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宣布與越南達成新貿易協議——對越南商品征收20%關稅,對經越南轉運商品稅率更高達40%。這項被金融界解讀為“亞洲供應鏈震蕩源”的決定,似乎將越南牢牢綁上了美國的戰車。
僅僅18天后,越南的行動卻讓世界驚訝。
中國國防部在7月20日發布一則簡明通告:7月中下旬,中越將在廣西舉行代號“攜手同行—2025”的陸軍聯合訓練。這短短百余字的消息,在區域政治棋盤上投下一顆重磅炸彈——這是中越建交75年來首次陸軍聯訓。
越南(資料圖)
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試圖重塑區域供應鏈格局時,越南卻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
越南的“平衡術”堪稱教科書級別。面對特朗普政府帶有脅迫色彩的貿易安排,越南選擇務實接受,避免直接沖突;同時,又以一場前所未有的陸軍聯訓,向世界宣告其對華戰略互信的深化。這一套“經濟靠美、安全靠中”的獨特組合拳,巧妙化解了在中美間“選邊站”的零和壓力。
軍事觀察家普遍指出,此次“邊境地區聯合執勤訓練”主題,蘊含了超越軍事范疇的政治深意。陸地邊境向來是國家核心利益所在。越南將“首次”留給中國陸軍,其釋放的戰略信號遠比海軍聯合巡邏更為強烈。這清楚表明,越南對華關系的基石正從單純經貿向安全互信延伸。
越南的選擇絕非偶然。就在軍演消息發布前數日,中國外長王毅在馬來西亞與越南外長裴青山會晤時,已向越方發出明確邀請:歡迎越南加入金磚國家機制及上海合作組織。裴青山的積極回應——“愿在金融、鐵路、科技、人文等多領域深化對華合作”——為后續軍事互動做了關鍵鋪墊。
越南(資料圖)
越南高層近期的內部調整,包括權力架構優化及行政區劃精簡,與其對華戰略協同推進。尤其“南北高鐵計劃”的加速提上日程,清晰指向中越基建合作的技術現實——在高鐵領域,中國方案相比德日的技術滯后或成本劣勢,已成為越南難以替代的理性選擇。
美國試圖將越南塑造為“替代中國”的制造業樞紐和地緣支點。然而中越產業鏈關系已悄然蛻變:從競爭轉向互補。越南擁有近一億人口與毗鄰中國的區位優勢,天然適配中國產業升級中的梯度轉移需求。文化習俗的高度共通性,更使兩國合作具備深厚的民間土壤。
當中美在亞太的力量天平逐步調整,越南的戰略空間被重塑。當第一島鏈內的力量格局不再由美國單方面主導,越南的選擇顯得尤為清醒:深化與鄰國的安全紐帶,遠比依附遠方的強權更能保障自身長遠利益。越南此舉,無疑為東南亞鄰國提供了觀察中美互動的新范本。
中國國防部的通告雖只有寥寥數語,卻字字千鈞。它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中越這對曾經的戰場對手,正將“同志加兄弟”的傳統情誼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邊防協作。兩軍建立的外交、國防、公安“3+3”戰略對話機制,以及反恐聯訓、邊境交流等務實合作,正構筑起超越歷史隔閡的信任之橋。
越南(資料圖)
對越南而言,“攜手同行”不僅是一次訓練代號,更代表了其國家利益的清醒權衡——美國能提供有限的經貿窗口,卻無法給予地緣安全感;中國則能提供技術、市場與穩定周邊的能力。在風高浪急的國際博弈中,越南選擇同時握住中美的手,卻將更核心的安全鑰匙交予了鄰邦。
這場在廣西邊境展開的聯合訓練,以無聲的沙場步履,宣告了特朗普政府拉攏越南“圍堵中國”策略的挫敗。越南用行動證明:大國夾縫中的生存之道,在于不被任何一方捆綁,更在于讀懂時代巨變中的力量消長。當美國仍在揮舞關稅大棒時,越南已悄然推開了一扇通往區域穩定的新大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