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母親文素勤,又名文其美,因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稱文七妹。
1867年2月12日出生于湖南湘鄉縣四都唐家圫的一個農民家庭。
文家以務農為業,家境小康,因每年要到韶山祭祖掃墓,想在韶山找個落腳點,便將文素勤許配給了毛貽昌。她13歲嫁到毛家,18歲時與毛貽昌正式完婚。
她與毛貽昌共生五男二女,但四個都夭折了,只剩下毛主席三兄弟。
1919年,文素勤患淋巴腺炎,當時兒子在長沙讀書,得知消息后急忙趕回家把母親接到省城治療,住在長沙河西劉家臺子蔡和森家里。但由于其他病癥并發,她還是于1919年10月5日因病離世,終年53歲,葬于韶山南岸。
她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一生勤儉持家,敦厚慈祥,和善好施,樂于助人,待人接物純樸善良、極富同情心,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女性。她雖未讀過書,但受傳統民俗的影響,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信徒,篤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事平等相待,每遇貧苦窮人,均慈善為懷,樂于施舍,每逢荒年旱月,總要背著丈夫,把米接濟給饑荒的人們。
毛主席曾評價母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損人的,可以損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親便屬于第三種人。”文素勤對兒子寄予了謙和溫厚之情,為他日后成就偉業奠定了重要基礎。
母親去世后,兒子萬分悲痛,于1919年10月18日用淚和墨寫下了《祭母文》和兩副靈聯。其中一副靈聯為“疾草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另一副是“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灑淚多”,表達了他對母親養育之恩的銘記和孝敬之情。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闊別32年的故土。第二天一早,他來到父母墓前,神情肅穆,深鞠三躬,充滿深情地輕聲說:“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山后,在參觀父母生前住過的臥室時,他又提及父母因當時醫療條件而離世的事,可見他對父母的敬重與懷念。
文素勤生前留下的唯一照片,也是毛主席三兄弟與母親唯一的合影。1959年毛主席回到韶山,看到故居墻上掛著的這張照片,離開時唯獨帶走了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