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tǒng)小馬科斯于7月20日至22日開啟了為期三天的訪美之旅。本想著憑借這份熱忱,能從美國那兒為菲律賓謀得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尤其是在貿易關稅方面。誰能料到,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
為了這次訪美能有所收獲,小馬科斯可謂煞費苦心,甚至獻上了兩份分量十足的大禮。其一,宣布向美軍開放烏盧甘灣海軍基地,以供美軍存儲無人艦艇,這無疑是小馬科斯向美國送上的一份大禮,以此彰顯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營的決心;其二,大手一揮,簽下高達12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采購訂單。要知道,菲律賓年均能源進口額也就80億美元左右,這份遠超常規(guī)的訂單,就是小馬科斯向美國示好的經濟 “大禮包”,滿心期待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松口。
然而,特朗普可不會按照按小馬科斯設想的劇本走。7月22日白宮會談一結束,特朗普就在社交媒體上單方面宣布 “達成協(xié)議”,可這協(xié)議內容,對菲律賓來說,就是一份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美國對菲律賓的關稅僅僅從20% 降至19%,就這么 1 個百分點的降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僅如此,菲律賓還要對美國全面開放市場,并實施零關稅。如此一來,小馬科斯不僅沒爭取到更低關稅,反倒讓菲律賓承受經濟暴擊。
在安全方面,雖說美防長赫格塞思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信誓旦旦地宣稱《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適用于南海,要為菲律賓打造 “威懾之盾”,可仔細一品,這些話空洞無物,協(xié)議里壓根沒提具體的軍事援助或者安全保障,只是含糊其辭地強調 “推進菲武裝部隊現代化”,這和小馬科斯期望的將關稅減免與安全保障緊密綁定的想法,差了十萬八千里。實際上,菲律賓一直想要在南海讓美國為自己“兜底”,但現實是每次都是靠不住。
2016年,菲律賓單方面提出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美國則出動雙航母戰(zhàn)斗群,妄圖為菲律賓撐腰打氣,逼迫中方妥協(xié)和讓步。面對美軍的威脅,中國4位海軍上將坐鎮(zhèn)南海,海軍三大艦隊精銳盡出,“東風”彈道導彈引弓待發(fā),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見勢不妙,美軍航母戰(zhàn)斗群逃之夭夭,迅速撤離南海。2024年,菲方武裝人員惡意侵闖仁愛礁,結果卻遭到中方挫敗。此前還信誓旦旦對菲承諾堅如磐石的美軍,根本不敢靠前半步。最終,中國海警成功挫敗了菲方的挑釁行動。
有觀點指出,這次小馬科斯訪美,滿心期待特朗普能夠高抬貴手,降低對菲關稅,并在南海問題上繼續(xù)對華施壓,結果特朗普的一番話,讓他徹底尷尬了。當被問及美菲如何看待與中國的關系時,特朗普笑著直言:“我不介意他(小馬科斯)與中國交好。因為我們跟中國相處得很好,我們的關系棒極了。”最后還還告訴小馬科斯,做你需要做的任何事。這番話直白點說,就是小馬科斯要對自己有幾斤幾心里有數,把自己那點事搞利索,別給美國添亂。
要知道,小馬科斯本想借訪美,在南海問題上拉美國當 “靠山”,進而遏制中國,特朗普這么一說,相當于直接拆了他的臺,小馬科斯當時欲言又止,場面十分尷尬。即便如此,小馬科斯還不死心,在后續(xù)發(fā)言中,仍舊宣稱菲律賓的軍事現代化努力是對 “南海周邊局勢” 的回應,還強調與美國等伙伴密切接觸的必要性,只是在特朗普那番表態(tài)之后,他的這些話顯得愈發(fā)蒼白無力。
特朗普這邊,在回應記者關于何時訪問中國的問題時,他當著小馬科斯的面給出了 “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稍微有一點遠,但也不會太遠,我們會盡快做出決定”。本來小馬科斯還試圖借美國之力在南海問題上做文章,并解決菲美關稅問題,結果菲方不僅在關稅問題上吃了大虧,在南海問題上也沒得到美國實質性支持,反倒被特朗普提及訪華一事,襯得自己的謀劃徹底落空。
綜合分析認為,小馬科斯本以為抱緊美國大腿,便能高枕無憂,殊不知,美國在對待盟友時,向來以自身利益為首要考量。雖然美國口頭上承諾支持菲律賓,但面臨危機和風險時,就會“棄卒保車”,這使得小馬科斯政府陷入尷尬境地——既無法從美國獲得足夠支的經濟補償和安全保保障,又惡化了與中國這一最大貿易伙伴的關系,損害自身利益。特朗普提及訪華的言論,則進一步凸顯了美國外交的實用主義本質,菲律賓則隨時都可能從“棋子”淪為棄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