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又去美國搬救兵,南海或將進入一場混合戰?7月22日,馬科斯在華盛頓會見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和國務卿魯比奧,并得到一項承諾:美國會繼續遵守《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并且該條約適用于整個太平洋地區,包括中國南海。任何針對美菲武裝部隊、飛機、公共船只和海岸警衛隊的武裝襲擊,都會觸發該條約。
每次會見菲律賓官員,美方都會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但這次情況有點不一樣,因為條約原文中存在漏洞,只提到適用范圍包括“太平洋地區”,但沒說是否涵蓋南海。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時,美國就曾以“北約共同防御條款”僅適用于北大西洋為由,拒絕出兵參戰。考慮到中美直接沖突的嚴重后果,戰時美國完全可能用類似的理由,拒絕菲律賓的參戰請求。
那么這一次,美國軍方明確了出兵條件,是不是意味著菲律賓可以有恃無恐了呢?其實也不是。因為條約原文里還有一條,是否參戰需要取決于“本國憲法程序”,也就是要經過美國國會批準,這與北約第五條“立即采取必要行動”存在本質區別。也就是說,即便美國把適用范圍劃到了南海,最終是否參戰,還是美國人自己說了算。菲律賓想靠一紙條約綁架美國,純屬白日做夢。
更為諷刺的是,哪怕是一張沒有強制約束力的條約,美國人也是有交換條件的。比如美國防長在會談中就表示,美國的軍費開支不斷增長,美菲需要共同打造“和平之盾”,才能確保兩國的長期安全和繁榮。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國的軍費開支壓力太大,要想獲得美軍的保護,菲律賓必須也承擔一部分軍費。而這恰恰是馬科斯最為擔心的事。法新社指出,特朗普上臺后頻頻施壓北約盟友承擔更多軍費,否則就撤銷保護,這令菲律賓感到非常不安。因為北約盟友多為發達國家,軍費常年保持低位,增加點開支壓力不大。而菲律賓卻是國弱民貧,連軍艦飛機都要撿別國的淘汰產品。如果美方真的提出正式要求,菲律賓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承擔。
或許是看出了菲方的擔憂,美國人又換了一種勒索方式。7月22日,在結束與馬科斯的會談后,特朗普發了一條帖子,宣布與日本和菲律賓達成貿易協定。但他給出的稅率令人大跌眼鏡,菲律賓的關稅居然高達19%,較談判前只降低了1%,而日本的稅率卻從25%下降至15%。另外,菲律賓還要付出對美零關稅的代價。
可即便占了這么多的便宜,特朗普依然在談判中抱怨“馬科斯的態度太強硬”,稱自己沒準備好與菲律賓達成協議。特朗普還警告馬科斯不要打“中國牌”。他表示,美國與中國相處的很好,雙方關系也很好。所以菲律賓與中國打交道并不會困擾美國,他本人也不介意馬科斯與中國相處融洽。
在談到中菲關系時,特朗普得意洋洋地表示,在他重返白宮前,拜登政府與菲律賓關系不好,導致菲律賓一度倒向了中國。但是他重新上臺后,菲律賓又回到了美國身邊。
可以看到,在這場談判中,特朗普幾乎把菲律賓拿捏的死死的。不僅用軍事援助為籌碼,逼迫菲律賓接受了不平等的關稅,而且還堵死了馬科斯的“投華”之路,明確告訴他,想利用中國制衡美國,根本沒門!中美關系好的很,就算菲律賓與中國和好,美國也不會在乎。
而事實也確實如特朗普所言,在多次得罪中國,特別是把杜特爾特送進監獄后,馬科斯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即便想改弦更張,也已經晚了。接下來除了一條道走到黑,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對于中國來說,未來要面對的,將是一個任由美國擺布,更加瘋狂,更加沒有理性的菲律賓。除了在南海提高戒備之外,解放軍將別無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