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行進中國”海南調研采訪團
環灣商務港集中辦公區域通過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備公示,成為海南省第二批集中辦公區域;鄰里中心項目一期已經建設完成,等待竣工驗收之后便可投入使用;濱海未來社區項目施工進展順利,26個單元樓已全部封頂;年內通海大道延長線一標段、規劃九路北延長線等15條道路將建成通車……在位于海南島西岸,一座以“全球共生城市”理念為引領,結合全球城市與共生城市的特征的新城正在加速建設,這就是儋州環灣新城。
“我們正在這里努力打造一座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濱海生態之城、宜居之城、創新之城和智慧之城。”近日,儋州市委環新英灣建設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儋州市委環灣辦”)首席規劃師劉海峰接受人民網2025“行進中國”大型融媒體系列調研行采訪團記者專訪,暢談這座新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儋州環灣新城交通物流便利。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2021年,海南省提出了儋洋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規劃,旨在打造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作為踐行“儋州因洋浦而更加開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重要理念的核心空間載體,環新英灣地區肩負著構建海南自貿港區域中心城市的使命。
環新英灣地區包含洋浦經濟開發區(國家級)及周邊的白馬井、排浦、王五、新州、中和、木棠、峨蔓等7個鎮。其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毗鄰北部灣、輻射東南亞,服務RCEP成員國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開發建設,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匯的重要樞紐,也是海南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海岸線長度299.54千米,海南自然條件最好的深水良港——洋浦港就坐落在這里。
洋浦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劉海峰說,在歷經三年的建設后,儋洋一體化發展的聚合效應正在這里逐步顯現。總投資超200億的洋浦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疏港高速、環灣快速路開工建設;環島旅游公路儋州段率先貫通,“儋耳追光”“火山海岸”驛站建成運營,海花島環海藝術美食街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環新英灣旅游消費積分實驗區正式運營,“海花島冠軍之夜”搏擊賽事順利開賽;在德勤出具的營商環境評估報告中,儋州的營商環境位列全省榜首。高度聚焦的政策、齊備的產業配套、優質的營商環境、周全的服務,為海內外的企業提供了堅定的投資信心。
據悉,在環灣新城建設過程中,海南省和儋州市堅持高起點規劃,為這座新城的開發建設提供發展藍圖和技術支撐。2024年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環新英灣地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白馬井新城城市設計競賽項目成果已于2024年2月經儋州市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環新英灣地區風貌管控研究和技術管理規定》已于2025年6月經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式印發;《環新英灣地區低碳智能總體設計》《近期建設統籌實施方案年度行動計劃》正在加快編制。
根據環灣產業規劃,儋州持續加快在環灣地區培育新質生產力,目前新城片區四大主導產業的基礎正在逐步夯實。積極“向數圖強”,潤澤自貿港國際信息港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底性的支撐,產業鏈上的企業不斷集聚,環灣商務港和深儋科創中心將打造成以數字經濟為主的產業園區,2024亞太數字經濟論壇落戶儋州并順利召開,助力儋州數字經濟產業快速發展;海花島省級旅游產業園的帶動效益明顯,每年為新城帶來近千萬的客流,園內完善的旅游度假、會議會展、文化場館為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西部中心醫院濱海院區作為環灣首家三甲醫院開業后,不僅解決了當地居民群眾的就醫保障需求,也為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伴隨產業園區的發展,人才需求和科研需求激增,為發展職業教育和大學科教提供了對接邏輯。此外,深儋光儲超充一體化示范站、愉秒充華為液冷超充站也已建成,環灣新城新能源產業有序布局。
貨輪從洋浦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出發。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下一步,儋州市將強化洋浦片區、環灣新城、儋州工業園產業聯動發展,強化精準招商,聚焦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圍繞數字經濟、教育、醫療康養和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緊盯重點儲備項目和重點企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加強部門溝通協作,實現高質量精準招商,吸引一批具有創新力、競爭力和帶動力的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
“環灣新城的重點項目已經從2024年2月底的7個增加到目前的20個,初步形成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基本實現了‘三年成勢’的發展目標。”劉海峰說,儋州市委環灣辦目前正在持續完善環灣新城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
劉海峰表示,儋州市將以“全球共生城市”理念為引領,結合全球城市與共生城市的特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下的中國最高標準開放的城市發展模式,打造環灣新城。一方面是以自貿港政策整合、銜接國內與國際要素資源,實現“1+1>2”,構建國際國內各類人才、技術、產業、資本資源要素匯集、相互展示、自由流動、創新整合一體的外向開放型城市;另一方面是地區山、水、林、田、草、濕等自然環境要素與港、產、科、城等社會經濟發展要素相互協調共生、良性循環、有機融合的美麗灣區城市。至2035年,參與國際分工、集聚全球資源,整體競爭力大幅增強,生態環境、營商環境、人居環境達到國際一流,基本建成國際化濱海產業新城,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西部地區現代化產業中心。(記者李學山、符武平)
點擊進入專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