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高級將領有三個“老總”,分別是朱老總、彭老總、賀老總,因為老總這個稱呼有個“老”字,給人感覺就是年紀比較大,因此,很多人覺得彭德懷元帥的年紀應該不小。
其實,這完全是一個歷史誤區,彭老總非常年輕。1937年,彭老總任八路軍副總指揮的時候只有39歲。彼時,八路軍總指揮朱老總51歲,兩人的年齡差竟然達到了12歲。
除了朱老總以外,我軍當時年紀比彭老總大的人大有人在:
賀老總41歲,比彭總大2歲,他作為南昌起義的總指揮,在軍中資歷非常深厚;
劉伯承元帥45歲,比彭總大6歲,他去過蘇聯伏龍芝學院留學,正兒八經的軍事科班生出身,軍事素養極高。
葉劍英元帥40歲,任紅軍總參謀長,在軍中地位一直是排在前列!
可為什么偏偏選擇年輕的彭老總擔任八路軍副總指揮呢?我們要知道,朱老總屬于中央層次的統籌,實際上,這個八路軍副總指揮就是前線總指揮,八路軍的實際前線軍事指揮,就是副總指揮說了算。
一是彭總極得毛主席信任。
彭老總擔任陜甘支隊司令員的時候,毛主席做政委和彭總搭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詩句就是寫于此時。毛主席對彭老總在軍事上極其依賴,從來都是喊:“老彭,老彭”,兩個人在井岡山時期的深厚情誼,讓毛主席對彭總放心。
二是彭總確實很能打,而且能獨樹一幟。
在井岡山時期,中央紅軍兩大主力軍團: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的軍團長是林總,紅三軍團的軍團長是彭總,他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是毛主席在軍事方面的左膀右臂,幾乎所有的硬仗都是他們打的。
但為什么林總最后未能成為副總指揮呢?主要在于林總雖然也能打,但大多數情況還是遵循毛主席的命令行事,而彭總獨樹一幟,經常能給中央提出獨到的建議,例如進攻魯班場,彭總的建議就被證明眼光過人。
三是彭總的統籌能力是被驗證過的。
紅軍三大方面軍,我軍只有兩個人做過兩個方面軍以上的總指揮。第一個是徐帥,1935年6月,第一方面軍同第四方面軍會合后,徐向前被任命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指揮一、四方面軍。
第二個是彭老總,1936年,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三大主力軍會師,10月底彭老總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指揮一、二、四三大方面軍。
可以說要論到統籌能力,只有彭總和徐帥更適合,但彭總統率的部隊人數明顯更多。
從以上三個原因來說,于情于理,彭老總出任八路軍副總指揮是最合適的,即使年輕,他仍舊是最佳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