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俾路支省民族黨(BNP)主席薩達爾·阿赫塔爾·門加爾在被巴基斯坦列入禁飛名單后,于周日從飛往迪拜的航班上除名。門加爾在社交媒體上解釋了這一事件,他表示,他在前往迪拜時在奎達機場被移民當局從飛機上卸下。他被告知,他的名字已被列入臨時國民身份證名單,限制他離開該國。
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制裁門加爾正值巴基斯坦防長參加完中國上合組織防長峰會回去后進行的。而巴基斯坦專門挑這個時間節點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俾路支省的分裂勢力和恐怖主義已經日益威脅到巴基斯坦的穩定和中巴經濟的發展。而巴基斯坦在這個時間節點制裁門加爾,就是在“擒賊擒王”。因為門加爾身為俾路支省民族黨(BNP)主席,一直沒閑著,說句不好聽的,俾路支省的分裂勢力和恐怖勢力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要知道俾路支省占據巴基斯坦國土面積的一半,出產天然氣、煤礦與銅礦,更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必經之地。中巴鐵路的終點瓜達爾港就在俾路支省,而中巴鐵路有一半的路程橫穿俾路支省。
所以俾路支省的穩定不但對巴基斯坦國內的局勢穩定很重要,也對中巴合作和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異常重要。但不幸的是,俾路支省一直都不安穩,時常發生恐怖襲擊和分裂傾向,而此次被制裁的門加爾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今年5月9日,門加爾在社交平臺上揚言,要成立一個“俾路支民主共和國”,并且希望引入巴基斯坦死敵印度的勢力,希望印度首先承認他們的主權。另外門加爾還想讓聯合國派維和部隊駐扎。門加爾的行為完全就是在分裂巴基斯坦,而且屬于典型的里通外國,所以巴基斯坦才對其制裁。
另外在去年的8月26日,俾路支省恐怖組織“俾路支解放武裝”發動了《8·26巴基斯坦俾路支恐襲事件》,武裝分子襲擊了當地的交通設施、醫療場所、軍事機構,共造成至少53名平民和安全人員死亡。巴基斯坦軍方在隨后的反制行動中擊斃了21名武裝分子。該事件發生后,中國政府第一時間發聲譴責。
可以說,對門加爾的制裁,實際上就是對俾路支省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打擊,符合中巴的共同利益。實際上,針對俾路支省的分裂勢力和恐怖主義,中巴早已經開展了合作。
比如在2024年12月,巴基斯坦軍方宣布,在與中國軍隊聯合進行的“勇士-8”反恐演習后,成功擊潰了活躍在俾路支省的恐怖武裝——俾路支敢死隊。巴方表示,這場伏擊“精準”消滅了15名恐怖分子,使得巴基斯坦在長期困擾其國內的反恐斗爭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實際上,消滅15名恐怖分子算不得大的成績,但與中方合作消滅恐怖分子,則意義十分重大。
根據巴方的披露,此次行動是中國提供了情報支持,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恐怖分子的藏匿地點,這樣巴基斯坦才會“精準”消滅了15名恐怖分子。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巴在反恐領域的演習已經不再局限于演習本身,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付出行動。
此次巴方不顧一些西方國家的譴責,對俾路支省民族黨主席門加爾進行制裁就是一個信號那就是要對俾路支的恐怖分子和一起威脅中巴合作的隱患進行徹底的打擊和清除。
要知道中國的“一帶一路”和中巴在俾路支省的經濟合作項目為貧窮的俾路支省帶來了經濟上的大發展。單單一個中國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就為該地區帶來了5000個就業崗位。中巴友誼醫院,更是給超過15萬人次的患者提供了醫療服務,讓當地的嬰兒死亡率下降了四成多。世界銀行的報告也顯示,俾路支省的居民對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滿意度,從2015年的不到三成,已經提升到了2024年的接近六成。
所以在中巴經濟合作的關鍵時期,必須要清除該地區的恐怖勢力和分裂勢力,不然中巴之前的合作不但會前功盡棄,巴基斯坦的未來也將被葬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