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甘露 雷蘊含攝影報道
7月26日下午,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第四站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西區大門廣場隆重舉行。以“三國華章”為主題,武侯祠站火炬傳遞通過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向世界展現成都武侯祠作為“三國圣地”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活力。
武侯祠站圓滿結束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6年被國家文物局授牌“全國三國文化研究中心”。成都武侯祠是全國唯一一座紀念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廟,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是四川“做優做強文化強省”的標志性文化地標。
此次火炬傳遞選址于此,旨在以三國文化中的家國情懷與戰略智慧,致敬體育精神中的拼搏與擔當。活動現場,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與現代火炬傳遞交相輝映,彰顯了中華文明與現代科技、人文與競技精神的深度融合,詮釋了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成果。
本站共設15棒火炬手,涵蓋體育界、文藝界、科技界、基層一線等各個領域。首棒火炬手張娟娟,作為中國射箭奧運冠軍,以精準如一的技藝開啟傳遞,象征“忠勇”精神的精準發力;這位北京奧運會射箭個人冠軍,曾以驚天一箭終結韓國隊24年不敗神話,讓中國國歌首次響徹奧運射箭賽場,在她輝煌的職業生涯中,還曾獲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團體銀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團體銀牌、第41屆射箭世界錦標賽團體冠軍、2001年亞洲錦標賽個人冠軍、2006年世界杯總決賽個人冠軍。
張娟娟
末棒火炬手鄧雅文、吳丹,這對師徒組合曾共同在巴黎奧運會斬獲女子自由式小輪車金牌,鄧雅文在2024年巴黎奧運決賽中,她以92.60分勇奪桂冠,這是中國在該項目上的首枚奧運金牌,將自由式小輪車這一極限運動推向全國關注的熱潮。吳丹是國家自由式小輪車隊的主教練,將跨項選材與專業訓練帶入該運動領域,短短幾年內,幫助中國隊刷新訓練與競賽高度。以“傳幫帶”的默契傳遞,展現體育精神的薪火相傳。
鄧雅文和吳丹
常石磊、王平久接力傳遞,作為成都大運會、世運會多首宣傳推廣歌曲的創作搭檔,二人以旋律為紐帶連接體育與文化;程洪、林寒作為科技助殘領域的創新先鋒,用智能技術助力特殊群體參與體育事業;成都大運會武術項目首金得主曹茂園,以“剛柔并濟”的東方武術詮釋體育之美;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洛古有格,以“民族團結+產業振興”的實踐照亮鄉村發展之路。
曹茂園
常石磊
傳遞路線從武侯祠博物館西區大門出發,途經靜遠堂、薦馨殿、四方亭、旌忠門、牌坊門回到西區大門,全程約1公里。這條精心設計的路線,串聯起重要的文化點位,展現了成都在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有機更新方面的成效。世運會火炬來到武侯祠,不僅標志著三國文化與體育精神的深度融合,更象征著中華文明智慧之火在全球體育舞臺曹茂園的永恒閃耀。
這場以“牽手世運 點燃夢想”為主題的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正以文化為橋、以體育為媒,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