今,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和“二級制裁”的威脅下,“龍象共舞”的音樂已經響起,中印兩國正在致力于深化合作。
文章提到,自1950年建交以來,中印關系在謹慎合作與公開敵對之間搖擺不定。
彭博社認為,中印兩國正在爭奪全球南方的領導地位,并在兩國邊境、巴基斯坦以及經濟競爭等問題上存在分歧,“印度對中國數十年的崛起既羨慕又擔憂”。
但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均從彼此身上看到了合作空間。一些有影響力的印度學者認為,中國是印度的“天然伙伴”。去年,印度首席經濟顧問曾主張對華經濟合作,建議吸引中國投資以幫助建設印度工廠。不少中國企業則看到了印度市場的吸引力。
“確實,‘龍象共舞’面臨諸多障礙,但現在音樂已經開始響起,”文章寫道,“如果非要感謝一個人加速推動這一局面的話,那就是唐納德·特朗普”。
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到訪的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
今年4月,特朗普對全世界揮舞關稅大棒,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其中對印度稅率為26%。
今年2月,印度總理莫迪訪美,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接見的第四名外國領導人。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印度也成為首批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一。在此期間,莫迪曾竭力安撫白宮,在從貿易到移民等一系列問題上做出讓步。但迄今,美印之間仍沒有達成貿易協議。
彭博社稱,經濟學家們將仔細審查美印間貿易協議,尋找任何旨在減少與中國聯系的“原產地規則”條款。據悉,美國希望產品至少60%的增值在本地實現以符合“印度制造”標準,印度希望是35%。
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時,宣布了兩項對俄措施,旨在向俄羅斯施壓,要求結束俄烏沖突戰爭。措施包括向烏克蘭提供新武器,并威脅將對俄實施經濟制裁。
據報道,特朗普稱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強烈不滿”,并放話稱,若在50天內無法達成俄烏和平協議,將對俄羅斯實施稅率高達100%的“嚴厲關稅”制裁。特朗普還提到了“二級制裁”,被外媒解讀為此舉將針對中國、印度等進口俄能源的國家。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美方官員隨后也宣稱,特朗普指的是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并非對俄羅斯商品征收關稅。由于美俄貿易往來很少,因此“二級制裁”可能是最嚴厲的制裁措施,而對中國和印度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關稅,才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16日,呂特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參議員時宣稱,如果印度、巴西、中國不施壓俄羅斯“認真對待”與烏克蘭的和談,美國可能利用二級制裁進行“懲罰”。
次日(17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作出堅決回應,警告呂特不要在該問題上“搞雙標”。印度官員一直指責西方“雙標”:在持續從俄購買化石燃料同時,要求其他國家與俄切斷能源貿易關系。
7月17日,賈伊斯瓦爾主持印度外交部例行發布會
“讓我重申一下,保障我國人民的能源需求無疑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該發言人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以市場供應和當前的全球形勢為指導。我們尤其要對在這一問題上出現的任何雙重標準表示警惕。”
據印媒報道,賈伊斯瓦爾當天答記者問時還暗示了,印方不排除重啟與中國、俄羅斯的三方合作機制。“這是三國就彼此感興趣的全球和地區問題進行討論的平臺,”他說,“至于中俄印三邊合作機制的具體會議何時舉行,將由三國共同商定,我們會在適當時候會向外界通報。”
1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俄媒記者提到,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登科表示,俄方正與中國和印度就恢復三方合作機制進行談判。他指出,俄羅斯對推動該機制的運作保持積極的態度。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俄印合作不僅符合三國的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地區乃至全球和平、安全、穩定與進步。中方愿同俄印雙方就推進中俄印合作保持溝通。
彭博社文章稱,貿易分析師警告,特朗普的“二級制裁”威脅可能對美國造成反噬,將進一步復雜化美國與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談判,并推動金磚國家成員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文章認為,除上述因素外,中印間存在一些內在理由促使“龍象共舞”。比如,印度需要中國的工業設備和高端組件來推進其制造業雄心。中國企業則爭相出海。
“因此,在經濟上,深化中印和解完全合理,”文章稱,盡管超過75年的歷史先例表明前路坎坷,但中印之間并不存在如中日關系那樣的“深層敵意”。且“龍鷹(中美)數十年的經濟共舞”告訴我們,“龍象共舞”或許并不像表面上那樣遙不可及。
圖為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資料圖)
近期,中印交流逐漸回暖,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已于上個月率領印度高級代表團訪華,參加在山東青島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印媒認為,雖然中國和印度依然存在分歧,但更加頻繁的高層接觸表明,兩國正尋求穩定關系。
7月14日,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抵達北京,時隔5年后首次訪問中國。蘇杰生在北京表示,印度和中國互相交換觀點和意見非常重要,兩國關系持續正常化可以產生“互惠互利的結果”。
路透社18日援引消息稱,印度政府頂級智庫“印度轉型國家研究所”(NITI Aayog)已提議放寬針對中企投資的額外審查規則,稱這些規則導致了一些重大交易的延遲。
對于中印關系,我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曾表示,作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雙方當前的共同任務是致力于實現各自國家的發展振興,應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成就,這符合兩國28億多人民的根本利益,契合地區國家的共同期待,順應全球南方卓然壯大的歷史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
毛寧說,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確的選擇。中方愿同印方共同努力,深入落實好兩國領導人的重要共識,以今年中印建交75周年為契機,推進各領域、各層級的交流合作,推動中印關系沿著健康穩定的軌道向前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