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放寬對28家美企的稀土出口禁令,美方立馬在臺海問題上加碼動作。
表面上,你來我往,好像留給談判舞步一點空間,實際上,美方的小算盤和試探藏不住。
就在兩國都準備在瑞典繼續接觸的節骨眼,美國國會和軍方不斷向 臺灣輸送武器、資金,還打算拉著 臺灣參加“環太平洋”軍演,連軍事顧問套路都翻來覆去。
美方嘴上說合作,行動卻總在掏刀。誰還沒見過“左手敬酒、右手掏槍”的戲碼?
每回只要中國適當松一松政策,美國就多揣進兜里點籌碼,然后立刻圍著臺海踩紅線。這種操作已不止一次,但這次的把戲有點熟透了。
中斷稀土出口,本身就是針鋒相對的信號。美國許多高科技和軍工企業對中國稀土依賴極大,這道門打開90天,美方指望是鋪墊緩和;但中國并非不知底線,只要美方繼續援助 臺灣,這口井隨時可以再封。
臺媒緊盯M1A2T 主戰坦克夜運北港,說明 臺灣 方面也很清楚,他們拿到的每件裝備都系著臺海風向。
美方高官一邊召開聽證會討論“安全合作”,一邊“建議”拉 臺灣合演,還暗自推進技術和情報交換,幾乎沒有停下來喘氣的時候。
過去中方討價還價,還留幾分余地;現在,模糊地帶早成了美方鉆營的縫隙。
你不明寫禁止軍售,他們就默認繼續賣;你不寫死不能軍演,他們就按慣例邀請。這種邊緣試探。
下一步,必須旗幟鮮明:凡觸及 到中國 主權利益問題,不留半點模糊空間。
大到軍事援助,小到派駐顧問,都得擺明立場,蓋章簽字。如果發現違約,中方要毫不猶豫恢復禁令,甚至拉大制裁名單,把那些運輸配套廠商也一鍋端。
坦白說,這并不是逞強,而是回應對手常規操作。中美關系里的“雙簧”搞久了,只會讓雙方更難信任。如果“曖昧空間”得不到控制,臺海局勢遲早生變。
某種意義上,中國需要讓美國明白,稀土不是永遠的軟柿子,底線也是石頭做的,不會隨風起舞。
特朗普近期又放出想來中國訪問的風聲,看似要修復關系,實則更像是在經濟困境下尋底牌。
但中國沒有義務總為美方遞梯子。如今若廷議再談,就必須要求美方先兌現其承諾,再談合作。愿意撤軍、愿意停止輸送武器,那才有真正對話的基礎,否則一切休談。
稀土禁令與撤銷,是對美方行為的直接反饋,這張牌要打準,要讓對方記得疼。
否則,美國的“陽謀”就是今天擾臺,明日挑釁,以后裝無辜——這種劇本,中國已經看太多遍了。
與其給對方提供灰色地帶,不如坦坦蕩蕩掀牌桌。臺海和平靠的不是含蓄,而是攤清楚條件。中方要的只是公正與尊重,不歡迎兩頭下注的投機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