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心向黨
牽手護航伴成長
武漢市蔡甸區蔡甸街道正街社區作為2025年湖北省婦聯暑期兒童關愛“彩虹行動”省級服務點,以“精準關愛、創新賦能”為核心,通過多元資源整合與特色活動設計,構建起兼具溫度與深度的兒童成長支持體系,呈現出諸多特色亮點,以多元融合的創新模式,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別樣色彩。
多元力量凝聚
打造“全鏈條”關愛矩陣
7月7日,武漢市蔡甸區正街社區活動空間熱鬧非凡,30名兒童與社區愛心媽媽、志愿者講師、大學生志愿者一同參加了武漢市“彩虹行動”項目啟動儀式,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項目執行團隊提出的“安全、輔導、成長”三維目標,通過資源整合將政府關懷、社會愛心與家庭需求緊密銜接,形成“需求-服務-反饋”的閉環。
紅色基因浸潤
創新教育“活態傳承”
突破傳統說教式教育,將紅色基因融入趣味體驗。開班儀式上,國歌奏唱、少先隊宣誓與愛國詩朗誦串聯成“沉浸式”紅色啟蒙:“追尋長征足跡”科技實踐活動更具突破性——用AI編程“長征機器人”模擬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等歷史節點,孩子們在調試機器人速度、解鎖歷史問答的過程中,將長征精神轉化為可感知的操作體驗。正如王振興小朋友所說:“操控機器人沖過‘大渡河’時,好像真的跟著紅軍叔叔戰勝了困難!”這種“科技+紅色”的融合,讓精神傳承有了具象載體。
安全守護升級
構建“實戰化”防護網絡
針對暑期兒童安全痛點,打造“理論+實操+延伸”的立體防護體系。防溺水課堂上,邀請蔡甸街派出所警官結合真實案例拆解“六不準”“四記牢”,現場演示漂浮自救、竹竿施救等動作,孩子們在“模擬溺水”互動中掌握自救技能;交通安全教育則引入“AI團體競賽”,將交通標志識別、規則遵守轉化為機器人競速挑戰,讓“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通過團隊協作深植于心。從紙質手冊到現場演練,從單向講解到互動競賽,安全教育實現了從“知道”到“會做”的跨越。
文化賦能成長
實現“傳統+創新”雙向滋養
巧妙將非遺文化傳承與現代教育理念結合。家風家訓活動以詩詞為橋,通過經典名句解析,讓孩子理解“修身齊家”的內涵;樂高搭建“愛的小屋”環節,讓抽象的“家風”變為具象的創作,有的孩子用花園造型詮釋“和睦”,有的用堅固大門象征“守護”,在動手實踐中深化對“家”的理解。3D打印筆書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打破藝術教育邊界,讓24字方針通過立體造型成為孩子可觸摸的“成長坐標”。
武漢市“彩虹行動”項目在省婦聯指導下,聚焦急難愁盼,針對留守困境兒童家庭暑期看管難問題,開展涵蓋學業輔導、興趣培養、安全防護等服務。從家長“放心上班”的反饋,到孩子“不想回家”的留戀,印證了活動“既生動又實在”的成效。
THE END
本文來源:武漢市婦女聯合會、湖北省兒童中心
本文屬于政務公益宣傳,對于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系刪除!
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