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鋒
《浴血榮光》劇照。 出品方供圖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8周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浴血榮光》近日在央視一套和各網絡視聽平臺熱播。
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浴血榮光》以“黨的建軍路線”為敘事主線,藝術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初創時期的偉大探索,展現了從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到遵義會議實現偉大轉折這一歷史進程。該劇以全新的格局、視野及藝術表達,對發生在1927-1935年這一段中國革命艱難探索歷程,做了全景式、史詩化的描摹與再現,是近年來具有多方面突破與創新意義的精品力作。
該劇中不僅展現了秋收起義的星火燎原、三灣改編的制度創新、井岡山會師的革命壯舉,更詮釋了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重大意義,并刻畫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劇集在規模、體量上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僅真實歷史人物就達百余人,除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陳毅、賀龍等以往影視劇中表現較多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還有徐特立、盧德銘、王爾琢、楊開慧、何挺穎、陳樹湘、毛澤民、毛澤覃、毛澤建、伍若蘭等以往影視劇中出現相對較少的人物,更加全面、豐富、細膩的故事與細節的表現,讓這段歷史更加飽滿、鮮活而富于質感。
《浴血榮光》通過描述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探索路上的各種“犧牲”,來表現革命先烈堅定的理想信念與崇高的精神風范。劇中既有盧德銘、王爾琢、陳樹湘、何挺穎等紅軍將領身先士卒、不畏強敵、敢打敢拼、血染疆場的“犧牲”,也有楊開慧、毛澤覃、毛澤建、伍若蘭等毛澤東、朱德等革命家的親人們,為了拯救受壓迫受剝削的窮苦人,舍小家為大家甘愿獻出自己生命的“犧牲”;既有瞿秋白、徐特立、傅連暲等高級知識分子放棄“先生”身份的優渥生活,投身革命的“犧牲”,也有林家裁縫師傅這樣的普通百姓,毅然決然跟隨紅軍,舉家前赴后繼直至獻出生命的“犧牲”。尤其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陳毅、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論面對怎樣的挫折、打擊、失敗,都百折不撓愈挫愈勇,他們置生死于度外的格局與境界,更是令人無比崇敬。正是無數前輩與先烈的這些“犧牲”,才換來了共和國美好的今天。該劇對于革命志士大無畏“犧牲”精神濃墨重彩的描摹,讓思想主題高度集中而更具分量。
《浴血榮光》的情感表達深刻而厚重。劇中通過虛構的林有才裁縫一家以及蘇區百姓等對共產黨的愛戴與擁護,通過革命領袖與普通紅軍士兵同甘共苦情誼的表現,刻畫共產黨和廣大百姓生死與共、魚水相依的深情。劇中,毛澤東大到為部隊制定“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行為規則,小到為小號手受欺負而對他仗義呵護;朱德“剛”則毫不留情堅決處罰那些欺壓戰士、胡作非為的將官,“柔”則跟戰士們一樣挑著扁擔上山;賀龍為了天下勞苦大眾不再受欺壓,揭竿而起反抗國民黨反動派,這些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革命領袖無私無畏、真切熾熱的人民情懷。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瞿秋白、陳毅之間相互牽掛、相互關心的戰友情誼,在劇中得以充分顯現。毛澤東與朱德互相推讓一床暖身的褥子;周恩來從上海帶來毛澤東不幸夭折的幼子毛岸龍玩耍的撥浪鼓;毛澤東探望病弱的瞿秋白并送去賀子珍親手做的米糕;陳毅負傷不被安排救治之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頂住壓力,堅持請傅連暲為陳毅開刀,特殊時期的戰友情令人難以忘懷。劇中的親情與愛情描摹也是別具一格。毛澤東與他的弟弟妹妹毛澤民、毛澤覃、毛澤建手足情深,他與楊開慧這對革命伴侶的愛情更是彼此刻骨銘心。當親人與愛人先后犧牲的消息傳來,毛澤東內心的情感波動溢于言表,令人動容。
《浴血榮光》在藝術敘事上的探索創新,取得了重要的新經驗。該劇人物眾多,歷史背景復雜,故事線索交織綿長,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予以簡潔而清晰的呈現?該劇采用倒敘、閃回、書信旁白等多種方式與技法,如徐特立在白色恐怖中甘做“逆行者”,找到老學生毛澤東要求加入共產黨,二人交流過程中把各自的“前史”自然帶了出來;盧德銘、何挺穎犧牲前毛澤東等人為之送別,閃回影像把此前的戰斗故事及美好回憶自然引了出來;毛澤東與弟弟妹妹們,毛澤東、周恩來與陳毅之間相互牽掛又相互期待的劇情,則是通過書信旁白等形式予以展開,這些方式、技法使得復雜的劇情變得線條簡潔而清晰。該劇借助毛澤東、陳毅、葉劍英等人的詩詞互動,不僅展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人格魅力,而且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獨特敘事手段,這一手法的使用匠心獨運。而將那個年代的山歌、民歌、民謠加工處理后融入劇中,既可以營造場景氛圍,又可以推進劇情,還可以讓劇集節奏得到調節,整體顯現出張弛相間的韻律與意味,從而強化整部電視劇的感染力與吸引力。
《浴血榮光》的成功,離不開陳力導演及其主創團隊多年耕耘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積累的豐富經驗,離不開他們發自肺腑的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與先烈們的崇仰與熱愛,也離不開福建這片“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的紅土地創作沃土。這部全景式描摹建軍偉大歷程的電視劇,以群像敘事繪制出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英雄譜,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生動過程,在跨越近百年的時光中,續寫著永不褪色的信仰與榮光。
(作者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