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余冰玥)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但各種騙保行為、手段日益隱蔽化、團伙化,使醫保基金監管面臨挑戰。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辦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黃華波表示,醫保部門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和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今年1-6月,全國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33.5萬家,追回醫保基金161.3億元。
7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黃華波發言。
黃華波介紹,醫保部門深入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聚焦欺詐騙保舉報線索和大數據篩查線索相對集中的地區,聚焦醫保基金使用管理風險較高的定點醫藥機構、參保人、醫保經辦機構等主體,深入開展集中整治。
同時,持續推進飛行檢查擴面提質。今年以來,飛行檢查全部采取了“四不兩直”的檢查方式,實現了所有統籌地區、各類醫保基金使用主體全覆蓋。國家醫保局共派出了4201人次,開展49組飛行檢查,覆蓋21省47個地市,累計檢查定點醫藥機構2314家。深入治理醫保“回流藥”歷史頑疾。開展應用追溯碼打擊欺詐騙保和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強化警示教育。
隨著醫保基金監管力度的逐年加大,騙保手段也翻新升級。醫保部門創新監管方式,強化大數據賦能,構建“異常住院”“醫保藥品倒賣”“重點藥品監測”等大數據分析模型,精準鎖定違法違規行為,提高監督檢查的精度和力度。同時,開展智能監管改革試點,發布了兩批智能監管規則和知識點,幫助定點醫藥機構主動加強內控管理。今年以來通過智能監管子系統拒付、追回醫保基金3.3億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