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對華示好背后:一場精心設計的戰略大戲,菲律賓成了最大輸家?
誰能想到,那個曾經在推特上狂噴中國的特朗普,如今竟然在白宮當著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面,笑瞇瞇地說"中美關系非常好",還主動透露自己"可能很快訪華"?
更諷刺的是,就在幾個月前,他還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加征新一輪關稅,甚至揚言要對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次級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這種180度大轉彎,到底是真心和解,還是另有所圖?
而最尷尬的莫過于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他這次訪美,本來是想向國內展示"美國堅定支持菲律賓對抗中國",結果特朗普直接拆臺,不僅沒給他想要的"安全承諾",反而當著他的面大談"中美關系融洽",甚至表示"不介意菲律賓和中國搞好關系"。這一幕,簡直像極了小跟班拼命表忠心,結果老大轉頭就和對手握手了。
特朗普的"交易藝術":關稅休戰只是第一步?
但別以為特朗普真的"服軟"了。他的團隊早就放風,說這次訪華可能要帶一支"豪華商務代表團",先營造緩和氛圍,再讓美國企業撈點實惠,最后在國內宣傳"我又讓中國讓步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先打后談"的策略正是特朗普的典型風格。2018年貿易戰爆發前,他也是先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然后再尋求談判。
不過這次的情況有所不同——美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取消對華商品關稅可使美國CPI降低,這對爭取搖擺選民至關重要。
8月12日將迎來中美暫停加征關稅的截止期限,雙方預計將就延長關稅暫停協議展開磋商。貝森特指出,當前中美貿易談判已邁入新階段,兩國貿易關系正維持在相對穩定的良好狀態。
特朗普(資料圖)
菲律賓的尷尬:被美國當槍使,結果發現自己才是炮灰。
馬科斯這次訪美,本來是想鞏固美菲軍事同盟,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爭取美國更明確的支持。他甚至在白宮高調宣稱"菲律賓最強大的盟友始終是美國",還對中國施壓。
結果特朗普直接潑冷水,不僅沒接他的茬,反而強調"中美關系很好",言外之意就是:菲律賓別指望美國會為了它跟中國徹底翻臉。
這其實暴露了美國對盟友的真實態度——菲律賓不過是用來牽制中國的棋子,但美國絕不會為了它去冒險。
數據顯示,經濟上菲律賓根本離不開中國。更諷刺的是,盡管菲律賓新增了9個美軍基地,但去年仁愛礁對峙時,美國軍艦始終保持在100海里外,根本不敢靠近。
特朗普這次放風訪華,時機耐人尋味——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確定8月底到9月初訪華。如果中美俄三國元首真在北京同框,那將是冷戰結束以來最震撼的地緣政治畫面。
對特朗普來說,這可能是他想要的:第一,借中國的影響力促成俄烏和談,兌現他競選承諾;第二,塑造"世界級領袖"形象。而對中國來說,如果能借此撬動美國放寬科技封鎖,甚至推動人民幣在能源交易中的地位,那絕對是穩賺不賠。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大國互動正在產生連鎖反應。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的"變臉",中國既展現了靈活性,也保持了戰略定力。在同意延長關稅休戰期的同時,中國也在加速構建自己的反制體系。
這種"軟硬兼施"的策略正在見效。外貿伙伴更加多元化。與此同時,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加速推進。
特朗普的"變臉"從來不是無緣無故的——關稅休戰、釋放訪華信號、冷落菲律賓,每一步都是精心計算的結果。但中美關系的本質并未改變:美國依然在芯片、臺海、南海等問題上步步緊逼,中國也在加速構建反制體系。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像菲律賓這樣的小國,如果還幻想著靠"選邊站"來撈好處,最終只會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畢竟,當特朗普笑著對馬科斯說"你們跟中國好好相處"時,潛臺詞其實是:"別指望我會為你拼命。"
這場大國博弈的下一個關鍵節點,可能就是特朗普的訪華行程。如果成行,不僅會影響中美關系走向,更可能重塑整個亞太乃至全球的地緣政治格局。最值得關注的不是表面的客套話,而是那些沒有說出來的潛臺詞和未公開的細節——那才是真正決定未來走向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