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亞洲時報》報道,美國前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斯蒂芬·布萊恩在時事通訊雜志中提出了一項大膽建議:將美國空軍計劃于2026年退役的162架A-10“疣豬”攻擊機轉交臺灣,以增強其防御能力,應對潛在的中國大陸武統行動。布萊恩認為,這一舉措不僅能避免A-10被送往亞利桑那州圖森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墓地”腐爛的命運,還能為臺灣提供關鍵的軍事支持。
A-10“疣豬”是1970年代設計的對地攻擊機,專為低空近距支援打造,主要針對蘇聯的裝甲部隊。 其低速和缺乏隱身能力使其在現代高技術戰場上極易成為目標。 中國大陸的防空系統已高度現代化,A-10的鈦裝甲和自密封油箱雖能抵御輕型地面火力,但在面對現代防空導彈或戰斗機的空對空導彈(如PL-15)時,生存能力極低。
布萊恩強調A-10配備的70毫米APKWS II制導火箭可有效對抗無人機。 然而,中國大陸的無人機技術(如翼龍、彩虹系列)已發展到具備高空長航時和自主作戰能力,部分型號配備電子對抗設備,難以被低速的A-10有效鎖定。 此外,A-10的火箭彈的射程僅約3.2公里,遠低于現代空對空導彈(如PL-10、PL-15,射程可達數十至上百公里),在實際作戰中,A-10可能在接近目標前已被擊落。
中國大陸的無人機群戰術強調數量優勢和協同作戰,A-10的GAU-8加特林炮雖威力強大,但彈藥攜帶量有限,難以應對大規模無人機集群。
布萊恩聲稱A-10I能“撕裂登陸艦”。然而,解放軍的登陸艦(如071型船塢登陸艦、075型兩棲攻擊艦)配備先進防空系統(如HQ-10近防導彈和730近防炮),能有效攔截低速目標。A-10的武器系統設計針對地面裝甲目標,對付現代海軍艦艇的裝甲和防御系統效果有限。此外,A-10缺乏遠程反艦導彈,無法在安全距離外發起攻擊,難以對抗中國海軍的護衛艦、驅逐艦(如052D、055型)或航母編隊。
布萊恩的提議反映出對中國大陸軍事實力的認知停留在30年前的水平,未能充分認識到解放軍在過去幾十年間的飛速發展。
30年前,中國空軍的骨干力量是殲-7、殲-8等二代戰機,技術水平落后。如今,解放軍空軍已裝備殲-20、殲-16等先進機型,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遠程空對空導彈。A-10在面對這些現代戰機時,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強調空天一體,結合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和衛星支持,形成多層次、網絡化的作戰能力。A-10的低速和有限電子設備難以突破這一體系。
30年前,中國海軍主要局限于近海防御,缺乏遠洋作戰能力。如今,解放軍海軍已建成以航母為核心的遠洋艦隊,055型萬噸級驅逐艦配備112個垂發單元,具備強大的防空、反艦和對地打擊能力。布萊恩設想A-10擊沉登陸艦的場景,忽略了中國海軍的飽和攻擊能力。
臺灣地形狹小,機場和軍事設施高度集中,易受中國大陸的首波導彈打擊。A-10需要固定的跑道起降,而中國大陸的精確制導武器(如東風-15C)可迅速癱瘓臺灣的空軍基地。即便A-10部署到臺灣,其生存和持續作戰能力也值得懷疑。
美國向臺灣提供A-10將顯著升級對臺軍售的敏感性,可能被中國大陸視為重大挑釁,引發外交危機甚至軍事沖突。美國過去拒絕出口A-10,部分原因正是出于避免刺激中國大陸的考量。布萊恩的提議忽視了這一地緣政治現實。
布萊恩的提議反映了部分美國反華政客對中國大陸軍事實力的認知仍停留在冷戰末期(約30年前)。中國人愛好和平,可能讓這些反華分子忘了解放軍的肌肉有多強壯了,有時候真得對美軍暴打一頓,才能讓他們生銹的腦子不會壞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