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資本市場那叫一個熱鬧,而故事的主角,正是大名鼎鼎的李嘉誠。
這位曾經在商場翻云覆雨,被大家稱為“超人”的商業巨擘,如今卻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真可謂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原本定在4月2日要簽署的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交易,眼看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居然來了個緊急“急剎車”,簽約儀式被無限期推遲 。
這消息一放出來,就像一顆深水炸彈,在資本市場掀起了驚濤駭浪。
要知道,這場交易之前可是被很多人看好,不少投資者眼巴巴地盼著交易成功,好跟著賺一筆。
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和記黃埔、電能實業等股票,在延期前夕還一路飄紅,大家都以為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誰能想到,第二天就風云突變。
4月2日,這些股票就像坐了過山車一樣,集體暴跌。
短短11天的時間,市值累計蒸發了781億港元,平均下來每天就有71億港元打水漂,這速度,簡直比坐火箭還快。
股民們都傻眼了,之前還做著發財夢,這下全成了泡影,不少人欲哭無淚,直呼“被李嘉誠坑慘了” 。
這還不算完,社交媒體上也炸開了鍋。各種負面言論鋪天蓋地,有人懷疑這次港口交易背后有黑幕,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龐氏騙局”,還有人直接喊出了“打倒李嘉誠”的口號,情緒那叫一個激動。
你說這事兒鬧的,好好的一筆交易,怎么就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局面呢?
其實,早在交易推進的時候,香港當局就已經察覺到了不對勁,還專門約見了李氏家族代表,建議他們慎重考慮,畢竟這港口可不是一般的資產,牽一發而動全身。但李嘉誠這邊呢,估計是太自信了,根本沒把這當回事,還是自顧自地把交易推進到了最后一刻,結果就出現了現在這尷尬的局面。
還有消息說,香港有關方面已經多次在幕后和李嘉誠家族溝通,雖然沒有明確禁止交易,但“無限期推遲”這幾個字,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背后大概率是有政治因素在干預。
面對這么大的輿論壓力和市場動蕩,李嘉誠家族到現在也沒給大家一個明確的說法,這港口交易到底還做不做,是繼續等時機,還是換個方式進行,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
說起來,李嘉誠這些年的投資策略一直備受爭議。
他在香港發展起來,積累了巨額財富,可后來卻不斷拋售香港和內地的資產,轉身投向歐洲等地。
有人說他這是高瞻遠矚,在進行全球資產配置;也有人說他這是“跑路”,只顧自己賺錢,不顧香港的發展。這次港口交易事件,更是把這些矛盾和爭議推到了風口浪尖 。
不管最后結果如何,李嘉誠這次都算是栽了個大跟頭。
781億港元的損失,可不是個小數目,更重要的是,他多年積累的商業聲譽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在資本市場,信任就是金錢,一旦失去了投資者的信任,想要再挽回可就難了。
而且,這次事件也給其他企業家敲響了警鐘:在商言商沒錯,但也要考慮到國家利益、社會影響,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利益,不然,就算曾經是商業帝國,也可能說塌就塌。
李嘉誠接下來到底會怎么應對這場危機,他還能不能重回巔峰,我們就等著看這場現實版“商戰大片”的后續發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