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森在柬埔寨當了38年的大老板,從1985年到2023年,算得上是亞洲政壇的“常青樹”。這38年,柬埔寨從戰亂后的爛攤子慢慢爬起來,經濟有點起色,路橋這些基礎設施也修了不少。
洪森1952年出生在柬埔寨磅湛省,家里是種地的農民,祖上還有點廣東移民的血統。小時候家里不算窮,但后來因為綁架啥的把地賣了,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13歲他跑去金邊寺廟里寄宿讀書,1970年內戰爆發,加入了紅色高棉打游擊,后來還混成了個團級干部。1975年打金邊時左眼瞎了,1977年紅色高棉內部搞清洗,他跑去越南躲著。1979年跟著越南軍隊回來,把紅色高棉干翻,自己也一步步爬上了高位。
1985年,33歲的洪森當上總理,從此開始掌權。1993年聯合國搞選舉,他輸給了奉辛比克黨,但硬是通過談判跟拉那烈搭伙當總理。1997年,他搞了個政變把拉那烈趕走,徹底把權力攥在手里。之后靠著柬埔寨人民黨(CPP)幾次選舉一直執政,外界老說他選舉不公平。2023年,他把首相位子給了大兒子洪瑪內,自己退到幕后當參議院主席和國王顧問團主席,影響力還是不小。
他當政這幾十年,柬埔寨經濟確實從廢墟里緩過來了點,靠著外資和私有化政策,服裝、旅游、建筑這些行業起來了。可問題也一大堆,腐敗、人權問題、貧富差距拉大,這些都讓窮人的日子不好過。
窮人的日子
洪森這38年,柬埔寨的貧困率確實降了不少。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貧困率是47.8%,到2014年掉到13.5%,2019/2020年是17.8%,差不多200萬人爬出了貧困線。這聽著挺不錯,經濟靠著服裝廠、旅游業和蓋房子蹭蹭往上漲,工作機會也多了點。
但這數字背后,窮人真沒全跟著沾光。柬埔寨80%的人住在農村,2020年農村貧困率28.8%,城市才6.4%,差距老大。農村人主要靠種水稻吃飯,可產量低,賣也賣不出好價,收成也就夠混幾個月。城里呢,金邊有25%的人擠在貧民窟里,聯合國人居署2023年報告說,40%的城市人口住這種破地方,沒廁所、沒垃圾清理,日子過得苦哈哈。
收入差距更是個大問題。2019年,最有錢的10%的人拿走了全國44.2%的收入,最窮的50%才分到17.6%。金邊街頭一邊是豪車飛馳,一邊是窮人撿破爛,富人住高樓吃進口貨,窮人只能買二手衣服、過期食品。
農村窮人:種地種不出未來
農村是柬埔寨窮人的大本營,80%的人口在這兒。種水稻是主要活計,但土地干裂、雨水靠天,收成老不穩定。好不容易種出來,賣也賣不上價,因為中間商把利潤卡得死死的。
政府修了點路和大橋,比如那座2200米長的湄公河大橋,貿易是方便了,可這些好處大多流到城里和老板手里,農民還是沒啥變化。
房子也是個大問題,很多人住草棚或鐵皮屋,雨季漏水,平時沒電沒自來水。醫療更別提了,村里診所就幾瓶藥,生病得跑幾十公里去鎮上,花錢不說,路費都掏不起。教育也好不到哪去,學校缺老師,課本老掉牙,孩子上學沒幾天就得回家干活,貧困這圈兒一代代轉下去。
2020年新冠疫情一來,農村更慘。服裝廠訂單沒了,旅游業癱了,好多人丟了工作回村里,貧困率一下又蹦回去不少。世界銀行說,46萬人因為疫情又掉回了貧困線以下,農村首當其沖。
城市貧民窟:擠著活,沒盼頭
金邊的貧民窟是另一幅景象。25%的金邊人住這兒,房子是木板加鐵皮搭的,巷子窄得轉不開身,垃圾污水到處流。
聯合國2023年的報告說,40%的城市人口沒像樣的衛生條件,孩子滿街跑,有的賣糖果,有的撿垃圾,能上學的沒幾個。
童工問題也嚴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8年統計,19%的5到17歲小孩在干活,有的在建筑工地搬磚,有的在垃圾堆里翻東西。
6歲的小孩挑著擔子擺攤,賺的那點錢還不夠吃飯。教育方面,城市學校比農村強點,但對貧民窟的孩子來說,上學還是奢侈品,家里沒錢就得出去干活。
城里生活成本高得嚇人,超市東西多是進口的,普通工人月薪200美元,房租、吃的、交通一扣,剩不了啥。貧民窟的人更慘,二手衣服、便宜米是日常,營養跟不上,病了也沒錢看。
腐敗是窮人翻身的大攔路虎。洪森政府搞了些扶貧項目,比如健康公平基金,本來是想給窮人免費看病,可錢和物資到不了他們手里。透明國際2020年報告說,柬埔寨腐敗問題全球排倒數,政府里吃拿卡要太常見,扶貧的資源都被層層扒皮。
比如修路建橋這些大工程,看著是好事,可承包商跟官員勾結,成本虛報,質量偷工減料,最后窮人用不上,還得還外債。基層官員也卡著救濟物資,窮人想拿點米都得塞紅包,這日子咋過?
基礎設施建了,窮人咋沒啥感覺?
洪森政府確實修了不少東西,路啊橋啊電啊,湄公河大橋就是個例子,2200米長,交通方便了,貿易也起來了??蛇@些大多服務城市和商業,農村窮人離得遠,用不上。電力也是,城里燈火通明,農村還是點煤油燈的命。
疫情一來,服裝和旅游業垮了,失業的人擠回農村,基礎設施再好也沒活干。2020年46萬人返貧,說明這些年的發展底子太薄,窮人還是沒根基。
洪瑪內接班,能給窮人啥希望?
2023年7月,洪森把位子給了大兒子洪瑪內。這家伙1977年出生,美國西點軍校畢業,英國拿了個經濟學博士,在軍隊混到陸軍司令。接手后他說要搞經濟、弄教育、改善醫療,還想縮小貧富差距,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投資也提上了日程。
但實際咋樣呢?2024年和2025年的報告說,他爸那套高壓政策還在用,人權觀察組織2025年1月指出,洪瑪內對批評他的人下手更狠,公民自由還是沒啥進步。經濟上,他想拉外資、搞工業和數字化,還推了個2026年開始的18個月義務兵役制,有人覺得是增強國家凝聚力,有人說是控制年輕人。
教育和醫療上,洪瑪內弄了點獎學金和流動醫療車,可覆蓋面小,效果沒咋看出來。經濟倒是慢慢回暖,2023年增長5.4%,2024年預計5.8%,但疫情的坑還沒填平,460萬人還在貧困線邊上晃悠,腐敗也沒啥改善。
洪森退位,他家還掌權
2024年4月洪森當上參議院主席,還在國王顧問團里掛名,幕后影響力不小。他弟洪能和老婆布蘭妮管著慈善和生意,家族勢力還是盤根錯節。
洪瑪內上臺這兩年,政策跟他爸差不多,經濟優先,政治穩定壓一切。窮人呢,日子沒啥大起色,貧民窟還是臟亂差,農村教育醫療還是缺,底層翻身還是難。
洪森38年,柬埔寨經濟是起來了,貧困率也降了,可窮人尤其是農村和貧民窟的,日子還是苦。
農村種地沒出路,城里打工養不活,收入差距大,腐敗吃掉救濟,基礎設施看著好看用不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