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滾滾的七月中旬,一則消息在朋友圈悄然炸開:某地一位60多歲的大爺,傍晚出門散步,突然倒地不起,送到醫院時已無生命體征。
據了解,他患有高脂血癥,一直規律服用他汀類藥物。消息一出,許多中老年朋友議論紛紛:“他汀不是降脂的‘救命藥’嗎?怎么會吃著吃著就……?”
這不是個例。每年夏季,他汀相關的不良反應報告都有小幅上升。而這背后隱藏的,不是藥物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在使用過程中忽略了太多“細節”。
聽到“他汀”和“猝死”連在一起,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恐慌,甚至想立刻停藥。這種反應恰恰反映出我們對藥物的誤解。
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脂藥,也是心腦血管疾病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重要基石。問題不在藥,而在“夏天”。
夏天,這個誘人卻危險的季節,悄悄改變了我們身體的“運行邏輯”。
他汀類藥物雖然本領強大,卻也有“脾氣”,尤其在高溫天氣下,它的“副作用”更容易被放大。有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劇,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發生了。
為什么偏偏是夏季?原因其實并不復雜。高溫、脫水、電解質紊亂、飲食變化、身體代謝加快……這些看似平常的變化,恰恰成了誘發他汀不良反應的“催化劑”。尤其是肌肉毒性問題——這是他汀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副作用。
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汀的一個常見副作用是肌肉損傷,輕則肌肉酸痛,重則橫紋肌溶解,甚至引發急性腎衰竭。
如果身體因高溫而輕微脫水,再加上大量出汗、電解質紊亂,就可能使這種風險被迅速放大。
更“反常識”的是,這些癥狀有時并不明顯。有些人肌肉并不痛,卻已經出現了肌酸激酶升高;有些人只是覺得乏力、腿軟、沒精神,誤以為是“中暑”或“年紀大了”,結果耽誤了最佳干預時機。
第一點要警惕的,就是脫水。夏天出汗多,很多中老年人本就不愛喝水,又擔心夜里起夜影響睡眠,白天喝得少,夜里不喝,身體處于“隱性脫水”狀態。脫水會加重腎臟負擔,而他汀本身就可能影響肌肉細胞,兩者疊加,風險激增。
第二個是電解質紊亂。很多人夏季喜歡喝含糖飲料、冰鎮飲料或啤酒,結果喝得越多,鈉、鉀、鎂這些關鍵元素越不平衡。
而電解質的波動,恰恰會干擾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工作,進一步加重藥物的副作用。
第三點是服藥時間不當。不少人習慣早晨吃藥,覺得“一天剛開始,吃藥效果好”。
但他汀類藥物的代謝與肝臟活動密切相關,而肝臟的合成膽固醇高峰恰在夜間。臨床建議他汀多在晚上服用,這不僅更有效,還能減少白天的副作用發生率。
第四個問題是忽視肌肉酸痛。許多患者一旦出現肌肉不適,會以為是運動過度或天氣熱導致的,沒有想到是藥物反應。
甚至有的人覺得“還能忍”,繼續服藥,結果導致肌肉細胞進一步破壞,出現橫紋肌溶解,嚴重者可致命。
第五點,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聯合用藥風險。夏天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感冒、胃腸道問題,很多人在沒有咨詢醫生的情況下隨便吃感冒藥、止瀉藥,甚至一些中成藥。
可這些藥物中不少會通過相同的代謝通路影響他汀的清除速度,增加他汀在體內的濃度,從而加劇毒副作用。
有意思的是,中醫講“心火旺盛”、“陽氣外泄”,夏天是“傷心”的季節,從現代醫學看,高溫下心臟負擔加重、血液濃縮、血壓波動,確實更容易誘發心腦血管事件。
此時如果他汀引發了肌肉問題或者腎功能異常,正好給心臟“雪上加霜”。
那怎么辦?是不是就不吃他汀了?當然不是。
他汀不能隨便停藥。它不是止痛藥,而是一種“長期管理型藥物”。很多人一停藥,血脂飆升,反倒增加心梗、中風風險。關鍵不是停藥,而是“聰明地吃”,尤其在夏季。
如何聰明?先從喝水開始。中老年人每天至少要有1500毫升水攝入,分次飲用,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梢栽谠缟掀鸫埠?、上午10點、午飯后、下午3點、晚飯后各喝一次,每次300毫升左右。
再來是補充電解質。不是非要喝功能飲料,反而要避免高糖飲品。可以適當吃些含鉀食物,比如香蕉、綠葉菜、土豆,也別怕吃點天然鹽,但要控制總鹽攝入不超過5克每天。
晚上吃藥這點,很多人一改習慣就不適應,怕忘記。其實可以和刷牙或看電視綁定,比如吃完晚飯后看新聞或連續劇時服藥,養成習慣就容易堅持。
對于肌肉酸痛的感受,不要硬扛。即使只是輕微的不適,也要及時做血液檢查,看肌酸激酶指標有沒有升高。早發現、早處理,完全可以避免嚴重后果。
聯合用藥方面,更要提高警惕。哪怕是感冒藥,也要向醫生確認是否能和他汀同服。
尤其是含有紅霉素、克拉霉素、抗真菌藥物(比如伊曲康唑)等,都可能和他汀產生相互作用,務必要小心。
很多人覺得這些建議“麻煩”,但真正麻煩的是住進ICU、做透析或者心梗搶救。與其事后懊悔,不如事前多走一步。
還有一點特別關鍵:他汀類藥物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新越好”。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的人適合辛伐他汀,有的適合瑞舒伐他汀,有的則需要調整劑量。所以每年夏季做一次血脂和肝腎功能檢查,是非常必要的。
順便提醒一句,他汀并不只是降脂那么簡單。它還有穩定斑塊、抗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尤其對有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的人群來說,是“護命符”。但前提是你得“用對”。
要說夏天吃他汀這事,像不像在三伏天里點燃煤氣?一點點火星都可能引爆風險。但只要你關緊閥門、控制溫度、定期檢查,那它就是廚藝的幫手,而不是危險的炸彈。
對于中老年朋友來說,最重要的是別怕藥,但要怕“不會吃藥”。藥是工具,關鍵在于方法。就像炒菜放鹽,少了沒味,多了傷腎,剛剛好,才是健康的味道。
別再沉默地吃藥,也別盲目地害怕。問問題,查指標,聽醫生的,比什么都重要。夏天吃他汀,細節決定安全。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健委《成人高脂血癥治療指南(2023年版)》 2. 中國心血管疾病預防與治療指南(血脂管理部分) 3.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他汀類藥物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2年修訂版)》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盡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