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能源出口幾乎歸零,特朗普終于知道怕了嗎?他最近又說了些什么呢?
不知從何時起,“中美相處得很好”成了特朗普的口頭禪。比如說,前些天的華盛頓人工智能峰會上,特朗普曾表示,“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我們關系很好,我們將拭目以待。我們與各國的關系都不錯——這真挺令人驚嘆的。”在這前一天,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會晤時,特朗普也曾表示,“我不介意菲律賓與中國相處得很好,因為我們與中國也相處得很好。”
特朗普為何反復強調“中美相處得很好”?這里有一個重要背景,那就是美國對華能源出口畫了零蛋。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總量,幾乎全部歸零。其中,原油進口額從去年同期的8億美元,直接跌到零,為近三年來首次。液化氣進口額早在3月份就已歸零,到6月份已經連續4個月為零。煤炭進口額則跌到了僅僅數百美元,而去年6月,這一數字超過9000萬美元。
中國停止進口美國能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關稅。從2月10日起,原產于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都被加征15%的關稅,原油、農機、皮卡、大排量汽車等則被加征10%關稅。要知道,美國原油本身就有10%的關稅,煤炭和液化氣也分別有3%和10%的關稅,再往上一加,綜合稅率直接從“1字頭”變“2字頭”,價格競爭力直線下滑。更要命的是,4月份中美關稅戰爆發,雙方一路互加“對等關稅”,原油、液化氣和煤炭的稅率最高達到了99%,進口商根本無利可圖,中美能源貿易被迫中斷。雖然后來中美簽署日內瓦聲明,不僅削減關稅,還將部分新增關稅暫停了90天,但剩余關稅依然偏高,且未來政策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于是中美能源貿易就一直擱淺到現在。
如今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即將開始,特朗普當然希望中國恢復進口美國能源,最好還進口一些農產品。但問題是,中國為什么要聽你的?美國先挑起關稅爭端,中方反制說到做到。上半年的貿易沖突已經證明,高關稅在短期內對中國沒有太大威脅。因為美國進口商可以提前囤貨,已經在海上的貨物也不會被征收關稅,除非特朗普能夠咬牙堅持一年以上,否則高關稅對中國出口經濟并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國無論是出口總額,還是貿易順差,都創了新高。主要原因就是關稅暫緩之后,美國進口商瘋狂囤貨,幾乎是想把下半年的貨都買完。對于中國來說,即便美國重啟關稅戰,結果無非是增加一點庫存周期而已,中國的商品可以等,美國的通脹可等不了,美國人最后該買還是得買,甚至花的錢更多。
另外,中國還有稀土出口管制這個利器。中國的稀土堆在倉庫里不會貶值,但是美國的高端制造業停產一天,就會造成巨額損失,時間同樣是站在中國這一邊。
經過半年的較量后,相信特朗普也看清了現實,不敢再狂了。中國短期內并不怕美國的關稅制裁,靠關稅逼中國轉移產能,又需要很長的時間,通脹高企的美國根本拖不起。特朗普要想短時間內減少貿易逆差,只有擴大對華出口一條路,所以最近特朗普也想通了,AI芯片、半導體設備、工業設計軟件等等都可以拿出來賣。但問題是,這些產品在中國也有競爭對手,而且還需要接受中美兩國的安全審查,一下子賣出很多也不現實。
眼看中美談判將至,特別是8月份美國大豆處于關鍵生長期,特朗普只能寄希望于原油液化氣煤炭這些大宗商品。但是在俄羅斯原油的沖擊下,美國能源產品在價格方面又毫無競爭力。美國財長貝森特為此專門提出,要在談判期間,和中方好好聊聊俄羅斯和伊朗原油的問題。可還是那句話,中國為什么要聽你的?特朗普手上已經沒有足夠可以要挾中國的籌碼,至少短期內不行。他現在能想到的,恐怕只有通過說中國好話,出席大閱兵這種“打感情牌”的方式,才能取得中國的諒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